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论中国石油储备体系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王礼茂 《资源科学》2003,25(1):42-47
石油储备是保障能源安全的最有效手段,其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保障石油的稳定供应、稳定石油价格、对可能的石油禁用起威慑作用以及在必要时作为政府财政资金的重要来源。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石油储备,并把它作为应对石油危机的最有效的手段,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都建立了庞大的战略石油储备。随着中国石油对外依赖程度的增加,建立石油储备,防范石油危机是大势所趋。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我国大致用15a左右的时间,分3个阶段逐步形成5000×104t左右的战略石油储备。储备采用国家和民间相结合方式,以国家作为储备的主体。分析其他国家建立石油储备的做法,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石油储备是防范石油危机的首要选择;要建立石油储备,必须要有法律保障;政府和民间相结合,多渠道筹集储备所需资金。  相似文献   

2.
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布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供需缺口逐年加大,不断增加石油进口将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的石油储备能力远远不能适应石油企业和国家应付某些突发事件的需要。通过分析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现状,借鉴国际石油储备基地布局经验,科学地选择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布局,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石油储备体系。  相似文献   

3.
从石油供需缺口论我国石油安全策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周总瑛 《资源科学》2004,26(6):111-117
我国石油生产形势比较严峻,今后产量只能保持稳中略有上升的势头。但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石油需求增长幅度较大,今后石油供需缺口占国内石油需求的比例将不断上升,预计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将分别为38.6%、46.0%和53.4%。为此,本文根据我国油气资源勘探现状、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发展等特点,对未来我国石油安全策略提出五条具体建议:立足国内,保障石油基本供应;大力发展天然气,以气代油,减轻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需求的压力;积极利用国际石油资源,弥补国内石油供应缺口,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施可持续发展方针;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国家"十三五"期间提出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考虑西藏自然环境特殊,高海拔、高寒、缺氧,部分长期在藏工作职工容易罹患慢性高原性疾病,同时结合区内医疗服务水平与医疗服务供给等方面现状,提出西藏事业单位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为补充,重视并参加商业健康保险,建立多层次职工医疗保障体系,使西藏事业单位职工安心开展工作,对建设和谐西藏、健康西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美战略石油储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全世界对石油需求的增加,建立完备的战略石油储备变得越来越重要.纵观世界各国,目前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完备指数当数首指.而作为发展中的国家,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还处于初级建设阶段,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和经验建立完备的储备体系.本文试图借鉴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成功经验,从尺度、地点、质童和技术等方面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完备战略石油储备体系.  相似文献   

6.
石油作为一种战略性矿产资源是保障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势必造成对石油的需求大大增加。而目前,由于国内石油资源储备和开发不足造成了对国外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不断加大,国际石油市场价格风险增加,环境国际化带来的压力等众多因素,都要求我国应当加速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制度体系,以期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石油安全问题。本文着重对于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石油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对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石油安全的现状和石油储备体系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石油安全的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加快推进我国应急物资储备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各项短板,应急物资储备领域的改革迫在眉睫。当前,必须通过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应急物资储备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文章回顾了我国典型物资的储备体系发展历程,研究了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分析了当前我国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存在的关键问题,明确了其改革创新的总体目标:建立健全国家应急物资储备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立足国情,形成适应重大应急事件的现代化物资储备综合领导和管理能力;补充完善面向新型风险的物质储备新机制;培养一流的物资储备人才队伍,提高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推动新兴技术在物资储备中的应用,加快物资储备领域数字化转型。最后,提出了加快我国应急物资储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鑫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170+249-170,249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对于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视力度。本文将通过对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我国防灾减灾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建立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以宣传媒介和教育主体为抓手的防灾减灾教育体系,从客观上将自然灾害带来的问题最小化。  相似文献   

