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的实践范畴有一个逻辑演变过程 ,通过对这一过程的分析 ,我们可以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 ,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真实图景有一个更为透彻的了解。马克思在其思想发展的不同时期 ,从不同的语境中对实践范畴作了不同的规定 ,总体来说 ,马克思的实践范畴经历了一个由思想实践到人的实践再到社会物质实践的逻辑演变的历史过程。我们在分析马克思的实践范畴时 ,必须坚持在一定的、具体的、历史的条件下进行的原则 ,一定要界定马克思在不同时期所使用的实践范畴的具体的、历史的语境。理清这一逻辑的历史线索 ,无疑对我们更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真正实质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从广义文化观看,文化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社会实践包括物质文化生产和精神文化生产等。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物质文化生产和精神文化生产是保证“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想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立足于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来思考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一方面给我们观察与分析文化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对于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文化建设也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由究竟是什么?人所期待的自由是什么?人如何达到自由?关于自由的问题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提出、不断求证,"自由"因而也就成为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实现哲学革命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本文从自由观角度论证了马克思对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的批判继承,分析了二者的哲学方法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自由是人的内在本性和精神追求.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的自由实现的历史。自由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不仅是时代的问题、人类的问题,更是每个人的问题。重新认识和深入揭示马克思自由观的真义,对当代人类社会、当代中国及中国人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和重要价值。该文力图通过对马克思自由观的真实面目和精神实质的恢复和澄清,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是历史的起点 ,也是历史唯物主义逻辑的起点。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建立起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本文展开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物质生产多重矛盾的思想 ,揭示了社会物质生产范畴的科学内涵 ,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论证或理论阐述  相似文献   

6.
实践的自由与美的范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作为个体的生存,从实践(以物质生产为中心)出发才逐步生成,而在实足走向创造的过程中,人们才不断达到一定的自由境界。正是人的实践-创造的自由使自然人化,人也人化,从而产生出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种审美关系体现对象之上就是美,而体现在人本身之上则是美感。人类的实践-创造的自由同样是一个历时性的过程和一个共时性的结构,因此,它不仅有不同的自由程度和不同的自由境界,而且还有自由,反自由,不自由,准自由等几个维度;与这些不同的自由给度相关便形成了美,丑,柔美,刚美,悲剧性,喜剧性,滑稽,幽默的相应的美的范畴,并形成各个美的范畴之间的过渡,转化,对应等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美的范畴体系。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是个人的存在,而根据人的存在与本质有区别的理论,马克思的历史观可以被表述为人的存在与本质统一的过程,统一所依赖的就是物质实践,于是可以用物质实践范畴统摄历史的本体结构,从而完成"历史之谜"的解答。  相似文献   

8.
自由是人的内在本性和精神追求,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的自由实现的历史。作为人所特有的时代性、历史性的问题的自由是每一个思想家不容回避的问题,一切体现时代精神的哲学都不能不对此做出自己的回答。然而,国内外理论界对马克思自由观的认识和理解上存在许多混乱和误区,本文将对“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观点在理论上予以澄清,力求揭示马克思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超越了以往哲学的自由观,找到了自由与必然统一的生活实践根基。  相似文献   

