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和谐社会理论蕴涵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心理和谐的思维逻辑,在这种思维逻辑演绎下的高校和谐道德教育要求创新和谐道德教育方法论,以提高高校道德教育的效能。和谐道德教育的方法论包括:道德本身与文化多元相统一的方法论,以解决多元文化视野下对道德本身的认知问题;公德与私德相统一的方法论,以解决教育对象道德施用范围问题;目的善良与方式合理相统一的方法论,以解决高校道德教育方式对目的善良的皈依问题;他律性与自律性相统一的方法论,以解决教育对象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道德灌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正确地认识道德教育的灌输性问题,是关系道德教育科学定位的重大理论问题,本文就此作一些讨论。道德灌输究竟是道德教育的原则性问题还是方法性问题?实际上人们在肯定或否定道德灌输的时候对这个问题常常是含糊不清的,理论上的含糊不清,造成了人们在实践中各执一端的片面性。倾向于把道德灌输作为道德教育原则的人,强调道德灌输的绝对性,但他们无法回应新时代提出的问题;倾向于把道德灌输作为道德教育方法的人,强调道德灌输的无效性,但最后却可能是“无道德的道德教育”。事实上,如果道德灌输是道德教育的原则,那么否定灌输…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中的形式化、空泛化、“圣人化”倾向比较严重,美、日、韩三国小学道德教育对我们的启示是:应突破主次的倾向、突破回避生活实际的倾向、“圣人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涂尔干的社会理论而言,其道德教育理论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遇。涂尔干提出的"道德三要素"即纪律精神、对群体的依恋和自主性是其道德教育理论的总纲。他对教师权威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的讨论也是很深刻的。从成年人与未成年人所构成的代际关系角度讨论道德的代际传承和道德教育的代际机制,无疑是其最具特色的理论之一。道德心理学家如皮亚杰和科尔伯格对涂尔干道德教育论的批评,既有片面性,但也十分深刻。  相似文献   

5.
道德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其内容主要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判断、道德行为等。它们统一于道德教育的全过程,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形成一定的顺序性。这种顺序性是由主体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决定的。从西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出发,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现阶段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的现有顺序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究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的合理顺序。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契合度不高的现实下,青少年道德教育产生了"双面人"的问题."双面人"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道德教育观念上差异与错位,道德教育内容上的割裂与无序,道德教育形式的单一与放任.提高家庭与学校道德教育契合度,形成教育合力,变"双面人"为人格统一、健康向上少年需强化教育理念的转变,架起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之间的桥梁;关注教育内容的连接性与契合程度,使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朝着良性发展;注重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与人性化,使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充满生机与动力.  相似文献   

7.
童谣游戏是指一定地域内在少年儿童中广泛流传的一种以游戏方式存在的歌谣活动,它所具有的自由性、教育性和生活性等精神特质与道德教育相辅相成。同时,童谣游戏与德育活动形式统一且具有道德教育的意义,为此通过童谣游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是可能也是必要的。儿童道德的养成,需游戏主体的创造与体验,游戏场地的开发与共享以及教师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相似文献   

8.
我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的倾向,而且道德情感教育往往基于移情理论,过分强调情绪的感染效应。而情绪智力理论认为,道德情感是一种情感智慧,是情感与认知的深度统一。由此,在青少年道德情感教育中要充分利用情感与认知的双向作用以培养青少年的情绪智慧,提高其情绪管理能力和自我激励能力,以此促进其道德情感的健康发展。反映在青少年道德教育课程中,需要教育者制定更为多元化的道德情感教育目标和采取情绪对话、意义分析等更为多元化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9.
徐特立有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和理论。他建构的德育理论新模型,以"五爱"的国民公德教育为基本立足点,以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以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为突破口,注意兼顾目的和形式、主导性和多元性、宏观和微观的统一,能够为当前德育工作指明方向,提供可资借鉴的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十分丰富,有道德发展阶段研究、强化社会学习研究、价值观澄清、体谅关心理论、威尔逊的道德符号学等,这些德育理论的特征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道德教育不能忽视道德情感的发展;隐性课程与道德发展的关系受到了普遍的关注;道德、心理一体发展的健全人格教育成为道德教育凸现的重要内容.道德教育显性化倾向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1.
冯契认为,一切概念都有摹写现实与规范现实的双重作用,逻辑原则也体现着后验性与先验性的统一.在逻辑理论的证成问题上,"概念的双重作用"要求逻辑理论的建构必须坚持后验性与先验性的统一.有见于现代逻辑论证理论的普遍主义、先验主义倾向,非形式逻辑试图从后验性与先验性、普遍性与情境性的统一中去证成自身.  相似文献   

