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依靠传统标准来批量生产工具人的方法已难以满足人工智能时代的需要,新的智能化社会对职业教育产生了颠覆性影响,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人工智能技术给职业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学习空间、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三方面对智能职业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剖析;进而展望了人工智能技术对智能职业教育的呼唤:推动智能职业教育向人才培养复合化、教育模式智能化、学习形式终身化和校企合作一体化方向发展,进而促进"人口大国"向"人才大国"转变以及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从传统意义的"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制造业的发展既与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方向相契合,也为职业教育带来希冀。新时代职业教育应该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但是人工智能已经在社会各领域初见端倪,使得职业教育为人工智能和社会大众的"被动认同"所挟裹。职业教育如何在夹缝生存中突围成为必须面临的时代课题,必须紧抓转型机遇,构建职业教育新秩序,转变职业教育理念,实现多层次办学模式,形成反贫困教育机制,培养"工匠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智能时代仍然呼唤劳动教育,智能化技术会取代部分劳动岗位,但不能代替全部职位;同时还会倒逼产生新的劳动岗位;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劳动将永恒存在.智能化时代的劳动教育具有全新的功能价值,是培养"完整的人"的基本途径;树立劳动幸福感的必由之路;激发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面对这一趋势,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亟需从理念、内容和方法上进行转型重构.要理念先行,明晰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立场;要以内容为王,构建发展的劳动课程教材体系;要加强方法转型,善于运用技术优化劳动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正>智能化再次激起了人们对职业教育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比如未来还需要职业教育吗?或者说还需要这么大规模的职业教育吗?智能化时代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是什么样的?为了培养适应智能化时代的人才,职业教育应做出什么样的变化?智能化是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在信息化初期职业教育界便深入讨论过,因此对过去30多年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为我们预测未来智能化时代可能的变化提供一些线索。事实上,  相似文献   

5.
黄海珍 《教书育人》2011,(24):24-25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从规模发展转到内涵发展上来。在发展转型过程中,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以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已是摆在高职教育面前的十分突出的问题。改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跨专业合作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坚持"专  相似文献   

6.
贫困伴随社会发展而存在,反贫困则一直受到人类持续关注."温饱无忧"作为教育反贫困的内隐式历史逻辑取向,已成为党和国家及全社会的历史夙愿.基于对后扶贫时代相关文献梳理及田野实证考察,围绕教育与贫困的关系脉络,构建以"智能素养"为导向的中观、微观、宏观三维一体的教育反贫困新系统性逻辑分析框架.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反贫困未来逻辑取向生成将呈现人才标准转型、职业类型升级、学习模式变革、创造创新突显、全球利益联动等五大新挑战.同时,人工智能也为教育反贫困未来逻辑取向达成提供新方略,从智能素养人才培育、智能化职业生涯规划、智能化学习策略构建、智能化创新思维耕植、智能化反贫共同体建设,以此生成教育反贫困未来逻辑取向,最终培育贫困者适应未来社会的"智能素养".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转型升级,在智能化变革中推动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在“智能+”职业教育中实现智慧生成的完满发展,在智能培养过程中带来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创造效应”。但在打造智能职业教育新范式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在教学模式、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为推动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需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与策略,推动构建“智慧课堂”;围绕学生主体开展新型职业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依托多元关联网络设置专门化的学习场域,实现学习资源的集成共享;研制人工智能促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与技术标准,形成“多维度”评价新格局,进一步助推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8.
“数智”融合时代背景下,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转型,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对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进入“数智”融合时代的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以服务社会经济、服务学生发展为目标,创新培养模式,优化专业,对课程建设、教学评价、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数字化升级,构建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文章根据国家高水平专业群——轨道交通类专业群的改革实践,分析轨道类专业数字化创新升级,重建专业培养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群创新发展路径,以期为提升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性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全球化3.0时代的到来,旅游产业进行转型升级,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向中高端发展。从旅游全球化的产业链来看,高端管理类人才和复合型国际化旅游人才短缺严重,人才又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目前情况已无法适应我国旅游业高速发展的步伐。从人才供给的角度来说,可从标准与特色并重,推进"大专业、多方向、国际化"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优化;引进与输出并重,优化"国际化双高双师"的师资供给;国际与国内并重,优化"四共"人才培养模式;常规与强化并重,实施国际化的学生综合素质优化等方面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10.
受西方先进工业国家的影响,我国启动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力图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然而,智能化设备的普及受到相关技能人才匮乏的制约。智能制造具有生产的整体化、智能化、个性化等特点,对技能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上体现为专业知识的宽泛性,操作技能的高端性,能力素养的创新性。培养智能制造人才,需要基于知识+技能+素养的框架,重构职业教育课程:一是区分课程体系侧重点,做好课程整合与分层;二是明确课程价值取向,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构建课程开发技术路线,知识、技能、素养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1.
"工业4.0"是一种基于信息化发展而引发的新的社会时代形态,不仅给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带来影响,也驱使了职业教育朝向4.0的形态发展。基于"工业4.0"的"职业教育4.0"形态表现为:服务生涯发展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即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个性化生涯发展的服务;关注复合素质的职业教育目标定位,即职业教育在于培养具有复合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走向跨界协同的职业教育内容构成,即打破学科专业界限的壁垒形成整合化的内容;促进自主学习的职业教育方式优化,即以多种方式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2.
第四次工业革命以信息物理系统和智能制造为主要标志,将人类带入智能化时代。智能化时代给我国职业教育带来了挑战,现代职业教育必须直面这一挑战并做出回应。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技术创新,更是为了回应智能化时代对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呼唤。  相似文献   

