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吴增 《天中学刊》2012,(1):35-39
我国宪法序言通过论证共产党领导权的合法性对宪法合法性进行了构建。宪法序言对共产党领导权合法性的论证求诸于人民意愿和历史规律,最终根据是共产党的阶级先进性。这种合法性构建方式的哲学基础是内圣外王思想,因此我国宪法合法性具有自身的特点,其成因则需要在马列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获得解释。  相似文献   

2.
司法推理是最典型的法律推理,它为司法判决提供了正当性证明,从而使法治区别于人治。历史上,有两种极端的合法性理论:法律形式主义和法律怀疑主义。它们本质上都是形式主义的法律观。司法推理的正当性要求可以从两层但不并列的含义上加以论述:首先,要求司法推理适用法律上的理由,即合法性;其次,要求司法判决具可接受性,即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哈贝马斯站在现代性的立场上关注了复杂社会中的法律合法性问题,形成了商谈论的现代性法律话语。他认为随着传统社会向后传统社会的不断演化,欧洲社会不断法律化以适应复杂社会的功能需要。法律作为制度之法又作为媒介之法,在现代社会整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律的有效性由此表现为合法性与合法律性两个方面。自由主义法律范式和共和主义法律范式为代表的法律范式无法有效解决法律合法性问题。哈贝马斯基于复杂性社会中人们对法律规范性期待和法律范式在解释法律合法性问题上存在的理论不足,提出了一种程序主义商谈法律范式。哈贝马斯的法律话语可以视为商谈理论在法律领域的具体应用,从这个意义上看,他的法律话语可视为其现代性话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以《行政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解释》的规定为依据,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的内涵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和总结,阐述了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的对象、强度、依据、标准、方式和结果;对该原则的相关理论和法律规定进行了质疑并总结:第一,"特定对象"、"单方行为"不应该成为界定具体行政行为的标准;第二,对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的司法审查属于合法性审查,而不是合法性审查的例外;第三,具体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并不排斥人民法院对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等抽象行为有一定的审查权;第四,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与《行政诉讼法》第38条、《行政复议法》第7条、第28条的冲突无法解决。  相似文献   

5.
哈贝马斯的重建性合法性理论是释读社会转型期政治合法性的有力工具。从本质上看,转型期政治合法性问题的凸显源于社会化系统变迁对合法性存在状态提出的结构性挑战。社会转型中政治合法性的民众基础、精神特质、实践形态及评价标准均发生了面向现代社会的嬗变。因而“重建”构成了合法性维护的基本背景。  相似文献   

6.
孙晶 《文教资料》2020,(2):121-123
组织合法性概念,反映了组织和环境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在对韦伯等人合法性思想进行发展的基础上,新制度学派和战略管理学派,分别从制度环境和资源依赖两个不同视角,对组织合法性加以阐释:前者认为,组织的合法性是指系统支持组织的程度,即系统中现有的既定制度规范对组织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解释;后者则认为,组织合法性是一种重要资源,有利于协助组织获取其他资源。但现实中的组织,既受到外部制度环境的制约,又需要采取合法化策略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期待。所以,必须从多维视角,对组织合法性概念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7.
传统行政法通过政治统治的合法性为行政权行使的合法性提供解释。但随着行政国时代的到来。这种解释面临合法性的挑战。为重新构建行政权行使合法性的体系框架,公众参与应运而生。但该制度在实践过程仍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对公众参与的源起及其现实问题的探究,将对行政法治的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政治合法性理论主要研究的是:为什么人们要认可并服从一定的政治系统.所以,任何一个政治系统都要追求一定的合法性基础.从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过程来看,合法性有实质合法性与形式合法性之分,二者如果保持适度的张力,是维持和稳定一定政治系统的重要合法性基础.自由主义作为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一个主流分支,在西方政治生活中长期居重要地位,而哈耶克作为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其合法性理论在形式与实质之间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希望在合法性理论日益成为当今我国政治学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之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缘于对课程改革合法性与合法化内涵的混淆,从而出现了课程改革的合法性危机。合法性危机的产生是由于当前课程改革只符合合法化的“外衣”,却未呈现合法性的本质。解决课程改革合法性危机的对策是:充分发挥课程改革作为“社会安全阀”的功能;课程改革的标准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课程改革应更关注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由于缺乏规范和认同,教育学无论是作为学科还是学位类别都处境尴尬,陷入合法性危机。学科合法性建立在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之上,要求学科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独到的研究方法,体现自身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学科发展的内外交困使得教育学学科地位不高,合法性不断受到质疑。教育学的合法性相对脆弱的原因是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极端复杂性、相对薄弱乃至矛盾的学科发展基础以及效用差。教育学应坚持学术标准,走科学道路,在不断的变革中追求合法性地位。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教师在科研工作方面面临着很多困难,但他们仍勉为其难而为之,其动力被许多研究解释为期望提升职称。然而,作为大学的一员,他们生活在大学的特殊制度环境之中,其行为是对制度环境的适应性反应,即获得合法性和激励。科研困难并没有改变动力来源,只是增加了获得合法性和激励的难度。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视阈中的政治合法性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里,民主政治为反思政治权力合法性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本文分析了评价政治合法性之"合法"的经验主义、规范主义、功利主义三个标准,以此为分析框架,认为现代社会里,支持政治合法性的核心资源可概括为政治权力的产生及运行规则合法性、价值体系合法性、政治公共产品供给合法性三个方面.任何一项合法性资源都不足以支撑现代政治权力的合法性,现代政府应高度重视合法性资源的整合,才会使其国家治理的水平更高,相应地,权力更合法.  相似文献   

