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观点是课程标准对教材的定位,也是对教师解读教材、设计教学的宏观引领.  相似文献   

2.
"用教科书教"还是"教教科书"是新旧教学观念的一个分水岭。本期《秋姑娘的信》一课的教学设计,《努力实践"用教科书教"的新课程理念》,教者立足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把教材作为学习材料,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完成内在的知识建构。编者认为,本设计在理解和使用教材上均体现出一定的创意。  相似文献   

3.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是针对教材使用问题而提出的两种观点,"用教材教"论者将传统教学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归因于"教教材".从教材内容与功能的共性来看,"教教材"与"用教材"根本不构成教学中的对立范畴,"教教材"也是用教材教,"用教材教"离不开教教材.本文认为应置换视角,充分发挥教材的使用功能从优化教材内容结构和实现教材层次多样化等方面采取措施以解决教材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中国新课程改革的两大核心理念,灌输式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用于如今的地理课堂教学."UbD"理论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旨在实现"为理解而教".在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水循环"一节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标准、学情、教材得出预期结果,确定教学目标,再由教学目标确定评估证据,最后设计...  相似文献   

5.
施英 《四川教育》2021,(5):33-34,37
在单元主题教学的研究渐成热潮的当下,教师不仅要当好"设计者",也要做好"建筑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为了确保单元主题教学的高效性,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研究课标、精读教材、分析学生、拓展内涵";在实施教学时,需要带领学生"先行组织、回扣教材、迁移运用、成果分享、拓展追问",进而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推动思维步步拓展、...  相似文献   

6.
到了高年级,许多教师对长篇幅课文的教法感到困惑,总感觉教学课时不够,孩子理解不透,自己教得辛苦效果却不佳.许多教师都在探寻一种举重若轻的教法,希望既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实,只要教师能够看"清"教材,就必定能看"轻"教材,做到长文短教,又好又快.  相似文献   

7.
教师要创造性的备课,这是创新的教与创新的学的重要环节.而传统的备课对教法、学法及学科思想、能力培养挖掘较少.创新的备课是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教学的禁锢,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变备教法为备学法,变备教案为备学案.用创新的眼光审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做到把好"两关"、"三个吃透"和"三个转化".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洞开了一片新的天地.语文课堂不再死水一潭,而变得热闹、丰富、活泼、多元起来.新的理念、新的追求,尤其是:"语文教学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老师们打破了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的知识传授局面,出现了"用教材教"的新气象.诸多"用教材教"的设计频频亮相于课堂,令人目不暇接.新事物的出现与流行令人欣喜,然而我们在追赶流行的同时,更有必要把热情沉淀为理性,并对各种"用教材教"的课堂作一番理性的审视.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强调人的作用,弱化文本的作用,提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笔者以为这样做是有前提的,教师必须首先吃透教材,理解教材中内容安排的意图,才有可能产生高于教材且适应自己学生的教学设计.笔者以"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设计为例谈一下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它只是一种范本,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句话我认为讲得好.因为任何教材都不能涵盖任何地区的任何问题.如果是用教材教的话,则把掌握教材当作目的了.因此,我觉得联系"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强调要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怎样才能真正走向"用教材教"呢?2009年浙江省历史与社会优质课评比活动给了我们三点启示,即"用教材教"必须坚持"两个基点",运用"三种策略",强化"四维综合".  相似文献   

12.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如何开发不同版本教材的优质资源,发现其中的特色素材,用于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需要教师对不同版本教材进行深入地比较研究。由于人教A版与苏教版教材使用的广泛性和编写体系的新颖性等特点,本文拟对两个版本教材必修中"几何概型"一节内容进行比较研究,窥一斑而见全豹,希望对一线教师教学和教材编写有所参考。几何概型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在学习了古典概型之后将会接触的又一重要的概率模型,它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究竟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内地语文教师的认识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应该是"用课文来教语文".课文只是载体,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只是"例子",用课文这一载体或"例子"教学生学会语文,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学要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这一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如何用好教材,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囿于教材"和"脱离教材"等倾向.笔者认为:只有明明白白用教材,教学才能具有实效、高效.下面以<中彩那天>的教学为例,谈谈对教材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一篇课文是一个包含诸多因素的复合系统,涉及方方面面.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在确定课文教学内容或者说在确定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教什么"的时候往往感到很茫然,要么什么都教,要么任意为之,想教什么就教什么.究其实质,这是受传统教学论"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理论影响的结果.教师在确定课文"教什么"的时候"目中无人",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更没有根据学生学习课文的规律来展开课文教学内容的设计.因此,要解决确定课文"教什么"的问题,必须以科学的教学理论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就曾提出,语文科教学生读文章,不宜一篇一篇孤立地教,而应一组一组比较着教.这"一组一组地教"的主张,可以看作是实施单元教学的滥觞.不过.梁氏自己事后并未实际从教,所以究竟怎样"一组一组地教".并没有留下多少实绩.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堂上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讲台上教师费尽心思去讲,讲台下学生却沉闷不语,甚至恹恹欲睡.学生的困惑是:不知该学什么、怎么学,考试跟着感觉走,分数完全凭运气.怎样才能改变语文教学的这种"疲软"状态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把学习的自主权交到学生手里.当下各类教辅资料可谓铺天盖地,什么"教材全解""课文诠释"等,这些教辅资料对课文的涵盖可谓全面,此时的语文教师如果还按老套路走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习."由此可见,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怎样去"学"的过程.因此,根据日常教学中出现的情况,我设计了教学"三步法".  相似文献   

18.
时下,我们一般是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来教.我们习惯于依赖教材,上课时紧扣课本,十分关注教材,十分关注教材中的知识点,不敢逾越教材半步,所以就造成了"教教材".教师重视的是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从备课到上课再到评价,整个过程所关注的都是"完成"了哪些教学内容,学生掌握了多少,考试能得几分,等等.  相似文献   

19.
下面我结合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5页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和我在教学设计中的实践,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加工教材,实现创造性地用教材教".  相似文献   

20.
"用教材教"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这一教学思想,提高"用教材教"的实效,可以开发、整合课程资源,如更换教材例题、改变呈现方式等,使"教材"更加优化,切合学生学情,符合教学需要,为用好用活教材创造条件,从而实现教学既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