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雯雯  程茜 《体育科研》2024,(1):30-36,43
奥运会项目图标是奥运会体育项目的图形展现,代表了每届奥运会的面貌和主办国的国家形象。通过文献资料法,梳理了项目图标的视觉呈现和功能的演变历程。总体而言,图标的形成和发展与奥运会赛事、社会科技发展以及主办国的文化紧密结合。与往届经典图标对比,2024年巴黎奥运会图标设计改变了以往项目图标的视觉呈现形式,在图标中呈现体育器材以凸显体育项目。图标以“荣誉徽章”的样式凸显了情感联结功能,既体现了每个体育项目的独特内涵,又让参与奥运会的人们团结在一起,提升了人们在奥运会中的情感体验,满足了时代多元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郑德辅 《上海集邮》2006,(12):F0002-F0002
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图标,是奥运会组织为每一赛项设计的一种直观、简洁图案,与会徽、吉祥物、口号等构成奥运景观的基础形象元素,广泛应用于奥运会的道路指南、场馆标识、电视转播,以及市场开发等众多方面。自1964年第18届奥运会以来,几乎每届都推出了各自的图标,寥寥数笔即勾勒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运动形象,成为一道特殊的体育化风景线。  相似文献   

3.
《新体育》2006,(10):39-39
从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始,体育图标正式确立了官方地位,此后设计体育图标成为奥运会的规定动作。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采用了光效应艺术风格来表现体育图标,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4.
小轮车运动项目已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具备奥运会设项的条件,又深受年轻人喜爱,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大力支持其加入奥运会大家庭.未来奥运会比赛项目经过"瘦身"和重构后,除了北京奥运会已举行的二小项外,小轮车运动其它项目是进入奥运会的重要选项.小轮车运动具有经济、实用、环保、健身、娱乐等优点,拥有潜在的群众基础,是我国人种适宜的项目,能扩大我国在奥运会比赛的夺金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行车运动的困境和希望蔡家东自行车运动是现代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奥运会比赛中占有重要位置。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时,自行车就已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在汉城奥运会上,自行车比赛为9个项目,到巴塞罗那奥运会,自行车比赛增至10个项目,而到亚特兰大奥运...  相似文献   

6.
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盛事,更是文化盛会,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视觉形象展示活动。奥运会视觉形象是运用视觉传达设计的方法对奥运会的主题、理念和活动的全面整合及艺术性表达。其内容非常广泛,除了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外,主要包括会标、吉祥物、色彩形象系统、体育项目图标、各种指示图标、二级标志。这些图形用于形象景观应用设计和市场开发计划。奥运会视觉形象设计是一个庞大的艺术设计工程,具有不可重复性和惟一性,成功的形象与景观设计是一届奥运会成功的重要标志。创造具有东方文化智慧的奥运会形象,为奥林匹克运动留下独特遗产是中国和世界…  相似文献   

7.
张晖  方征 《中华武术》2005,(7):51-51
竞走项目是田径运动的耐力项目之一,是奥运会中金牌较多的项目。竞走项目包括:男子20公里和50公里,女子20公里等项目。竞走运动具有运动量大、技术性强等特点。竞走运动员的营养问题一直是竞走运动项目中的重要问题。目前,因竞技运动向更专业、更科学的方向发展,竞走运动员的营养问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国际奥委会通过《奥林匹克2020议程》开启了运动项目设置的改革序幕,而运动项目能否进入奥运会被视为项目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风向标。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在阐释奥运会项目遴选标准与程序基础上解析竞技攀岩入奥的历程与经验,冀望为中国武术等具有良好发展基础和较大潜力进入奥运会的项目提供新的镜鉴启示。研究认为:奥运会项目遴选标准与程序是项目入奥的行动指南,竞技攀岩入奥经历了前期铺垫、实践尝试、目标实现等3个发展阶段;竞技攀岩成功入奥的经验在于拓宽了成员国家的普及度、重视了青少年群体的参与度、提升了运动项目的流行度、彰显了市场参与的活跃度;由此,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改革新时期,有潜力入奥的项目要顺应奥运会项目发展演变的时代趋向,契合奥运会项目遴选的技术规则,塑造奥运会项目独特的价值内涵,提升奥运会项目组织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傅明  崔浩 《新体育》2006,(10):37-39
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两周年之际,北京奥组委发布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35个体育图标以“篆字”结构为基本形式,兼具中国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和现代图形的简化的特点,小仪符合体育图标易识别、易记忆.易使用的简化要求,更通过其特有的形态,将体育图标运用特征和丰厚的文化内涵、理念达到形与意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沙滩排球是近些年来兴起的新兴体育运动,现已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探讨在青少年中开展沙滩排球运动不但对2008年奥运会有促进作用,更对今后我国作为潜优势项目开展这项运动有更加重要的意义。1.在我国开展沙滩排球的意义面对着奥运会上各国激烈的竞争,开辟我国夺金项目的增长点是非常紧迫的任务。由于中国女排多次在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安徽省高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了解2008北京奥运会对大学生体育思想及体育行为的影响。结论认为:2008北京奥运会对安徽省大学生体育思想的影响是积极有利的:但有76.6%的大学生认为2008北京奥运会对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不大,其因素主要有:对奥林匹克运动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学校没有良好的奥林匹克文化氛围,体育教师引导不够等。  相似文献   

