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傻二哥》一文语言朴实,不加虚饰如拉家,文中傻二哥的“傻灵傻灵”的形象令人难以忘,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首先,作者紧紧抓住傻二哥“傻灵”加“傻劲”的性格特点,傻二哥的雅号,就是来自这“傻灵”和“傻劲”。“傻灵傻灵”是说傻二哥聪明、能干 ,他“差不多什么都会修,东西坏了,交到他手里。摆弄几下子就修好了。”这说明傻二哥爱动脑子,再从他讲究的糖具、鲜艳的糖色、很有诱惑力的吆喝声里  相似文献   

2.
【总体阅读思考】这篇记叙文,写的是作者自己童年记忆中,十分热恋的邻居——卖药糖哥哥的可爱形象。文章感情真挚,亲切动人,语言清新,流畅,象叙述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傻二哥”一个普通的贫家孩子,在作者笔下,却那样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读完课文,我们也许有这样的感觉:“傻二哥”勤快、懂事、热情、善良、爱护小孩、帮助别人,我们邻居中有这样一位哥哥多好啊!可是,别人怎么叫他“傻二哥”呢?“傻二哥”刚  相似文献   

3.
他的傻     
“讨厌,人家又没讲话.只是借东西而已嘛……”我不快地埋怨着。唉,说起我的懊恼,还不是因为他吗?他,是我们班的一个无名小卒,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个不爱说话、老实、甚至有点傻兮兮的人。初中学习已一年有余,我似乎对他还不太熟。  相似文献   

4.
一代名伶新凤霞以通俗的语汇,白描的手法,亲敬的感情,推出了一旧社会劳动者的感人形象——傻二哥,可用“傻灵”二字概括,即外在的简朴、憨直、单薄与内蕴的聪慧、精明、丰实和谐地共处一体,表现在作品字里行间的是貌与神的统一,言与行的统一,自我行为与人际交往的统一。据此,教者围绕主人公,从服饰外观、经商用语、劳作操持、人际  相似文献   

5.
《齐大饥》中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嗟来之食”,大部分人的观点是:这个穷人很有骨气。其实不然,我觉得他有点傻。首先,他已经饿得快要死了,在这奄奄一息之时,有人能给他饭吃,就等于有人给他以生存的希望,他为什么要拒绝呢?这不是傻,又是什么呢?他大可以吃,填饱肚子,只有这样才可能有一线希望生存下去。其次,即使黔敖起先对他态度不好,但后来,已经向他道歉了,他又何必斤斤计较,跟自己的肚子过不去呢?这不也是傻的表现吗?所以,我说他后来被饿死,完全是他的傻所造成的。他不吃那饭,就这样被饿死,死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吗?这无疑是他咎由自取…  相似文献   

6.
傻孩子     
曾听过一个故事,至今记忆犹新,某个村里的人都说一个孩子傻。村里人做过这样的试验:拿5角和1元的钱币让他选择,他总是拿5角的,屡试不爽。这样的人不傻吗?大家都嘲笑他。  相似文献   

7.
学生自学《给自己写信的人》后,发出了这样的议论:“欧立希真傻!要给父亲庆贺生日,用得着写信给自己吗?”学生口出此言,诚然由于对课文缺乏深入理解,但我想:综观有成就的人,他们身上确有一种超乎常人的“傻劲”,我们教学此类文章,不正是要教育学生学习这种孜孜以求、埋头钴研的“傻劲”吗?于是,我因势利导,以“欧立希傻吗?”为题组织讨论。学生很快认识到:欧立希并不“傻”,他是为了“在繁忙的研究工作中,不至于忘了给父亲庆贺生日”,所以  相似文献   

8.
    
