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特殊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盲人学校从只招收单纯视力残疾儿童,发展到了盲兼有重听、盲兼有可生活自理的肢体残疾、盲兼有轻度或中度智力残疾的儿童(多重残疾视障儿童)走进了盲校.尽管学校采取了增加助教等措施,但仍不能满足学生们的特殊需要.……  相似文献   

2.
一、盲多重障碍儿童的现状分析 盲多重障碍儿童是指除盲以外还兼有其他生理、心理或感官上障碍的儿童,这类儿童是教育中最困难的群体。多重障碍的合并出现造成了他们在感官功能和个人活动上的巨大困难,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同时。残疾情况的复杂性和程度的严重性造成了他们更加特殊的教育需求,使得任何一种专为某一类障碍设计的特殊教育方案都难以完全满足他们的教育需要。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盲童学校是上海市唯一一所教育培养视力障碍儿童、青少年的学校,是上海特殊教育历史最悠久、国内外有影响的窗口学校。现有学生近200名,教职工120名。学校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盲道贯通全校,还有国内盲校中唯一的印制全国中小学盲文教材的印刷厂。学校是长宁区文明单位、市素质教育实验校、市教科研先进集体,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勇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行盲、低视力,多重残疾分类教育,做到教育、教学、教养三结合,形成了学前教育、多重残疾教育、义务教育、高中和初中等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盲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4.
缺陷儿童是指除身心残疾以外的各类非正常儿童,是介于正常和残疾之间的儿童,如唇裂、面部畸形等先天性有缺陷的儿童。由于缺陷儿童的身体因素,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不公正的待遇,如果父母、学校不能科学、正确地教育和引导,就会使缺陷儿童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阻碍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少年当自强     
获评首届“广东省十佳自强好少年”的儿童以留守儿童为主,兼有残疾儿童、父母残疾(或双亡)儿童、单亲儿童等。其中有在国际上获奖、身有残疾的小钢琴家,有在网络上自编小说成为网络小名人的进城务工子女等。他们的成长故事感人肺腑,向他们学习,正日益成为我们小读者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6.
《现代特殊教育》2006,(12):F0002-F0002
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991年12月,总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学校现有49年教学班,教职工245名,各类残疾学生620名,是深圳市惟一一所为盲、聋和弱智儿童、  相似文献   

7.
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987年11月,初名泰州市聋哑学校,1993年2月更名为"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为满足残疾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1998年9月,学校开设了盲教学部,承担起盲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2006年秋,学校增设了残疾人中等职业高中教学班。人文关怀文化立校和谐兴教——通州市二甲中学  相似文献   

8.
多重障碍盲童是指除盲以外还兼有其他生理、心理或感官障碍的儿童。通常认为,这类儿童是特殊教育领域中最特殊、最困难的群体。因为多重障碍盲童间的异质性很大,加上多重障碍的“累积放大效应”,使多重障碍盲童的课堂无法进行集体式教学,需要进行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在实际的学校教育中,因为教师数量有限,无法真正做到个别化教学,而只能进行轮流式教学,即教师逐个对每个儿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9.
编辑手记     
《中国教师》2010,(21):1-1
<正>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特奥委员会主席王乃坤在近期举行的中国第五届特奥会上表示,近年来,中国加强了对残疾少年儿童的教育。目前,全国为盲、聋、智残少年儿童兴办的特殊教育学校已发展到1697所,在校盲、聋、智残学生达58.3万。中国正在完善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随班就  相似文献   

