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流行于台湾地区的文献分类法主要有《中国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十进分类法》、《佛教图书分类法》3种,这些分类法或由台湾本土发明,或经台湾数次修订,经过近50年发展,分类法厘订之道已渐具台湾特色,研究并归纳这些特色,不仅有助于全面了解台湾地区文献分类法的发展源流,兼且可资大陆地区文献分类法修订时借鉴。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在中外图书分类法中的列类研究:演变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在图书分类法中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关于是否设置马列大类及其列类原则、列类范围、列类方法等的争论一直未曾间断,中外各种图书分类法的有关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修订时应借鉴各家所长,采用中性原则,降低意识形态倾向,发行世界主要语言版本和多语种对照版本,对A大类进行实事求是的改造,以争取使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所用.参考文献21.  相似文献   

3.
引言 1989年、1990年,《杜威十进分类法》(以下简称DDC)第20版和《中图法》第3版相继问世.无论是DDC还是《中图法》,作为当今有效的分类工具,其生命力均来源于不断修订.为此,特撰此文,从修订原则、修订重点、修订中为方便分类法的使用而采取的辅助措施、修订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等四个方面,将  相似文献   

4.
麦维尔·杜威(1851—1931),美国著名的图书馆活动家,曾是美国图书馆协会的组织者和主席。先后创立了美国第一家图书馆专业刊物《图书馆杂志》和美国第一所图书馆学校,他学术上的突出成就就是举世闻名的《杜威十进分类法》。该文写于1920年《十进分类法及相关索引》第10版刊行之际,载于同年2月15日出版的《图书馆杂志》上,1990年6月作为该杂志的经典著作而被重新刊出。虽然该文写作时间距今久远,但对于我们认识杜威的分类学思想、了解美国的分类学史、研究《杜威十进分类法》等,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第四版于1999年3月出版.新版<中图法>修订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增设了一个世界种族与民族复分表.现分析、评介增设这一通用复分表的必要性及其特点,并对其使用方法、使用规则的若干问题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6.
郑满庄 《图书馆杂志》2005,24(12):38-40,67
图书分类法是图书文献分类依据和大法,也是图书文献分类、序化、检索的一种应用性工具。“应用”是分类法的价值所在,一部分类法要保持它的应用性和生命力,就必须在立足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赋与其动态性。随着当代学科的发展变化,边缘学科、交叉科学不断涌现,图书分类法的稳定性也受到冲击。因此客观上要求分类法适时修订和完善,以适应学科的发展和满足图书文献分类、检索的需要。作者曾经在《<资料法>第4版类目浅议》一文对该  相似文献   

7.
谷遇春 《图书馆》1993,(3):30-31,33
一、三版修订情况概述《中图法》自1975年出第一版,80年出第二版以来,广为全国图书情报单位采用,已成为我国通用的综合性网书资料分类法。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事物的不断涌现,《中国法》二版在某些方面难以适应目前类分图书资料的需要。八十  相似文献   

8.
也谈对"分类目录细分,分类排架粗分"的认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笔者在参加中文图书分编和<中图法@简本>修订工作的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分类排架对分类法修订和分类法新版使用所造成的障碍,<中图法>四版编制说明也无奈地指出"<中图法>的修订必须最大程度地考虑图书馆排架的实际情况,在充分满足其排架要求所需的稳定性前提下,优化<中图法>的检索功能."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法》)是一部大型综合性图书分类法,《科图法》于一九五八年出版,一九七四年修订,由予其系统性强。自然科学部分列类较详细,给号简明。所以被许多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图书馆及情报部门采用。但是图书分类法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图书献内容的增加,图书分类法的内容也应不断丰富。我们在图书分类工作中确实感到《科图法》有许多不足之处,本探讨一下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科图法》修订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图书分类法作为一种情报检索语言,既是分类标引的依据,也是组织分类目录、组织图书分类排架的依据,这要求分类法本身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在实际工作中,旧版分类法使用时间越长,越觉得难以适应类分新文献的需要。新知识与分类法所设类目之间总有一段距离,如果在一定时间内不对分类法进行修订,这种距离会越拉越长,给类分图书带来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1.
周冰 《图书馆杂志》2012,(3):29-32,83
《中文图书分类法》(2007年版)是一部在台港澳广泛使用的大型图书馆分类法。论文主要介绍了《中文图书分类法》通用复分表的双语、双表、实用等特色,并将其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既有助于对台港澳图书分类法的了解,也可为图书文献分类法的修订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以来,应用语言学发展迅猛,研究领域不断扩展,文献出版量迅速增长。作为中国图书分类界通用性和权威性的工具书的《中图法》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类目设置上明显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文献的分编工作。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与阐述,并提出了具体的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分类法的生命力在于不断修订,《杜威法》和《中图法》均在近年来根据科学知识发展的需要分别进行了第21版和第4版的修订,形成了各自的修订特色。本文对《杜威法》第21版与《中图法》第4版计算机技术类目的设置进行了比较,以求探讨分类法在科学性、实用性等方面不断完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中图法》法律类目D92中存在的类目设置与法律部门划分不相一致,上下位类目设置缺乏一定的逻辑关系,类目的注释不当,一些新的法律、法规找不到归类的地方,一些已不再适用的法律、法规仍然存在,印刷有误等问题,提出了按照法律部门划分时的要求增设类目、合理调整上下位类间的关系以及正确运用注释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图法以学科和知识分类为基础,选择单一的分类标准,用层进的方式建立严谨的学科分类体系;而自编等级式分类法,依据资源本身和用户群特点,由网络浏览者制定、选择多个标准,通过多重列类法来实现纵向和交叉关系的类目分类。将信息资源分为学术性和非学术性,利用中图法的优势分类学术性资源;利用自编等级式的类目优势,分类非学术性信息资源。利用学术性和非学术性资源间重叠的类目,建立两个大类间的联系,方便用户快速、准确地获得信息。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图法》经济类目的历次修订探讨其变革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图法》经济类目历经三次大的修订,每次修订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变化。同时也存在复分、类目划分过细、整体规范等问题,该文从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图法》未来修订的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徐美莲 《图书馆建设》2006,(4):61-62,93
本文列举了《中图法》(第4版)法律第二分类体系分类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利用Java、数据库和hibernate技术实现基于放射树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可视化系统。系统提供多种动态交互式功能,并实现两种形态的放射树;利用带复选框的传统树供用户选择,使用户可以只可视化自己感兴趣的子类目;系统为用户使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视化角度。  相似文献   

19.
图书流通信息多层关联规则挖掘法的优化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FP-Growth算法的扩展,提出图书流通信息关联规则挖掘的新算法即MACLC-FP(Multilevel Association with 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 FP)算法;结合实例着重阐述应用该算法,采用多层关联分析技术,挖掘读者借阅行为中隐含规律的可行性;进而探讨该数据挖掘技术在现代图书馆中的应用前景。这对图书馆调整资源建设的学科结构、提升读者服务的工作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