9.
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溯源,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直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可上溯到英法近代哲学以至更远。自由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人类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争自由的历史。从苏格拉底到费希特和黑格尔;还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这些人的对于自由的不同认知成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重要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热烈地追求自由,激烈地反对专削主义;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及整个西方哲学崇尚自由的传统。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但是马克思哲学所揭示的深刻的历史规律,也是马克思哲学的最高的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10.
生产、交往与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视域中的人是具体的历史的 ,是在生产和交往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的。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体系中 ,作为实践内在要素的交往范畴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这样造成了在理解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时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环 ,也无法正确说明人的社会本质和人的历史发展。其实 ,继《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 ,在《1 85 7— 1 85 8年经济学手稿》中 ,马克思从对物质生产和社会交往的相互关系到对人类交往的历史演进形态的论述 ,都深刻揭示了人在历史形成中的社会性 ,为我们全面把握人的本质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1.
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溯源,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直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可上溯到英法近代哲学以至更远。自由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人类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争自由的历史。从苏格拉底到费希特和黑格尔;还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这些人的对于自由的不同认知成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重要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热烈地追求自由,激烈地反对专削主义;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及整个西方哲学崇尚自由的传统。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但是马克思哲学所揭示的深刻的历史规律,也是马克思哲学的最高的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自由和解放是马克思一生为之奋斗的伟大理想.马克思的自由观是科学的唯物主义自由观,它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自由思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特点,是自由观发展史上的历史性变革.马克思的自由观主要包括:自由存在于人类劳动之中,劳动是人实现自由的手段;自由是个体与全体共同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自由的实现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生产力水平决定着自由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的一生中,自由问题是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历史等方面,对自由问题作了全面的考察和精辟的阐述,以其科学和精深的思想实现了自由观上的变革。但由于他的关于自由的思想散见于不同时期的著作中,而论述的角度又不尽相同。再加之其著作浩繁,研究者的阅读重点又不同,故对马克思的自由观的理解往往有失偏颇。究竟如何理解和认识马克思的自由观,本文拟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社会分工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是马克思用以考察和研究人类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和重要方法论,同时也是科学把握和深刻理解马克思历史哲学思想的理论枢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探讨社会分工是马克思敲开人类社会"历史之谜"大门的最有力的叩击。首先,社会分工是马克思深入考察人类社会结构和系统描述社会历史进程的"切入点",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基础和新的出发点;其次,社会分工是马克思研究世界历史形成的特有"视角",并借此科学地预见了未来人类历史发展的更高形态——共产主义社会;最后,社会分工是马克思考察现实的人的发展历程的基本方法论"支点",并找到了一条消灭异化和私有制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道路——消灭分工。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认为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决定因素,而且是政治经济学的首要研究对象。不仅如此,马克思还阐明了生产方式二重性理论,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生产方式二重性理论体系。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对马克思生产方式二重性理论体系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马克思生产方式范畴的含义这一基本理论问题上分歧较大,形成了十种不同的观点。重新深入研究这一基本问题,提出马克思的生产方式范畴是一个二重含义的范畴:一方面是指物质生产方式,即劳动的技术条件、劳动过程的社会条件和资源配置方式;另一方面是指社会生产方式,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相似文献   

16.
自由是人的内在本性和精神追求,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的自由实现的历史。自由是每一个思想家不容回避的问题,一切体现时代精神的哲学都不能不对此做出自己的回答。然而,国内外理论界对马克思自由观的认识和理解上存在许多混乱和误区,文中立主在理论上予以澄清。在哲学观念上研究自由问题不等同于在政治、体制上研究自由问题,自由问题无禁区,自由与人不可分离,自由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是人的类生命的实现与发展的问题。本文力求揭示马克思立足于人的解放发展,揭示自由与人的“类生命”本质之间的联系。真正解答了哲学史上关于自由问题的“斯芬克斯之谜”——人在本性上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存在方式,自由是人的“类生命”的实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不同时期、不同文本中对人的本质作出了不同概括,其中呈现出一条清晰的逻辑理路。类本质是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逻辑起点,以类确定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马克思由此深入社会生活探寻实现人的解放的现实路径,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确定了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进而对人进行阶级划分,以阶级斗争展现历史发展的现实图景,从而构成了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逻辑展开。通过阶级斗争,人将真正解放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向人的类本质的复归,这种复归包含了实现人的解放路径的更高层次的复归,由此构成了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逻辑复归。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人的自由个性发展的不同状况来描述社会历史的进程是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基本论域。对劳动时间的关心程度与人的自由个性发展状况的内在关联,恰恰构成了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之本质区别和理论生成的内在逻辑。中国现代化运动的价值理想在于实现社会的现实的个人对劳动时间的关注,并且通过占有自由劳动时间而达到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自由观主要包括 :自由存在于人类劳动之中 ,劳动是人实现自由的手段 ;自由是现实的个人创造历史的自主活动 ;个人自由的实现和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是一致的 ;自由的实现是有条件的 ,工作日的缩短和自由时间的增加是根本的条件 ;自由的另一层含义是人的解放即异化劳动的扬弃 ;自由王国的实现必须以必然王国为基础 ;科学和艺术是自由活动的典范 ;自由的实现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包括需要、劳动、社会性、自由自觉性四个组成部分.但我国的旧哲学教材为了将历史描绘成纯粹的客观过程,有意无意地疏忽"需要"与"自由自觉性"这两个最能说明历史主体性的范畴.本文立足于马克思理论的原意,论证了"需要"范畴作为唯物史观逻辑起点与人与动物相质别的最早分界线的价值地位,以期有助于历史唯物主义学理的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