13.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邓小平提出的评价政治体制的三条标准,从政治学研究的角度看,就是政治体制的合法性与有效性问题。只有在民主规则基础和有效性基础两方面都有较高水平的政治体制,才能保持长久的政治合法性。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具有强大的合法性基础,但遭十年文革破坏面临了严重的合法性危机。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扭转了政治体制的合法性危机,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增强危机意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4.
合法性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合法性要求被统治者的首肯、社会价值观念的认同,它与法律性质、有效性、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密切相关。对于任何政治统治而言,合法性都是有效执政的基本资源。合法性危机意味着失去被统治者的忠诚,它将带来国家和社会基本结构的变化,尽管其表现形式纷繁复杂,但在其背后有着诸多深层次的诱发原因。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正面临着调整与重建政治合法性基础的重大任务,而完善宪政则是摆脱合法性危机的基本出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合法性的传统解释大都停留在事实认识层面和经验形态上,缺乏深层次的哲学追问和理论深度.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的本性、社会秩序性、知识传授性,以及现实存在性为支点,构建了其自身合法性的基础,从而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正确理解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是大学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前提.基于人们对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不同认识以及学界的各种界定与解释,对大学组织的社会服务职能概念进行了诠释与框定.大学组织的社会服务职能有其独特性而与其他社会组织或机构相区别,即学术性、条件性、不均衡性和有限性.大学组织社会服务职能有其合法性,象牙塔精神的守望与超越是其内在合法性前提,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其内在合法性基础,大学对外界的适应性和能动性是其外在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7.
作为当代西方经济学中新起的学说,公共选择学派的一个特点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政治问题。公共选择理论关注的焦点是政治统治者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公平,在满足“经济人”个性要求方面取得认可和支持。这是政治合法性得以维持和延伸的主要因素。借助公共选择理论对政治合法性进行思考与解释,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在探讨了合法性和合法性危机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建国以来中国政治的三次合法性危机,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组织生态学理论,从认知合法性、管制合法性、利益相关者合法性三个维度,采用案例研究法和扎根理论研究法,以HQ合作社和SL联合社为案例,分析合作社的生态位演化过程和演化机理。结果表明,在初创期生态位,合作社通过企业家市场机制和政府支持机制获得认知合法性和管制合法性,是解决“新进入缺陷”问题的关键所在。在成长期生态位,合作社通过组织声誉机制和内部合作增益机制获得认知合法性和利益相关者合法性,是增强影响力、改善发展环境的重要条件。在成熟期生态位,合作社通过外部合作增益机制提升利益相关者合法性,是其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在分化期生态位,合作社若能通过管理创新机制提高利益相关者合法性,就能迈上高阶生态位。  相似文献   

20.
在苏共执政的合法性资源之中,旧社会的"负面合法性"是重要内容之一。苏共在建立苏维埃政权之初,充分利用了旧社会的"负面合法性"资源,这对建立和巩固新政权,对确立苏共追求的社会主义政治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旧社会"负面合法性"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其作用的发挥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技术手段,营造出民众的阶级意识、苦难意识、翻身意识,在民众对旧社会憎恨的基础上,生发出对新社会热爱的情感。当然,旧社会"负面合法性"因受时间和统治绩效的影响,其作用的发挥是有限度的。虽然苏共执政的旧社会"负面合法性"在政权建立初期是一种既有效又廉价的合法性资源,但它又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