13.
智能技术为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带来全新的可能性。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变革需求为导向,结合当前职业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现状,聚焦智能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赋能什么?何以赋能?如何赋能?”三个关键问题。首先,探讨智能化教学平台、智能化教学工具、智能化评价系统、智能化课堂监管、智能化学习系统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然后,从教学模式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学习环境优化、教学质量提升和教育公平性提高五个方面探讨智能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在机理;最后,提出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升级课堂教学样态、变革课堂教学设计、创新课堂教学活动、重构课堂教学评价等智能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当前,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新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岗位和能力需求,从智能时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工匠型人才角度出发,阐述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新职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滞后,高端技能人才供给能力不足;专业能力单一,无法满足复合型人才需求;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职业能力认证标准缺失,社会培训体系亟待完善等问题,并提出了在新职业、新需求背景下培养智能制造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社会转型中,高等职业教育建设必须接受新的现代教育理念,抛弃各种包袱和成见,致力于培养"高智能的应用型人才"。在现阶段明确提出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社会转型的最基础任务之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必须是符合社会转型要求的高等职业教育。或者说,培养新型农民应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由今起始转型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一个重要方向。此外,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转型,一方面不能再以为第二产业服务为主,不能仍然盲目地追求培养"高级技工"目标;另一方面也不能将毕业生就业上岗前的"工作培训"列为学校教育的责任。目前,我们应积极借鉴和学习台湾经验,走出自我封闭的传统体制,适应智能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工业化社会转型的需要,除个别情况外,应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条件好的可以直接改为大学,开展职业教育领域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  相似文献   

16.
总结提炼产业智能化的几个主要特征:生产方式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智能机器人完成程式化工作;数字工厂依赖智能加工技术;服务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开放创新成为社会发展主旋律及大数据成为重要生产力,依此提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应对策略:适时开展专业重组与课程重构;数字能力成为专业能力重要组成部分;努力培养学生的应变创新能力并加大智能机器人人才的培养;院校应启动实力专业的改革探索与实践,以适应智能化时代产业变化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始终面临发展活力不足、与市场需求差距甚大的局面。这主要是因为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过程与生产过程相脱离。职业教育中人才的培养可以由市场决定其专业方向、培养成本以及技能标准等。对一些社会有需求,但或因培养成本过高、或因需求量小而市场不愿投入培养的专业人才,就必须由政府来培养。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城市学院"等途径,为城市的运转与发展以及现代化农村建设提供多种专业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8.
仇海红  刘丰硕 《西藏教育》2024,(2):40-43+47
近年来,西藏高校会计专业硕士教育蓬勃发展,为西藏自治区培养出大量符合时代要求的会计人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数字化变革、行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及智能会计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及方式带来极大挑战。本文以西藏民族大学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为例,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智能财务人才能力培养体系,并从课程设置、产业融合及师资力量等方面,对如何培养智能财务人才能力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智能化财务人才培养需采用“新工科+新商科”融合模式、建立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等结论。以期为其他高校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为西藏专业硕士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人工智能作为一项新的科技革命,当下正势不可挡地在社会各个领域掀起浪潮,极大地改变着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生态体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协作方式.高等职业教育也必然会经受人工智能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双重考验.一方面,人工智能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注入内生动力,为职业教育管理方式的智能转型提供平台支撑,为抬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提供了实践动能,从而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实现"弯道超车";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的推广运用必将改变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逐渐动摇和刷新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对接的基础岗位系列,改变高等职业教育的惯性教育模式.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审时度势,果断打破传统业态下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树立职业教育革故鼎新的意识,抓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契机.职业教育相关各方应力争从前瞻性职教理念重塑、智能化职业教育治理形态转型、引领型职教模式构建、高效型职教成果转化等方面,寻找现代职业教育乘势发展有效路径,促进形成教育与科技齐头并进的良性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20.
刘捷先 《大学教育》2023,(8):124-127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服务经济发展的会计工作必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能力需求也发生了极大变化。高校要培养顺应时代需要的智能会计应用型人才,要了解智能会计发展的技术基础与规律,理解智能会计的内涵,通过分析智能会计的应用场景划分智能会计岗位,在厘清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能力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岗位职能要求,构建多元化的智能会计应用型人才能力框架,为高校探索智能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