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8):117
随着信息技术、信息环境、科研模式以及用户信息需求与行为的变化,作为传承知识使命、促进科技创新的图书馆正在经历重大转型与变革: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正在从以印本文献到以数字网络资源过渡,服务模式正在从用户到馆到融入一线、嵌入过程转变,服务场所正在从物理空间到虚拟空间迁移,服务机制正在从以不变应万变(justinease)到因应而变(justintime),服务范式正在从文献服务到知识服务转型。这是图书馆有史以来正在经历的一种关乎图书馆前途命运的严峻挑战和重大考验。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信息环境、科研模式以及用户信息需求与行为的变化,作为传承知识使命、促进科技创新的图书馆正在经历重大转型与变革: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正在从以印本文献到以数字网络资源过渡,服务模式正在从用户到馆到融入一线、嵌入过程转变,服务场所正在从物理空间到虚拟空间迁移,服务机制正在从以不变应万变(justincase)到因应而变(justintime),服务范式正在从文献服务到知识服务转型。这是图书馆有史以来正在经历的一种关乎图书馆前途命运的严峻挑战和重大考验。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信息环境、科研模式以及用户信息需求与行为的变化,作为传承知识使命、促进科技创新的图书馆正在经历重大转型与变革: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正在从以印本文献到以数字网络资源过渡,服务模式正在从用户到馆到融人一线、嵌入过程转变,服务场所正在从物理空间到虚拟空间迁移,服务机制正在从以不变应万变(justincase)到因应而变(justintime),服务范式正在从文献服务到知识服务转型。这是图书馆有史以来正在经历的一种关乎图书馆前途命运的严峻挑战和重大考验。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信息环境、科研模式以及用户信息需求与行为的变化,作为传承知识使命、促进科技创新的图书馆正在经历重大转型与变革: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正在从以印本文献到以数字网络资源过渡,服务模式正在从用户到馆到融入一线、嵌入过程转变,服务场所正在从物理空间到虚拟空间迁移,服务机制正在从以不变应万变(justincase)到因应而变(justintime),服务范式正在从文献服务到知识服务转型。这是图书馆有史以来正在经历的一种关乎图书馆前途命运的严峻挑战和重大考验。  相似文献   

5.
简讯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6):94+106+129+139
"知识服务大讨论"征文通知随着信息技术、信息环境、科研模式以及用户信息需求与行为的变化,作为传承知识使命、促进科技创新的图书馆正在经历重大转型与变革: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正在从以印本文献到以数字网络资源过渡,服务模式正在从用户到馆到融入一线、嵌入过程转变,服务场所正在从物理空间到虚拟空间迁移,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信息环境、科研模式以及用户信息需求与行为的变化,作为传承知识使命、促进科技创新的图书馆正在经历重大转型与变革: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正在从以印本文献到以数字网络资源过渡,服务模式正在从用户到馆到融入一线、嵌入过程转变,服务场所正在从物理空间到虚拟空间迁移,服务机制正在从以不变应万变(just in case)到因应而变(just intime),服务范式正在从文献服务到知识服务转型。这是图书馆有史以来正在经历的一种关乎图书馆前途命运的严峻挑战和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信息环境、科研模式以及用户信息需求与行为的变化,作为传承知识使命、促进科技创新的图书馆正在经历重大转型与变革: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正在从以印本文献到以数字网络资源过渡,服务模式正在从用户到馆到融人一线、  相似文献   

8.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5):0-0
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与网络化正在从根本上冲击着图书馆既有的业务模式、服务模式与管理模式,正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传统图书馆的传统属性与业务基础。与此同时,用户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方式的变化也迫使图书馆重新定位自己,重构自己的业务功能与服务能力,图书馆到了需要大的变革与转型的机遇期与关键期。  相似文献   

9.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1):148
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与网络化正在从根本上冲击着图书馆既有的业务模式、服务模式与管理模式,正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传统图书馆的传统属性与业务基础。与此同时,用户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方式的变化也迫使图书馆重新定位自己,重构自己的业务功能与服务能力,图书馆到了需要大的变革与转型的机遇期与关键期。  相似文献   

