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新一轮的“两课”课程整合给教师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两课”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本文从课程观念的更新、教学内容的翻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师角色的转换等几个方面,试述了“两课”教师如何勇敢面对新的课程整合,实现“旧瓶”装“新酒”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的“两课”课程整合给教师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两课”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本文从课程观念的更新、教学内容的翻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师角色的转换等几个方面,试述了“两课”教师如何勇敢面对新的课程整合,实现“旧瓶”装“新酒”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于深化“两课”课程改革有着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邓小平强调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既为“两课”课程建设提供了理论根据,又为“两课”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邓小平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决定了“两课”课程建设的形式和内容,决定了今天高校“两课”课程建设的门类和课程改革的方向.邓小平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着我国高校“两课”课程门类、评价指标体系的改革,特别是指导我们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近现代史课程、艰苦奋斗传统教育课程的开设和建设.真正使“两课”起到教育大学生,培养合格的革命接班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正是“三个代表”赋予了“两课”工作目标以时代内涵。从而指导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加强“两课”课程建设是提高“三个代表”“三进”效果的基础性系统工程.而切实有效地贯彻和深化“三个代表”“三进”,又要求“两课”课程结构向更趋向于合理、有效、科学方向整合和改革。  相似文献   

5.
从教师心理探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高原期”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从最初的启动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了近十个年头.然而从其发展历程与目前的现状来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理论研究和实际教学应用中都显现出停滞的迹象,逐渐进入发展的“高原期”.教师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因素,教师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识可以驱使他们克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与困难,因此,充分关注与了解教师心理是教师尽快走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高原期”的关键所在.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分别从教师的压力、动机、意志力、认知结构、自我效能感五个维度探析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高原期”中的心理变化,以期促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朝着深层次、持续、高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师德既是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群体的要求和期待,也是每个教师内心世界所应该具有的自觉、自律、自省、自尊的意识和信念。“师德”二字充满着圣洁和崇高的意蕴。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修养课程简称为“两课”,“两课”教师由于所教授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他们所肩负使命和责任的特殊性,他们面对着来自国家和社会的特殊期待。因此在师德方面,“两课”教师必然有不同于其他教师的特殊要求和标准。  相似文献   

7.
“两课”是我国高等院校重要的思想理论教育课程,“两课”教师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事业中,肩负着重大责任和使命,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两课”教育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8.
高校“两课”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两课”教育势必要以发展的眼光从整体上进行机制创新。网络课程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形式 ,“两课”机制创新可以网络课程为突破口 ,进行“两课”网络课程建设 ,以实现“两课”的整体改革 ,真正达到“两课”教育的目的。一、“两课”机制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校“两课”是对青年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公共基本课程 ,是每个大学生必须学习的政治理论课。“两课”开设以来 ,为培养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发挥了重要…  相似文献   

9.
“两课”考试与“两课”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对“两课”考试现状反思国内高校对“两课”教学和考试进行各种改革的尝试始终没有停顿。随着形势的变化,高校的“两课”教学改革始终积极进行,从课程体制的变化、学科的选择、学时的安排到教材的编写和选用、教师的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两课”考试的改革也积极进行。总结起来,大体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进展。第一,从考试形式上的探索。许多学校积极摸索用多种方法来评价或考核学生学习“两课”的情况,比如采用闭卷、开卷、写论文、口试等方法,丰富了“两课”考试的形式。第二,从考试的内容上进行探索。比如增大了对…  相似文献   

10.
认识和把握“两课”的特点是推进“两课”改革的前提,提高“两课”教师素质是提高“两课”教学效果的关键。本文从“两课”设置的重要性及特点、“两课”教师的素质要求展开论述,旨在提高对“两课”的认识,增强教师素质意识,进一步实现“两课”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1.
网络技术背景下的"两课"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具有信息资源全球化、环境虚拟化两大特征。由此对“两课”课程改革提出了整体化的课程建设、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协作化的教师发展三种要求。“两课”教学需要针对新的情况做出回应。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我校一直非常重视“两课”在德育中的地位,将“两课”作为学校重点课程进行建设,从政策、财力和人力等多方面支持“两课”教学部门进行创新探索。由于广大教师的努力,2002年我校教师获得了北京高校“两课”教学比赛一等奖。近几年“两课”教学评估成绩优秀率在全校的各科课程中逐年上升,去年在全校15个院系的教学评估中优秀率居第6位。通过多年的探索,我们认为要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增强亲和力,关键在于贴近学生思想,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情感。一、“两课”教学的五大探索1.机构探索———构建“两课”教学的新平台“两课”教学…  相似文献   

13.
“两课”教学中存在最明显的问题是很多人对“两课”教学存有偏见,这其中包括学生,也包括一些讲授其他课程的教师。不少学生对“两课”教学不感兴趣,他们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认为“两课”教学教条化,讲授的知识与现实有差距;第二,认为“两课”教学中讲授的知识没有实际应用价值,“两课”学得再好,也不会有一个什么证书,对自己将来就业也不会有多大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两课”教学一直存在实效性较差的问题,为化虚为实,使“两课”教学发挥实际作用,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应该从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教师的素质能力两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5.
马荣 《幼儿教育》2002,(9):16-17
文学故事是“叙事性整合课程”主题的切入点,也是课程构建与发展的载体。它有机地把各领域之间的知识经验联系在一起,合理地处理课程的“预成”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叙事性整合课程”中的“预成”体现了教师在课程构建中的主导作用。一方面,教师根据儿童年龄、发展特点以及儿童可能达到的目标,选择适宜的文学故事;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6.
在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委的领导下,江苏省“两课”教师培训中心于今年暑期在南京师范大学对“两课”教师进行了全面培训。培训中心根据教育部实施“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的精神,集中培训了全省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封闭僵化滞后于时代的前苏联凯洛夫体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控制着教师教育课程,致使其严重脱离了基础教育教学实践。因此,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从过去“支离”的教师教育课程,逐步走向“融合”的教师教育课程。融合的教师教育课程蕴涵着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各学科间的整合、理论与实践的统合、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契合及参与主体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18.
“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我国高等院校重要的思想理论教育课程。对青年学生进行系统的“两课”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之一。开展“两课”课程的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使其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是当前我国高校面...  相似文献   

19.
提高"两课"教学实效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教育部颁布实施新的“两课”教学方案后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党委高度重视 ,“两课”教学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起到了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 ,“两课”教学实效还不够理想 ,亟须进一步提高。一、根据课程体系要求 ,对现有教研室进行整合  以往高校“两课”建设和教学一般以课程的学科性质分类 ,在教学观念上以教师为主体 ,旨在有利于教师 ,但没有把“两课”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而是把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内容分割成几大块 ,交叉重复较多 ,很不利于…  相似文献   

20.
课程整合具有重本与开放、过程与动态、传承与创新、适切与多无、复杂与充盈等特征。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式有嵌入式、延伸式、缝合式、涨落式和重组式等。课程整合的优化与价值在于:确立“教师是课程建设”的观念、提高教师的课程素养、建立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机制、争取课程整合的环境支持、开创课程实施中的整合策略。判断课程整合有效与否的模式主要有真实感受模式、水平检测模式、专家会诊模式、虚拟评价模式和团队综评模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