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我国专业运动员参加失业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在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下如何进一步提高专业运动员的社会保障水平进行研究,专业运动员参加失业保险是提高其社会保障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目前社会发展水平条件下,专业运动员参加失业保险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制度供给与需求的博弈是制度变迁的根源所在,而政府主导是中国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沿革的逻辑所在。借助新制度经济学梳理、分析与评价中国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轨迹,并在此基础上对创新中国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进行理性思考:重塑政府角色,从责任主体上创新中国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完善顶层设计,从关键技术上创新中国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重视文化教育,从实现方式上创新中国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推进立法建设,从动力保障上创新中国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的重构思考——以美日韩为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存在一些弊端,制约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为完善我国的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在充分借鉴美国、日本、韩国健全的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对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的重构提出了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4.
运动员社会保障法规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家对运动员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视,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工作逐渐走向稳定。然而我国现行运动员社会保障法规体系存在的弊病,严重制约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本文总结了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法规体系的现状及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运动员社会保障法规体系的思考,以期对健全运动员社会保障管理制度,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良性发展,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提出启发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供给需求分析方法,对中国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变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体制和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相适应的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目标框架;优秀运动员的收入水平、家庭住址和风险意识是影响社会保障制度需求的显著因素.在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关键时期,建议通过完善制度设计,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发展补充社会保险,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设法律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实现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的供求均衡,规避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6.
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直接影响到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本文从法律、经济的角度阐述了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位和立法模式的选择,并提出了运动员社会保险基金的多种筹集渠道,以期对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制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以体育强国战略为基点,进而引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完善的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有力地促进这个目标的实现.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研究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历程,探索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利用社会保障的特性和一般发展规律,及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运动员的社会保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在探讨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目标的基础上,构建了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着重分析了运动员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现阶段我国退役运动员社会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法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在针对退役运动员的社会保障工作中缺乏强制力,且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缺乏相关的立法与对退役运动员社会保障工作重视程度不高,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通过国家立法执行统一的退役运动员的社会保障标准.  相似文献   

10.
通过考察退役运动员的生存现状,剖析了造成运动员退役后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的各种原因,论述了目前国家对退役运动员安置采取的政策,最后从和谐社会视角对健全退役运动员社会保障机制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篮球运动员的个人防守意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个人防守意识自始自至终伴随着队员的防守行动,它的形式表现于队员在比赛中对时间和空间的判断,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对规则的理解,以及运用时机的掌握和顽强的意志品质等方面.其培养与训练的方法则应包含在平时有形技术训练的整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优秀运动员退役安置情况及改进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进优秀运动员退役从业就学工作是我国运动员队伍建设中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对70年代末以来全国各省市退役安置工作情况,第23、24届奥运会521名参赛选手的赛后去向等调查研究表明,应从改善运动员自身退役后的从业就学条件和加强对运动员祖国培养意识、普通公民意识的培养等内环境,以及完善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的有关政策,加强与社会各有关部门的合作等外环境两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退役安置工作。  相似文献   

13.
羽毛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追踪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跟踪测试、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访谈等研究方法 ,对部分省队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羽毛球整体水平上升与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直接的关系。其中 ,15 0 0次双摇跳绳、 40 0m× 5组 (男 )及 3 0 0m× 5组(女 )间歇跑的测试手段针对性较强。  相似文献   

14.
优秀少年男篮运动员身体形态,机能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试了全国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的形态、体成分特征和无氧代谢能力,实验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身体形态其身体重特征具备高大化趋势,体型特征还未形成肩宽骨盆窄型;F%与篮球运动项目相符;30s具大无氧功峰值和30s平均功较高,30s末无氧功下降率较高。研究提示:应加强速度耐力训练以提高青少年男篮于无氧耐力水平,同时应加强上肢肌力训练,促进户带骨发育。  相似文献   

15.
由于跨栏运动项目的特点,要求400m栏运动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400m栏运动员能否在临场比赛中充分发挥平时训练最佳水平,取决于赛前的身、心状态.对400 m栏运动员赛前心理能力的培养及相关问题做了初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网球运动员需要在训练中发展速度、力量、耐力以及灵敏、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同时还需要在训练中提高意志品质和技能。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测试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体能测试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今后我国网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7.
对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已有一段时间,但从总体效果来看很不理想,其具体表现为:当运动竞技水平提升和达到一定水平后,就始终停滞在这个平台上徘徊,通过文献分析和调查研究,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认识到“试点校”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程,其次是要保持高水平体育生源的连续性,稳定性,发展建立后备人才的培训基地,最后是要求运动员学习,训练不可偏废,并提高教练员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18.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必须高度重视养老、医疗、再就业、最低生活水准等社区建设 ,对其加大扶持力度 ,完善各种功能 ,充分发挥社区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通过单位福利保障实现"单位全覆盖";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保障经历了从"建制扩面"向"广覆盖"与"双覆盖"的转变;"十八大"将"全覆盖"作为我国社会保障的首要方针,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社会保障全覆盖既指制度全面覆盖,也指人数全民覆盖(即应保人口的全覆盖)。社会保障全覆盖反映了普遍主义福利思想,折射出政府反对社会排斥、促进社会融合的施政理念。要坚持"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制度全覆盖带动人口全覆盖,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覆盖为突破口,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全覆盖为重点,逐步完善全覆盖的补充性社会保障制度,循序渐进地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进程。目前,应全面启动社会保障全覆盖计划,做好社会保障全覆盖政策的顶层设计,尽快实现全国社会保障信息联网,理顺全覆盖网络,并避免全覆盖陷阱。  相似文献   

20.
现代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要尊重科学、讲求规律,要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竞技体育、足球运动的自身规律实施训练。然而,现阶段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训练存在许多问题,情况使人悲观。通过查阅资料、走访专家,设计了中国足协U-17年龄组运动员训练状况的问卷调查表,结合青少年足球项目发展的规律,对U-17年龄组运动员的训练理念和训练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中国足协U-17年龄组运动员的训练时数过长,而且总体训练一直重复着基础阶段(15岁年龄段之前)的训练内容,其技术、战术及身体训练缺乏明显的划分和渐进性,基本上处于滞后1个,甚至2个年龄层次的位置上。同时提出相关对策,中国足协U-17年龄组运动员的训练要从实战出发,要根据比赛中的情况拟定训练方法,摒弃一味追求训练时数的训练理念。应根据青少年身体发育特点和运动素质敏感期,科学、合理地安排技战术和身体素质训练,使其运动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