10.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6):126-126
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与网络化正在从根本上冲击着图书馆既有的业务模式、服务模式与管理模式,正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传统图书馆的传统属性与业务基础。与此同时,用户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方式的变化也迫使图书馆重新定位自己,重构自己的业务功能与服务能力,图书馆到了需要大的变革与转型的机遇期与关键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元宇宙的提出激发了高校图书馆领域知识交流与科研创新的活力,为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模式变革与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方法/过程]文章揭示了元宇宙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共生的哲学形态,将场域理论的基本逻辑应用于学科知识交流与学科资源交互之中,采用质性分析法深入挖掘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的环境、用户、资源三大需求动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场域交互下的智慧空间服务、用户定制服务和资源平台服务于一体的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创新服务模式。[结果/结论]文章从元宇宙虚实相生理念和技术特性出发,梳理其在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中的潜在驱动力,为高校图书馆从资源能力向服务能力转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与网络化正在从根本上冲击着图书馆既有的业务模式、服务模式与管理模式,正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传统图书馆的传统属性与业务基础。与此同时,用户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方式的变化也迫使图书馆重新定位自己,重构自己的业务功能与服务能力,图书馆到了需要大的变革与转型的机遇期与关键期。面对这一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13.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3):144-144
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与网络化正在从根本上冲击着图书馆既有的业务模式、服务模式与管理模式,正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传统图书馆的传统属性与业务基础。与此同时,用户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方式的变化也迫使图书馆重新定位自己,重构自己的业务功能与服务能力,图书馆到了需要大的变革与转型的机遇期与关键期。面对这一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14.
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与网络化正在从根本上冲击着图书馆既有的业务模式、服务模式与管理模式,正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传统图书馆的传统属性与业务基础。与此同时,用户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方式的变化也迫使图书馆重新定位自己,重构自己的业务功能与服务能力,图书馆到了需要大的变革与转型的机遇期与关键期。面对这一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的概念信息服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书馆的概念信息服务是随着计算机网络化时代的到来,虚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出现而产生后种新的服务方式。这种服务方式以注释和主题的方法,联系等级发类信息系统,深入地揭示文献信息中知识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利于读者(用户)充分用网上图书馆的动态文献信息知识。在浩如烟海的网上文献信息中,在还没有网上标准化,规范化的时代,概念信息服务无疑是读者利用网络化图书馆的一盏指路明灯。  相似文献   

16.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带来了新的动力和前所未有的机遇,视觉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冲击,开辟了信息用户阅读的多元文化,同时也拓宽了图书馆关注用户阅读现状,引领生活方式的知识服务外延。在服务转型过程中,3G技术与Mobile2.0在图书馆的运用,图书馆云服务,多Agent信息集成和中间件信息集成服务为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开创了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知识服务是以信息和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提供有效支持。随着因特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也进入了网络化时代。依托于网络的信息服务商日益增多,图书馆不再是信息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图书馆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提出知识服务这一概念。图书管理的职能正在从传统的提供信息转向知识导航、知识评价和信息咨询等,充当用户的信息顾问角色。将知识服务应用于现代化图书馆建设,是图书馆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一、服务模式的改变是图书馆、档案馆应对互联网冲击的正确途径。互联网的发展为图书馆、档案馆提供了一个信息服务的新模式。信息服务正在从文献存取转向知识存取、  相似文献   

19.
以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研究图书馆、加拿大科技信息研究所(CISTI)、德国马普学会数字图书馆(MPDL)三家图书馆为例,分析国外文献信息服务机构的知识服务实践,总结知识化、网络化时代知识服务的模式与机制,主要包括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型优化、机构知识资产管理、科研数据管理与服务、构建虚拟研究环境、改进学术信息交流模式和环境5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服务定位:"知识服务"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服务是指以个人内在的专业知识为用户解决问题的服务。图书馆界提出的“知识服务”观点的实质内容或者与文献信息服务并无区别,或者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因此,不作为图书馆服务定位,而应坚持文献信息服务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