我有一张自制的贺卡,上面的图案和字迹都已模糊不清。只有一个大大的“傻”字和后面的“?”号清晰可辩。这张卡片,有一个令我百思不解的问题。那是我上初一的时候,妈妈给我的零花钱大部分都用在给朋友买生日礼物上了,最后只剩下五角钱。我正攥着五角钱发呆的时候,我的好朋友青青走过来:“丽丽,下星期天是我的生日,你能到我家去吗?”“啊!我……还有别的事呢!”“去吧,要不然我会扫兴的。”我用连我自己都不能听清的声音说:“那好吧。”青青高兴地说了声“太好了!”便蹦蹦跳跳地走了。我独自一人走在林荫道上,心里却感到特别难受:去吧,又没有什么礼物送她,不去吧,都已答应了人家。走着走着,我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她的生日是星期天,不是有“蓝天”和“白云”主持的“点歌台”吗?给青青点首歌的主意在我心头打转。  相似文献   

9.
可能我是世界上最“傻”的女孩了。连爸爸妈妈都常说我“傻”,我能不承认么?记得上周星期三晚上,爸爸说:“我给你两元钱,这一周的零用钱。两元钱够吗?”听后,我什么也没想,说:“不用,给我一元钱就够了。”我接过爸爸的一元钱,塞进裤兜。晚上睡觉了,我却非常后悔自己的一大失策:怎么少要那一元钱呢?这不是犯“傻”吗?如果多要那一元钱,在学校里买点零食吃也好哇。可自己偏偏那么“傻”地拒绝了。我考虑再三,于是心生一个挽回“损失”的点子。第二天晚上,我就骗爸爸说:“爸,英语老师让我们买三个本子,一共九毛钱,您再给我一元钱吧。”爸爸二话…  相似文献   

10.
《傻二哥》一文,作者写了童年时代的一个邻居傻二哥的事,从他解放前的苦难生活写到解放后成家立业,通过对旧社会苦难生活的回忆,歌颂了新社会。其写法很有特色。一文笔流畅,风格清雅。作者写人记事,像叙家常、讲故事那样。不加虚饰。不落俗套。使读者有一种  相似文献   

11.
傻不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间有以傻为主题的几首民谣,一是男人“四大傻”:下班就回家,挣钱老婆花,吃饭点龙虾,给小姐留电话;一是京城“四大傻”:购物去燕莎,买车买捷达,抽烟抽中华,饭后去卡拉“。傻”的版本还有很多,大学毕业生中间最近就流行一种说法,绝对振聋发聩:简历不作假,典型一大傻!(《中国青年报》2004.2.21)琢磨这“典型一大傻”,可以想像得出现在人才市场上简历作假已经泛滥到了什么程度!前几年,一个班上“冒”出过十多个“学生会主席”,而今万象更新,毕业生人人英语四六级,个个精通计算机。琢磨这“典型一大傻”,一旦流行开去,不愿做“傻”的学生一定会…  相似文献   

12.
傻袋鼠     
木房子里,住着一只又懒又馋的傻袋鼠。清早,小兔和小羊走过木房子,朝窗口喊:“嗳,快起床去挖青草罗!”“不去,不去!”傻袋鼠嘟嚷着,翻了个身又睡着了。太阳高高挂在天空,傻袋鼠才懒洋洋地爬下了床。它摸摸“咕咕”叫的肚皮,去找吃的东西。它瞧瞧锅里,只有一张黄菜叶,又看看篮里,只有一根老青草。“没味道!”它摇摇头,“我该想个办法,去弄些好吃的来。”傻袋鼠也有不傻的时侯,它想啊想,想出了一个办法:它从箱子里找出了几块布片,又从柜子里找出了针线和剪刀。剪呀剪,缝呀缝,很快,做了一个大嘴巴、漏肚皮的“袋鼠娃娃”。它把娃  相似文献   

13.
“真新鲜!要我们想办法!”耳畔清晰地响着老师求助的声音:“同学们,《傻二哥》一文的开头未写傻二哥,而是写的天津人爱唱的传统,权威人士都认为这样写很好,谁能帮我想个办法,让我们领会到这样写的好处吗?”伴着新奇、惊诧,一种光荣的使命感也油然而生了:“让我们再读读,多读几遍就能品出味儿了!”“找找前几段的中心句,看看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多分析一下这些内容与主要人物的关系!”办法、提案一个接一个,老师连连点头,赞许似地微笑。  相似文献   