10.
一、广泛应用于各种残障领域中的计算机 1.视力残疾。由于靠手触摸的盲翻译存在费时费力等问题,因此将字数据转换为语音或盲的技术很快得以广泛应用。另外,通过对语音或盲的自动解码,将其转换成字后进行输入也成为可能。而扫描仪和语音软件的使用,使视力残疾能够独自阅读字资料。盲电子商务通及依靠语音传送的手机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1.
先天视力残疾学生的人物画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作品分析的方法,对174名7-25岁先天视力残疾学生的人物画进行研究后发现:借助可以提供触觉反馈的绘画工具,全盲、功能性盲、低视力学生均能有效参与绘画活动且具有绘画能力的发展潜力;随着年龄增长,先天视力残疾学生的人物画的发展先后经历涂鸦期、过渡期、常规人物期三个主要阶段,符合儿童人物画发展的一般方向,但发展较缓慢、发展时间相对延长.  相似文献   

12.
上海盲校是上海市唯一的一所招收视力障碍学生的学校,学校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学生差异大,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盲校的学生年龄跨度大,涉及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二是学生残疾种类多,盲生占55%,低视生占45%,兼有多重残疾的学生占1O%以上。  相似文献   

13.
特殊儿童是指身心发展上有缺陷的儿童,又称身心障碍儿童或残疾儿童。如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多重残疾,等等。随班就读就是指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对特殊儿童实施教育的一种形式。例如在普通幼儿园和实施义务教育的普通中小学普通班里让特殊儿童少年与同龄儿童少年一起学习和活动,教师们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给予特别的教学和辅导,使他们学有所得,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专章勾画了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十年前景,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们迎来特殊教育又一个新的春天。在未来的五到十年,我国特殊教育将发生哪些变化?首先,我国特殊教育的服务对象将从盲、聋、智残三类残疾儿童扩展到残疾人保障法规定的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含脑瘫)、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含自闭症)、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儿童,在发达地区还将扩展到学习障碍和情绪行为障碍等儿童。第二,我国特殊教育的年限将增长,在巩固残疾儿童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将积极推进学前特殊教育和高中以上特殊教育的发展。第三,我国特殊教育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在实施好国家中西部特教学校建设工程的同时,大力推进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进一步建好资源中心和教室,加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农村弱势群体是指农村人口中家庭残缺、残疾、智力障碍或者经济收入极端低下的特殊群体,可以说他们是弱势中的弱势。本文所探讨的弱势群体儿童暂且限于出身于弱势群体家庭,但身体和智力发育正常的儿童。弱势群体儿童集中的学校一般地处偏僻农村,教学设施、师资水平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十分落后。为了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有效地帮扶弱势群体儿童,必须改造农村弱势群体儿童集中的学校。  相似文献   

16.
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一种是供普通地身体健康的学生就读的学校,另一种是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就读的学校。身体有残疾(比如有听障问题)的学生在普通学校就读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无法跟上课程进度、与同学们无法沟通等。但随着各方面的发展,已经逐渐有听障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听障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是一种进步,但近年来又出现"回流"现象。  相似文献   

17.
南京市特殊教育已有8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30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下,南京特殊教育得到了较大、较快、较好的发展.目前,我市有特殊教育学校13所,其中盲人学校1所,聋人学校1所,培智学校6所,兼收听障儿童和智障儿童的学校5所,辅渎班1个,在特教学校(班)就读的残疾学生1518人,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1118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特殊教育起源于1947年,当时有一批志愿组织成立了“特拉法尔加家庭”,专为麻风病儿童提供教育。1951年,有了聋童教育机构,1956年,有了盲人学校,1957年又有了麻风患儿童协会。迄今为止。各种福利组织在政府资助下开办了20多所特殊学校,为6-16岁的残疾儿童提供特殊教育服务.有少部分特殊学校还为残疾婴幼儿提供特殊教育服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盲聋人手语的初步研究黄家尼,沈家英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确认为残疾的77343人中,有综合残疾10080人,其中视力兼听力语言残疾(不包括视、听、肢和视、听、智三重残疾)3275人,约占残疾人数的4.23%。按此比例推算,在全国51...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策略的实质就是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整体调控的预先谋划过程.教学对象不同,决定了体育教学策略的不同,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有一定的缺陷和残疾,他们的身体和心理有别于正常儿童少年.为了残疾学生的有效学习,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策略应符合残疾学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