10.
刘羽  张为  王晓雪 《内江科技》2010,31(11):14-14,23
石油是当今世界第一大能源,维护其安全供应已成为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根据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服务国防建设、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应对突发事件、维护国家安全的功能,参照美日在战略石油储备体系方面的经验,对于我国制定适合未来发展需要的战略石油储备计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吕涛  高剑  王政 《资源科学》2018,40(7):1450-1458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成品油消费量较高的区域,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成品油应急储备体系,对成品油供应中断事件的响应能力较弱。本文在确定储备基地、划分应急调运渠道的基础上,建立了成品油应急运输网络,并应用灰色预测和多目标优化模型对2020年成品油应急储备规模与布局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预警等级的提高,总体储备规模逐渐增加,各储备基地储备规模受覆盖范围和服务区域应急需求量的影响;应急调运方式由调运时间和成本共同决定,在调运距离较近时,铁路、水路和管道的应急调运量差别不大,调运距离较远时,铁路和水运表现出较大的优势。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加快长三角地区成品油储备基地建设、完善成品油应急调运网络、建立联合储备和应急协调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社会救助的多元化主体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我国现代社会救助体系中,国家承担着第一责任主体角色。此外,由慈善机构、扶贫机构、社会救助团体等非政府组织和社会成员之间开展的社会互助是我国社会救助的又一重要主体,是对政府救助必不可少的补充。承认并确立社会救助的多元主体,给予社会互助以必要的扶持并营造其良性发展所需的社会环境,是完善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我国法律相关制度安排的缺失、医疗保障体系的残缺以及政府责任的缺位,使得儿童医疗保障并没有走入政府主导、社会公益机构和商业保险有益补充的良性轨道,以至于其保障力十分薄弱,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通过对儿童医疗保障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所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而对如何完善我国儿童医疗保障体系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郑月龙  杨柏  王琳 《科研管理》2019,40(5):164-174
通过共性技术研发过程及研发失灵根源的剖析,指出属性根源和规制根源是共性技术研发失灵的两大根源;据此,运用演化博弈论分析了共性技术研发行为演化动态,研究发现共性技术研发失灵是企业基于共性技术收益权衡的研发行为动态演化结果,市场机制下由于共性技术属性及企业逐利行为极易导致研发失灵;政府支持利于缓解研发失灵,相对补贴而言,知识技术支持缓解研发失灵更有效;据此,从产生原因视角分析了共性技术研发可能出现风险规避、知识外溢和投资替代的“供给失灵”及后续商业开发难、市场不良预期和投资替代“扩散失灵”,若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或方式不当还可能出现“政府支持失灵”。最后,从政府支持角提出缓解研发多重失灵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和综合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然生态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自1956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得到不断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无论是现有自然保护区的数量,还是保护区面积都已位居世界前列,奠定了中国以自然保护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基础。然而,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必须解决的管理体系、制度和技术方面的瓶颈性问题,严重制约着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分析国内外自然保护区分类分区的现状与问题出发,从中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和综合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工作重点入手,系统阐述了中国自然保护区分类及保护等级、功能分区及管理目标,并提出了一种新的保护区"类型划分、管理分级和功能分区"的设计方案,提出建立"可监管、可报告、可预警"的保护区分类、分级和分区管理体系,以期促进中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资源安全战略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王礼茂 《资源科学》2002,24(1):5-10
随着中国石油供应对外依赖程度的增大,石油供应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发达国家在经历了石油危机的打击后,建立了较为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有效地方翻了石油供应中断和价格的剧烈波动。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和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大国之一,石油安全问题成为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此,文中提出7个方面的战略对策:(1)尽快建立国家资源储备机构,完善中国的资源储备体系。(2)积极开展资源外交,为中国利用国外资源创造良好的环境,为保障国家的资源安全服务。(3)与周边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资源贸易伙伴关系。(4)积极扶持中国大型资源扩国公司的发展,为中国的全球资源战略服务。(5)建立多渠道的资源供应体系,减少资源进口来源单一化带来的风险。(6)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结构,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同时寻找新的替代石油的能源。(7)积极参与和共同组织区域性能源安全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17.
自然保护地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类型划分不合理、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以此为契机科学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优化和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理顺现有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文章在全面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现状特点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系统阐释建设国家公园体制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国家公园体制构建的顶层设计方案,包括体制的构建目标,管理体制,运营体制和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8.
肖娟 《未来与发展》2013,(12):31-34,20
居家养老服务的目标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不仅是给予老年人生活、健康照料和精神慰藉服务,还要通过维护和提升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全面保障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完好。居家养老服务的模式应当是政府主导下,老年人为责任主体、市场和社会组织运作的竞争性市场。该模式以自理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委托第三方完成需求评估的基础上.引入市场竞争满足老年人差别化、个性化的需求,运用自理教育和赋权等措施激发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帮助老年人实现自理,使老年人在寿命延长后生活仍然充满意义并且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