12.
体育赛事品牌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无形资产,是体育赛事自身文化、精神内涵与品牌符号或其他标识的结合。从组织、标识、产品服务以及人格等多维度视角对体育赛事品牌进行再解读,可以看出它包含了组织视角下的区隔标志或符号、赞助商视角下营销利益、消费者视角下的认知与形象以及体育赛事参与者视角下的人格形象等内容。基于体育赛事的载体性,体育赛事品牌应定性为特殊标志,同时构建以特殊保护的立法保护为主,商标权、商品化权的司法保护为辅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方可为其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王丽娜 《冰雪运动》2007,29(6):41-44
举办大冬会对黑龙江省体育事业的竞争力具有重大影响。采用理论分析和实地调研等方法,从物质基础、人才培养、体育人口、体育管理、体育文化和体育经济等多方面论述了整个大冬会举办周期对黑龙江省体育事业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认为大冬会的举办能够促进举办城市和区域体育场馆设施的完善和齐备、专业体育队伍的建设、体育人口的增加、体育赛事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赛事运作经验的积累、体育文化的丰富和体育产业的发展,从而全面提升黑龙江省体育事业的竞争力,促进黑龙江省体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生态学的共生原则,就当代中国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的现状和发展展开一个新角度的观察与思考,旨在促进我国的体育事业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进步和发展。考察的主触角是:体育与社会的共生机制,国家与地疗的体育发展战略,体育系统内环境与外环境,体委系统与教委系统的协调和体育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体育志愿者活动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我国需要一支人数众多的志愿者队伍为奥运会服务。随着高校体育志愿者活动的深入展开,将在体育领域发挥特有的作用与价值。高校体育志愿者组织纪律性较强,专业优势明显,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6.
欧洲发达城市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的实践对上海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城市营销理论,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总结、归纳欧洲发达城市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的现状特征。认为,对照国际经验,以及建设一流体育中心城市目标,上海在举办重大赛事方面,如体育赛事规模与等级、市场运作等还存在差距。为了使定期举办国际体育大赛成为上海市经济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在2020年前,上海应举办一次,乃至若干次国际最高等级体育赛事。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大冬会的人文价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唐宝盛 《冰雪运动》2009,31(5):68-72
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的成功举办,对于举办地和所在区域的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人文意义,其人文价值一方面在于对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影响等社会进步、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另一方面在于对冬季体育发展所具有的价值引导,为冬季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价值、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支持,其效应在于营造了扩大冰雪运动影响的人文环境,加深了人们对冰雪运动本质、功能和作用的认识,树立了冬季体育人文价值观的统领地位。研究大冬会的人文价值,通过冬季体育文化的宣传与普及,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冬季体育文化生活,积极参与冬季全民健身运动,这是构建我国冬季体育走向强盛的现代化之路的人文桥梁。  相似文献   

18.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一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凭借其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体育赛事已经成为城市营销的“名片”;举办体育赛事对推动本地区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等方面产生的促进作用是全方位的。福建省应该以举办2015年首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为契机,把具有福建特色的品牌体育赛事做强做大,推动城市建设,增进社会和谐,带动相关产业,努力促进福建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篮球文化作为体育文化的一个分支,植根于大学校园,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广大师生共同参与,是一种独具魅力、充满激情的文化。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结合有关文化、体育文化、篮球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分析高校篮球文化的结构和功能,其目的是使人们进一步认识高校篮球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并充分利用和发挥其功能,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20.
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呼唤战略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大学竞技体育在我国已经走过了 16个年头 ,在这历史性的时刻如何进行发展呢 ?笔者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对大学竞技体育战略性研究的迫切性 ,即新旧《规划》交替之际的需要 ;2 1届大学生运动会后的反思 ,2 0 0 8奥运会申办成功的需要 ;我国体育“举国体制”的需要 ;体育市场化、社会化的需要 ;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战略研究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