12.
德育低效一直是困扰当今我国学校教育的普遍问题,德育理论和实践上的误区是德育低效的根源性因素。要明确德育本应为道德教育,坚持德育为教育的道德目的,使道德教育成为社会价值引导与学生个体自主建构的统一过程。  相似文献   

13.
西方艺术"生命形式"论具有严重的理论缺陷性和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艺术生命形式论把艺术和人的生命有机体联系起来,是从人的生物性的角度探讨人的生命和艺术的关联,完全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生命形式论企图融合逻辑形式和生命形式,把生命形式和逻辑形式统一起来,带有机械主义的特征;把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界定为艺术的本质,认为艺术是对人的情感概念的表现,虽有新意,但有情感绝对论的倾向.对其探索有助于我们对现代艺术的深刻把握.  相似文献   

14.
现有道德教育基本理论将道德教育的根本矛盾解读为道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与受教育者实际的道德状况之间的矛盾,本质上将道德教育的内在机制理解为道德的教与学之间的矛盾运动。这样的解读源于道德教育对教育学基本理论的简单“移植”和教条式应用。我国教育学基本理论的不足使道德教育基本理论没有能够真正揭示道德教育内含的根本矛盾。现代道德理论尽管坚持“是”与“应当”的分离,但是包括麦金太尔在内的道德思想家竭力主张解决现代道德生活失范的路径是重新弥合“是”与“应当”之间的裂缝,回归道德的整体性。对道德生成本质的探讨表明,道德生成应具备三个层次的条件:道德理解力的获得、道德领域“应当”的达成、“是”与“应当”的一致与和谐。通过对古今教育的分析表明,教育在现代社会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的功能性领域,主要承担技术培训和知识训练的任务,倾向于去道德化。但教育的世俗化、专业化、功能化和技术化倾向并不能去除教育所担当的道德责任,道德教育要求教育活动必须符合道德生成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现有道德教育基本理论将道德教育的根本矛盾解读为道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与受教育者实际的道德状况之间的矛盾,本质上将道德教育的内在机制理解为道德的教与学之间的矛盾运动.这样的解读源于道德教育对教育学基本理论的简单"移植"和教条式应用.我国教育学基本理论的不足使道德教育基本理论没有能够真正揭示道德教育内含的根本矛盾.现代道德理论尽管坚持"是"与"应当"的分离,但是包括麦金太尔在内的道德思想家竭力主张解决现代道德生活失范的路径是重新弥合"是"与"应当"之间的裂缝,回归道德的整体性.对道德生成本质的探讨表明,道德生成应具备三个层次的条件道德理解力的获得、道德领域"应当"的达成、"是"与"应当"的一致与和谐.通过对古今教育的分析表明,教育在现代社会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的功能性领域,主要承担技术培训和知识训练的任务,倾向于去道德化.但教育的世俗化、专业化、功能化和技术化倾向并不能去除教育所担当的道德责任,道德教育要求教育活动必须符合道德生成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我国道德教育在社会变革过程中面临着人道困境、理性困境及时代困境,要摆脱道德教育的困境,就必须实现三个统一.即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传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主体性与选择性的统一和两个转变,即从封闭向开放转变.从道德政治化向道德多元化转变。  相似文献   

17.
德育低效一直是困扰当今我国学校教育的普遍问题,德育理论和实践上的误区是德育低效的根源性因素.要明确德育本应为道德教育,坚持德育为教育的道德目的,使道德教育成为社会价值引导与学生个体自主建构的统一过程.  相似文献   

18.
道德教育以人为对象,旨在促成人的德性往道德教育理论的应然取向发展,而道德理论以人性论为基础。本文从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两个维度来分析道德教育与人性的深刻关联,并通过对“以人为本”的当代德育基本理论的简略分析来理解当代德育应如何处理与人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克里夫·贝克的价值教育理论自上个世纪产生后,在西方的道德教育理论界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虽然他的价值教育理论相比柯尔伯格、杜威等人的道德教育理论没那么深刻的影响力,但其以反省伦理学为基础,针对文化多元的价值教育理论同样具有很多合理的地方。我国的中学道德教育一直是道德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尤其是现在出现了很多道德教育的弊端。贝克的价值教育理论中的合理因素为我们的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0.
想象作为建构内在意义世界的活动,成为道德教育中追求完整生命个体德性成长的重要方式。道德哲学史上已有学者探讨想象在道德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并逐渐衍生出“道德想象”概念,这一发现使道德教育目标转向更关注理想与现实统一、道德教育过程转向更关注认知与情感统一、道德教育功能转向更关注自我与他者的统一。基于已有研究发现,目前研究多集中于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三个维度,总体研究正在从分裂走向整合、从认知走向情感、从理论走向实践,但同时面临着对道德主体不够重视等困境。因此,想象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研究需要从目标角度、过程角度、方法角度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