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于一个电视记者来说,必须具备对新闻事实有准确的判断能力,也就是说,要有敏捷的新闻嗅觉——新闻敏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对于每个电视记者来说,在日常生活与工作实践中,及时、敏锐地感知、发现直到准确地判断、报道新闻,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记者称职与否的必要条件。为此,就要求电视记者具有发现与判别新闻的“新闻嗅觉”,即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简单地说,新闻敏感是指迅速发现和判断新闻的感知能力,也可以说是指记者迅速识别和判断新闻事实中的新闻价值的能力。老道的记者一般既有一双“新闻眼”,又有一对“新闻耳”,还有一只“新闻鼻”,  相似文献   

3.
新闻敏感是新闻从业者应具备的,也是最起码的基本素质之一,在新闻工作事业中一直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是记者在大量的社会现象中,迅速准确地发现或判定哪些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的一种能力,是记者、编辑政治素养业务的综合反映。电视记者常常是集文案与摄像工作于一体,敏锐而又独特的观察力是他们捕捉新闻眼的前提,所以新闻敏感对于这种能力的培养而言就显得异常重要了。本文从新闻敏感的涵义出发,指出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是一种判断力和思维力的综合体现,并通过举例论述新闻敏感在实际操作中,对于电视记者观察力的体现与帮助,借助详细的剖析,指出电视记者应如何去培养及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最后得出新闻敏感是电视记者需要不断积累、不断充实的一种基本能力素质,也是优秀新闻作品产生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电视记者始终奔着新闻现场而去,在新闻发生的现场,抓住一个凝聚信息、富有特征的场面。电视现场新闻与其他媒体相比具有独特优势,是一种纪实性现场报道。现场新闻一般是突发性的,来去匆匆,一些新闻事件往往是稍纵即逝的。现场新闻是一种比较灵巧、好驾驭的新闻形式,是电视记者可以随时捕获新闻的一种轻武器。但是要真正报道好现场新闻,使之有分量、有灵动、有韵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有扎实的功夫,在瞬间即逝的场景中迅速地捕捉新闻,在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中敏锐地发现新闻,并全力以赴。虽然不能  相似文献   

5.
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必备的素质,它既是一种综合的判断能力.又是一种敏捷的思维能力,而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则表现为记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是否具有锐利而敏捷的观察力.并随时随地能够运用摄像机、摄影技巧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客观现实中最有代表性的景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必备的素质,它既是一种综合的判断能力,又是一种敏捷的思维能力,而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则表现为记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是否具有锐利而敏捷的观察力,并随时随地能够运用摄像机、摄影技巧迅速而准确地进行捕捉客观现实中最有代表性的景物的能力。概括起来,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大致包括以下几种能力: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合格的电视记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就是新闻敏感性,强烈的新闻敏感性有助于记者更好的发现新闻、报道新闻。作为一种敏捷的思维能力,新闻敏感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二是对于现实中具有代表力的景象能随时的进行捕捉。在本文中,阐述了电视记者应该具备的新闻敏感性能力,并提出了电视记者把握受众心理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王俊 《新闻世界》2009,(8):103-104
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必备的素质,它既是一种综合的判断能力.又是一种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就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而言,则表现为记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是否具有锐利而敏捷的观察力。并随时随地能够运用摄像机、摄影技巧迅速而准确地进行捕捉客观现实中最有代表性的景物的能力。同时,能以高度的真实性和强烈的现场气氛反映生活的主流和本质,表现人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现阶段,随着我国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视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提问方法与提问技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视记者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由于要与被采访人进行直接面对面的接触,因此提问方法与技巧就会对新闻质量的高低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电视记者如何熟练、灵活地应用提问方法与技巧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为此,本文主要针对电视记者新闻采访工作中提问的方法与技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王继军 《河北广播》2006,(5):114-114,52
新闻记者要有新闻敏感,它既是一种综合的判断能力,又是一种敏捷的思维能力,而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则表现为记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是否具有锐利而敏捷的观察力,并随时随地能够运用摄像机、摄影技巧迅速而准确地进行捕捉客观现实中最有代表性的景物的能力。同时,能以高度的真实性和强烈的现场气氛反映生活的主流和本质,表现人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1.
新闻从业者要对社会形势有敏锐的洞察力,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要有判断力,对报道对象要具备迅速而准确的反应能力,要有新闻鼻和新闻眼,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走转改"活动的不断开展,电视媒体对于各项新闻工作也有了新的采访措施与方式,电视记者作为电视新闻采访的主体,对于真实反映基层百姓生活状况、提升新闻报道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电视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应时刻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采访出真正的"走转改"新闻,如果一个记者只是为了完成"走转改"的相关任务而刻意进入基层进行采访活动,最终其采访的相关新闻也可能不会被人认可为"走转改"新闻。笔者通过研究和分析发现,如果在采访过程中缺乏准确的角色定位,就会影响到采访效果,导致整个新闻质量不高,因此电视记者应在新闻采访中清楚自身的角色,避免出现采访活动成了旅游形式或记者过于高傲等情况。  相似文献   

