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定量分析是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其结果的准确性与学生对"量"的概念的认识与理解息息相关。本文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分析了"量"的概念的重要性,总结了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认识,最后提出了培养学生的"量"的概念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鑫燕 《丽水学院学报》2002,24(Z1):202-203
酸碱滴定是分析化学中定量分析的基础,是定量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酸碱滴定方法的撑握与否直接影响今后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等滴定分析方法的学习.用"Titration"软件的滴定演示功能和动态曲线图形贯穿酸碱滴定整章教学过程,尤其是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的教学,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提高了学生学习分析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以培养"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的药学类人才为教学目的,从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建立了"基础型-设计型-创新型"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并用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双证书"制度是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之一。分析化学是药物分析技术专业学生获取"双证书"的核心课程。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技能水平和考核标准几个方面研究探讨了分析化学课程与药物检验工技能鉴定零对接的教学模式,以期为分析化学"双证课程"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国内分析化学教材改革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内外分析化学教材的比较从具体几个方面对国内外分析化学教材进行比较后,概括如下:国内国外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原理详较详较详详内容更新较慢较快较快较快知—能结构有待完善较完善学生对学习相对较差相对较好教材的兴趣在进行了上述比较后,我们得到了一些有关国内分析化学教材改革方向的启示。二、国内分析化学教材的改革方向1.建立统一的理论框架在成熟的学科中,往往通过对内容的不断更新,用现代概念代替经典概念。一方面,传统的经典内容可以用更新颖、更灵活的形式加以表达,例如,四大滴定内容的“重组”,形成统一的…  相似文献   

6.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微型分析化学实验是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趋势之一,也是在化学专业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之一。论文阐明了"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微型分析化学实验的积极作用以及开展微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些做法。相关工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两型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分析化学"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分析化学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针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限制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通过更新实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这两门课程属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为保证学生掌握这两门课程的脉络,在教学中有效地将无机化学知识渗透于分析化学的教学中,作者结合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1.物质的量的概念是分析化学中滴定分析法计算的基础。2.溶液的浓度是分析化学定量分析计算的依据。3.溶液的配制和稀释是分析化学中配制标准溶液的基本实验技能。4.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是分析化学中滴定分析法的核心。5.分析化学中滴定分析法均应用了无机化学的离子反应原理。6.氧化还原滴定法、酸碱滴定法和配位滴定法运用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7.盐类的水解、缓冲溶液等电解质溶液的有关知识是学习分析化学中酸碱滴定曲线规律的理论基础。8.学习分析化学中色谱法需要的无机化学知识点。  相似文献   

9.
《分析化学实验》是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验操作技能为主,通过掌握基本实验操作,使学生树立起"量"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10.
分析化学教学中,十分注重“量”的概念,“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不仅对于建立或改进分析方法、获取有用信息十分重要,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严格的科学态度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因而武汉大学2006年7月出版的《分析化学》(第五版)“分析化学的误差处理”作为单独一章纳入教材。但是由于分析化学教材篇幅的教材的有限,同时部分公...  相似文献   

11.
浅析计算机辅助分析化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计算机辅助分析化学教学的发展特点和部分相关的软件,分析了计算机辅助分析化学教学对表述抽象复杂概念的优势,讨论了目前在计算机辅助分析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如多媒体教室设计缺陷、忽略多媒体辅助性本质和教学节奏过快等,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徐慧诠,男,1964年生,江西南昌人,硕士,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1985年6月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7年7月至2009年12月在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习研究,2009年12月获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学院"首届中青年骨干教师"荣誉称号、2006年获评"江西省高校人才工作先进个人"、2008年获评"江西省高校师资培训先进个人"、连续多年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师"。教学方面:先后担任《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食品分析》、《食品分析实验》、《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水分析技术》、《食品营养与卫生学》、《环境保护概论》、《中学化学教材教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讲《无机及分析化学》获校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本科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SPOC混合教学模式应用的可行性,本文首先分析了"SPOC混合学习评价系统"的内涵及其优势;然后构建了分析化学课程基本教学评价模型,接着进行了分析化学课程的SPOC混合评价系统的实践,分析了教学效果。该教学模式的探索对于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培养"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的高素质人才为目的,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进行研究,建立了"基础型-设计型-创新型"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简要地回顾了分析化学的发展,提出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是与整个近代科学技术是一致的。本文主要试从方法论角度,联系分析化学教学内容和一些研究新成果对分析化学中数学方法进行综述和研讨,包括分析化学理论概念的数学描述,数值运算和理论公式推导,以及分析化学中的统计学方法等方面。内容涉及数学方法中的代数法、图解法和计算机计算方法和统计学中的随机误差的统计处理、分析结果表示方法,数据分析和统计学控制,以及曲线拟合法等,并以在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方法应用实例进行文献综述(引用文献129种)。由一些应用实例,从方法论的角度,给予人们很大启示,也是本文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在无机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还是在分析化学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教学中,都要涉及到电极电位或电极电势的概念,通过能斯特方程式来计算任一可逆电极的电极电位时,又要用到氧化型的活度(a氧化型)、还原型的活度(a还原型)、氧化型的浓度〔氧化型〕、还原型的浓度〔还原型〕、氧化态的分析浓度C氧化态、还原态的分析浓度C还原态等概念。但是在分析化学的教材中引进了条件电位的概念后,没有把氧化型和氧化态、还原型和还原态严格区分开来,使得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造成概念不清带来学生理解过程中的模糊。本文就氧化型和氧化态的区别,还原态和还原型的区别,以及它们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提出一些建议,与分析化学界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7.
根据21世纪需要"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现代通用人才,我们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通过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及编写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考核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地改革尝试,取得了化学实验单独设课,建成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库,构建新的教学体系等一系列成果,并运用于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王玉枝     
<正>王玉枝,1963年2月出生,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副主任、化学系教授。"分析化学"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分析化学与实验"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有机分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主编。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分析化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国际重要SCI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机电部青年教师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大概念的内涵,分析化学学科大概念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认为大概念可以从课标和教材中提取,指向大概念的化学教学可以从大概念提取、真实情境评价、提出关键问题、完成驱动性任务、大概念生成等方面展开,以此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武汉大学化学本科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分析化学"课程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从教学队伍、教材建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教育质量与教学效果等方面总结归纳了分析化学精品课程的建设。提出学科水平反映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本科生质量,认为本科生质量特别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取决于课程建设、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并对今后分析化学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