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素质教育不是以培养学生的"琴、棋、书、画"等兴趣爱好为主的教育,占首要地位的应是德育.就此本文试行阐述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要从"德才兼备"的视角,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对人才的培养要"德"字当先.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也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地提高教育质量、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委教育、法制教育."作为肩负教书育人之重任的政治学科教师,要对德育教学有高度认识,积极将文化知识传授与德育教学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政治课教学的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3.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始终要坚守"先成人、后成才"的理念.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培养的关键时期,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不仅是学校教育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应以身作则,树立德育榜样,并深挖教材、营造德育情境、渗透德育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促进德育与英语学科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对学生的德育必须从小就开始进行培养,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培养习惯,无论是道德习惯还是学习习惯.怎样才能让孩子"受用教育的成效"呢?必须把抽象的知识、具体的要求变成学生良好的习惯,有了好习惯,才有"受用",否则,学生不是"扮戏"就是在"文字游戏"中显示德育成果,而这样的教育是不到位的,也没有收到实际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邹骋胤 《教师》2022,(9):24-26
德育是一门培养人的课程,"双减"政策的实施要求学校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突出德育有效性,共育时代新人.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三乐"德育理念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文章作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将"三乐"德育理念融入育人实践主题活动,形成了不同年龄段与不同月相结合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具有"乐己、乐人、乐天...  相似文献   

6.
“回归生活世界”:高职院校德育的创新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代道德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由于其实践性的特点,尤其应当强调德育回归生活世界.高职院校应当以学生为中心重构德育体系,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伦理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期,高等理工科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在改革过程中,理工科教育应突破原有的以理为主、以专业为主、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德育为先过渡,尽量开展通识教育和创新教育,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新时期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具体来说,要做到确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为主体,同时兼顾学术研究、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在实践教学中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需要.情感教育是培养、提高学生的"情感智商",即"情商"的教育过程;而"情商"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是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生存、竞争、发展的重要能力.因此,在德育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情商",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为学生今后实现成功人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韩淑娟 《文教资料》2009,(20):125-126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中学德育管理中,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把学生培养成适用时代的有用人才,应本着确立"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德"的教育指导思想.因此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深刻把握师德内涵是中学德育管理工作中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0.
德育理论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他结合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逐渐形成了以重视实践为特色的德育方法论。针对培养"真人"德育目标,形成了诸如重视自治、知行合一、教训合一等一系列的德育方法,对当今我国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全面质量观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德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中学德育应体现至善之美和理性之美,至善有利于培养学生理想的社会品格和良好的道德修养,理性则能让学生通过价值判断认清"我"这一主体,同时也能形成睿智的处世观.通过学科教育和其他教育形式的有机结合,将中学德育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校教育,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首要的是德育.语文学科以其"文以载道,以道育人"的学科特点担当着德育的重要角色.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德育与学科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相脱离或者被弱化,德育往往处于被忽略、被漠视的尴尬境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水平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笔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1 引言 自现代教育制度形成以来,品德教育就是学生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自人说:"如果没有伦理品德教育,人类就不会得救."由此,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德育教学是我国中学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该阶段学生的年龄、发育、认知等方面特征,通过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灌输性教育和渗透性教育等方式,提高初中专业理论知识和德育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德育是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工作.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语文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主席曾语重心长地说:"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德育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是大家公认的,那么,怎样行之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呢?秉承我市"生活体验式德育"课题的启动、实施,龟山中心学校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着手,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真切的生活体验中规范言行,陶冶情操,树立理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康的心理品质,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16.
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是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培养"三观",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将情感体验深入融合到小学德育教学之中,从情感体验教育的内涵着手,通过生活化、情景化的教学方式,更能体现德育的育人理念,让小学德育教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正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学生品德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学校的正确引导和培养。科学有力的德育制度,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导向、推动和保障作用。近年来,我校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秉承"感恩明责、励志尚勤"的校训精神,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德育制度。1.学生自我管理制度。我校注重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每个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首先是充分发挥学生会在德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修订完善了《宣化一  相似文献   

18.
颜兰芳 《考试周刊》2013,(79):131-132
<正>在一篇报道中曾有过这样一段文字:有记者问:"什么是德育?"一位教师说:"德育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一位班主任说:"德育就是善待孩子、欣赏孩子。"校长说:"德育是‘人育’,是对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善的引导。"由此可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德育渗透,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成为一个全新的  相似文献   

19.
德育与心育     
薛永宽 《班主任》2004,(8):9-10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重点解决的是人的社会倾向性问题,即"个体品德的社会化".德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心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发展其个性的教育.心育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即"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心育的内容包括:学习心理指导、青春期教育、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教育、耐挫力教育、职业准备教育等.尽管德育与心育在教育的侧重点与内容方面不尽相同,但二者是有内在联系的,弄清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在实践上如何把握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  相似文献   

20.
德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成败,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必须重视德育.但在实际的学校教学中,存在着只重视智育而轻德育的现象,如德育过程枯燥无味、照本宣读,教学与学生实际相脱离,与学生的知行相脱离,认识不能转化为行为,学生在遭遇复杂问胚时难以适从,无能为力.因此,我认为德育的内容必须是生活化的,德育过程必须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