13.
电视画面是电视记者传播新闻信息的语言,也是电视记者报道新闻事实的基础。电视新闻画面拍摄不同于艺术创作,它只能面对新闻事件现场进行选择,画面必须准确清晰,主题明确,即必须遵从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相似文献   

14.
谢阳 《中国传媒科技》2012,(16):169-170
一位优秀的电视记者对周遭事物应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随时能捕捉到最具代表性的事物,并用一定新闻语言将其呈现在受众面前.鉴于新闻敏感性是新闻记者必备的一种素质,因而,本文扼要阐述了新闻敏感性定义、表现形式及重要性,并在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受众心理,使电视记者在具备敏感性前提下、迎合受众心理,办制符合大众口味的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15.
卫蓉 《新闻窗》2010,(4):59-59
新闻敏感是记者必备的素质,它既是一种综合的判断能力,又是一种敏捷的思维能力。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表现在记者存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具有锐利和敏捷的观察力,能够随时随地运用摄像机、摄影技巧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客观现实中最具代表性的事物,能以高度的真实性和强烈的现场气氛反映生活的主流和本质。  相似文献   

16.
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必备的素质,它既是一种敏捷的思维能力,又是一种综合的判断能力。而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则表现为,记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是否具有犀利而敏捷的观察力,并随时随地能够运用摄像机、摄影技巧迅速而准确地进行捕捉客观现实中最有代表性的景物的能力。同时,能以高度的真实性和强烈的现场气氛反映生活的主流和本质,表现出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17.
刘亚红 《新闻传播》2009,(10):106-106
在电视新闻中,镜头是新闻事件现场的再现,可是,绝不能机械地有闻必录和毫无目的地拍摄。也不能无视形象造形和视觉效果,相反.记者要学会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手段,有选择地选取具有充分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事实形象去影响观众,带给观众最佳的视觉效果。要能够充分反映现实生活的一角,反映事物本质的典型意义。所以,对于一名电视记者来说,必须在新闻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判断能力.培养敏锐的新闻嗅觉——新闻敏感性。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性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培养.  相似文献   

18.
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必备的素质,它既是一种综合的判断能力,又是一种敏捷的思维能力,而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则表现为记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是否具有锐利而敏捷的观察力,并随时随地能够运用摄像机、摄影技巧迅速而准确地进行捕捉客观现实中最有代表性的景物的能力。同时,能以高度的真实性和强烈的现场气氛反映生活的主流和本质,表现人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9.
随时随地拿起话筒面对摄像机镜头,讲述身后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是电视记者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记者从幕后走到台前,作为新闻事实的当事人,通过现场的话语,把观众带到新闻事件当中,生动地道出故事的全过程.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应该说,有出镜记者的电视新闻形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丰满,节目也更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对新闻有着极高的敏感性是每一位新闻记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这一基本素质能够帮助新闻记者在繁多的信息中把握住最有吸引力、价值最高的新闻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运用简单明了的新闻语言进行描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新闻传达给受众。对于电视记者来说,还需要拥有灵活使用摄影机和相关的摄影技巧,精准地对社会事实中最具新闻意义的景象进行捕捉的能力。本文首先阐述了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性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其次,论述新闻敏感性对电视新闻记者的意义,最后,结合电视记者新闻敏感性对如何把握受众心理做进一步的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