14.
学习《我的哥哥》一文,弄清“哥哥”究竟傻不傻,有助于学生对全文主旨的领会。教学这一课时,我采用“读”的方法,让学生悟出“傻”的含义。我读第一自然段:“我的哥哥很聪明,可是院子里的小林老  相似文献   

15.
“傻”爷爷     
我有一个“傻”爷爷平时,他总爱呵呵地笑,即使别人对他发脾气,他也不生气,总是一笑了之,从不跟人计较  相似文献   

16.
<正>我曾经写过一本小说《博傻》,讲的是在职场中、在公司里,失败的员工不是因为不够聪明,而是不够"傻"。我们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比谁傻,装聪明远远不如装傻更聪明。有很多员工年轻气盛,受不了委屈,遇到任何一点不公就想不开、闹情绪,甚至辞职不干。我认为,这不是有个性,也不是聪明的表现,而是真傻。聪明的人会怎么做呢?有人说:"头三年学艺未精,只能看别人的脸色,这并不丢脸;有本事的人三年后成为不可或缺的骨干,让别人看你的脸色,这样的员工才是聪明的员工。"  相似文献   

17.
傻女婿拜寿     
传说有一个傻女婿到岳父家拜寿。出发前,他的父亲一再叮嘱,一定要说吉利的话,不管看见什么,都要加个“寿”字。傻女婿认真地记着父亲的话。到了岳父家,见了蜡烛就叫“寿烛”,见了点心就叫“寿糕”,见了面条就叫“寿面”,见了水果就叫“寿桃”。岳父见女婿言谈得体,心里非常高兴。可是,正当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面条时,傻女婿发现有一只苍蝇停在岳父头上,就对岳父说:“不要动,我不会拍痛寿头,打伤寿脑的。”岳父听了,气得全身发抖,不小心把面条泼到新衣服上了。傻女婿吓得赶紧掏出手帕去擦,边擦边说:“好好一件寿衣,被面汤弄脏了,真可惜!”岳父听…  相似文献   

18.
我不傻     
aprisonertogaolwhenhishatblewoff.“ShallIrunandgetitforyou?”askedtheprisonerobligingly.鄢“Youmustn'tthinkI'mdaft,”saidtheconstable熏“YoustandhereandI'llgetit.”一个警察押送一个犯人去监狱,忽然他的帽子被风吹掉了。“我跑去替您捡帽子,行吧?”犯人讨好地问。请将上面带鄢号的句子翻译出来,于2004年4月15日前寄到:江西省南昌市子安路75号《小星星》杂志社“HappyEnlish”栏目,参加“小翻译”的评比。“小翻译”可是有奖品的哦!我不傻…  相似文献   

19.
课堂上,老师正和兴致盎然的学生一起学《数星星的孩子》一课中的生字:师:同学们,生字朋友从课文中跑出来了,它们想单独和你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生:愿意!师:请大家对照屏幕来读一读,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读得对,说得好,老师就发给你一颗带有这个字的“智慧星”。生1:汉,汉朝的“汉”,我用部件组合法来记它,三点水加“又”就是“汉”。师:你真会动脑筋识字,这颗智慧星送给你!生2:撒,撒种的“撒”,撒种就是用手把种子散开所以“撒”是提手旁加个“散”。生3、生4:……(师随机奖励)生5:傻,傻瓜的“傻”,这个字的笔画特别多,可以用换一换…  相似文献   

20.
<正>【真题回放】(2015年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在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和聪明"展开了讨论。甲:老实是实诚、忠厚,聪明是机智、敏锐。乙:老实和聪明能为一个人兼而有之。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未必是真聪明。……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2不得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