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近年来,爬式仰泳技术有了显著的改变.如果说在战前,甚至在战后的头几年人们都模仿当时多次世界冠军获得者美国运动员克费拉的直臂划水技术,那末近几年,大多数世界优秀的仰泳运动员都采用了屈臂划水的技术.屈臂划水是现代爬式仰泳技术的主要特点,也是与过去仰泳技术不同之处,但现代仰泳技术不仅仅有这一特点,而还有其他的重要特点,为了便于叙述这些特点,首先应谈谈仰泳技术的各个部分,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探讨蛙泳划水、蹬腿、配合游牵引力与100米蛙泳成绩的关系,评价运动员划水、蹬腿和配合游的力量素质,了解运动员游泳技术效能,以期对游泳教学训练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游泳时每个动作周期内的速度变化是由划水动作和准备动作的技术效果决定的。研究每个划水动作周期的瞬时速度便于评定游泳运动员动作的运动学参数和动力学参数的合理程度。但是从前对游泳技术中的这一问题研究得很不够。其主要原因是很难找到一种适于在竞技游泳中使用的,测量瞬时速度的方法(1,6,7,9)。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主要运用Dartfish 5.5软件以25帧/s速度对北岛康介、汉森、谢智、范德伯格等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多届比赛的技术解析,分析不同竞技阶段的技术特点与技术风格.其结论如下:(1)保持较快划频的积极游进节奏是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取得成功的关键.(2)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技术表现出:身体位置高平,躯干、腰部与手腿动作配合协调;窄收腿、快收腿,窄蹬腿的腿部技术特点;宽划水、深划水的手臂技术的特点.(3)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游进时的重心水平速度变化呈现明显的"双谷双峰",运动员划手与蹬腿是产生推进力的两个主要动作,单个动作周期内最大速度产生在手臂内划阶段,但蹬腿的推进力冲量对速度的贡献要大于划手的推进力冲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合了手的力学特性和手划水速度损失的时空特性,对游泳划水的合理路线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运动员能量损耗相同的条件下,合理的划水路线是手相对于身体的划动方向和身体纵角的夹角在40°~60°的范围内.理论分析结果和R.E.Schulihauf的实验研究结果非常一致.据此,游泳运动员应该重视横向划水肌肉群工作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6.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男子400m自由泳项目中成绩突飞猛进,先后涌现出张琳、孙杨等高水平男子400m自由泳运动员。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图像采集及解析等研究方法,对2011年上海世锦赛、2012年-2016年全国冠军赛男子400m自由泳项目比赛成绩参数和技术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和阐释,得出以下结论,与世界高水平男子400m自由泳运动员相比, 1)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孙杨在冲刺360-395m游速和冲刺5m时间方面占有优势,而在出发反应时、出发15m时间、转身时间等三方面存在不足;2)2012-2016年全国冠军赛2-3名及4-8名运动员在出发反应时、冲刺360-395m游速方面占有优势,但在出发15m成绩、转身成绩和冲刺到边5m成绩上存在明显劣势;3)划频慢、划幅大是我国高水平男子400m自由泳运动员途中游的技术特征,而途中游分段成绩波动大、平均游速慢是我国2-3名及4-8名运动员配速特征;4)前交叉的两臂配合方式、单侧呼吸技术、6次打腿2次划臂1次呼吸的完整配合技术是我国高水平男子400m自由泳运动员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7.
用定量的运动学方法对13名女子一级以上游泳运动员徒手和戴两种不同规格的划手掌游自由泳时的划水技术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了女运动员戴划手掌游时划水技术动作在时间、空间、时空方面与原有技术动作相比较发生的一些显著改变,建议教练员和运动员在使用划手掌进行水中专项力量训练时重视避免划水动作结构和节奏方面的变化,将戴划手掌游对技术动作的破坏减小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测试法,观察10名一级以上短距离自由游泳运动员在接受高频速划训练后的比赛表现,并追踪其100米与200米自由泳成绩.结果显示,其成绩分别提高了9%和7.1%.成绩有所提高的高频速划训练组,在游泳时能量消耗量减少了20%,这与划水频率—速度关系改变有关.研究认为,采用基于划水频率—速度关系的高频快速划训练计划,可以提高自由游泳运动员的能量代谢水平,最终能在不经过陆上训练、超长距离训练或赛前减量的情况下提高游泳成绩.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在梁昆淼编的《力学》上册(修订版)[1]中有“单杠晚旋”一节内容。在该书第342页中讲到作空翻转体的运动员在领臂开始与终了时,运动员的身体在空间的位置朝向。梁认为在运动员举手的一瞬间(即刚领臂开始到刚完成领臂动作的一段时间间隔),“运动员的纵轴和横轴是‘来不及’随运动员的转动而变化的。”这句话对不对?迄今尚无人提出争鸣。从事力学工作者以为这是空翻转体现象中的事实,也就相信不疑;而体育工作者以为这  相似文献   

10.
采用技术动作录像拍摄与分析,对参加2004年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两臂和摆动腿摆动技术有关的运动学参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角度速度最大值为腾起垂直初速度呈非常显著性的正相关,两臂和摆动腿的摆动使身体重心高度运动轨迹曲线呈上升趋势。另外,改进摆动技术,提高两臂和摆动腿的快速摆动与制动能力,是提高背越式跳高成绩的有效训练途径。  相似文献   

11.
爬泳是历史最悠久的游泳比赛项目,由于它在水中游进时所受的阻力较小,动作结构协调,游进速度较均匀,是当代竞技游泳中最快的一种姿式,在竞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普遍认为它是竞技游泳的基本项目,是衡量一个国家游泳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志。因此,多年来许多体育科研工作者对寻求最合理的爬泳技术进行了多学科的研究。爬泳技术中,臂、腿动作配合的方式是长期争论的问题。由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特点各有不同,臂、腿动作配合在双臂各划一次水时,有的打腿两次、四次或六次不等,还  相似文献   

12.
优秀男子龙舟队员坐姿与高姿划桨技术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平面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优秀男子龙舟队员所采用的坐势与单腿跪势两种划桨姿势进行平面拍摄,利用爱捷解析系统对两种姿势的录像进行解析,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两种姿势中运动员桨划水速度变化、划水距离等因素的变化对船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运动学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两种姿势的优缺点.以便在比赛中更合理的使用不同姿势.  相似文献   

13.
四种泳势划水推进力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定义划水路线角,并以此来描述三维空间复杂的划水路线.其次,利用美国游泳生物力学专家R.E.scbleihauf的实验结果,分别对四种泳势划水推进力中升力和阻力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定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蛙泳划水推进力中,升力成份占70%以上,其余三种泳势的划水推进力中,升力和阻力大致各占一半.为此,本文提出应重视加强游泳运动员横向挥臂肌肉群工作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4.
自由泳配合技术与划臂、打腿推进力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8名男性一级水平大学生游泳运动员.采用游泳技术评价法、推进力测试法和统计方法的测试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以运动员一定游泳速度下的划频和划幅作为技术指标参数,原位牵拉水中测力仪,自由泳划臂和打腿产生的推进力分别是配合技术推进力的76.41%和36.5%;自由泳完整配合技术产生的推进力与划臂、打腿产生的推进力之和的比例关系,可以作为评价游泳技术与游泳运动员力量素质发展的指标.短距离自由泳完整配合产生的推进力是决定成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两位优秀选手在第28届奥运会蛙泳比赛进行录像分析,结果表明:1) 北岛康介采用"小波浪式"蛙泳技术,"避阻"技术异常突出,充分利用划臂、蹬腿和腰腹的力量获得最大的推进力,而且在收臂、收腿时始终保持较好的流线型,提高了游进速度.2) 罗雪娟采用"高航式"蛙泳技术,划水效果好,动作频率快,协调,连贯,蹬腿有力,滑行能力强.  相似文献   

16.
采用技术动作录像拍摄与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青少年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起跳摆动技术分别从摆动方式、摆动速度、摆动幅度以及腿、臂摆动配合等方面进行运动学分析,旨在为我国青少年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起跳摆动技术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征解析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世界优秀跨栏运动员跑的节奏与速度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研究.研究揭示,不同水平400 m栏运动员全程跑的节奏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竞技水平高的运动员采用A型变换节奏的人数最多,而竞技水平稍低的运动员采用的变换节奏则由D型向G型变化;世界优秀110 m栏运动员栏间跑的最大速度出现在下第6栏时,女子运动员栏间跑的最大速度则出现在下第5栏时;百米栏途中跑的栏前支撑时间与跨栏步腾空时间之比约为1:3,下栏后支撑时间与跨栏步腾空时间之比约为1:4,男女运动员栏前水平速度与栏后水平速度的变化幅度约为3.5%~5.5%.  相似文献   

18.
双杠自选动作类型与组合方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世界优秀运动员双杠自选动作选择有明显的倾向性。支撑或挂臂撑前摆、支撑或挂臂撑后摆、飞行动作、悬垂前后摆动作是构成成套动作的“主要动作类型”。而“主要动作类型”中又以支撑前摆转体倒立、倒立前翻360°、悬垂前摆动作、后空翻成手倒立等子类动作使用最为广泛;同类动作组合逐渐成为运动员编排自选动作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9.
这是横梁的左右两臂不等长造成的.我们用的天平是等臂式天平,也就是横梁的中刀口到左右两边刀口的距离应相等.实际生产时制造出两臂绝对相等的横梁是极困难的.高精度天平的边刀虽可以微调,但也很难达到两臂绝对相等.学生天平边刀口是镶嵌在横梁的刀口槽里,无法调整,这就更难做到了对不等臂性误差规定为:在使用中允许在6个分度以内,新出厂或修理后只允许在3个分度以内.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5年兰州国际马拉松特邀运动员的配速特征进行研究,旨在为马拉松项目的普及和我国优秀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及比赛配速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特邀运动员的阶段速度曲线整体趋势为男子运动员前半程快于后半程,女子运动员全程速度变化幅度较大;特邀运动员的阶段配速呈现“非匀速跑”的特征,这一结果与以往的研究认为马拉松运动员阶段配速呈现“匀速跑”特征略有不同;男、女运动员在30km之前基本保持集团跑的形式,在35km处各集团开始分化,35km和40km成为高水平马拉松运动员排定最终名次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