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苏仙 《新闻前哨》2020,(2):87-88
近年来,楚天书局以书为媒,对出版主业进行延伸扩展,通过多元化的方式传播传承荆楚文化,经精心策划、缜密论证推出的"荆楚有礼"文创产业项目,乘风而上,顺势而行,在文创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楚天书局"荆楚有礼"文创项目扎根荆楚大地,围绕荆楚文化大力开拓,经过两年多的精心耕耘和培育,在市场上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发展势头迅猛,在省内外书店、文博系统、景区深受消费者欢迎,产品多次荣获文创设计比赛大奖,社会反响热烈。本文以"荆楚有礼"文创开发为例探寻出版企业跨界文创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上海博物馆文创中心在实践探索中总结出如何呈现博物馆文化综合体及其转化模式的方法,并提出未来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不仅是对自身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和独特性文化的深度挖掘提炼、整合和再创造,更需围绕"以物为重,以人为本"核心理念和"博物馆生活"趋势下构建文化产品的文创策略,引导广大民众可以用博物馆的文化产品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与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3.
在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背景之下,"博物馆文创"成为了社会热议的话题。本文从新兴的博物馆文创工作与传统的博物馆业务工作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入手,分析总结了博物馆文创工作所具有的四大功能,而其价值作用是博物馆合理利用馆藏资源的又一重要途径,并引出了对博物馆文创经营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柴畅 《编辑学刊》2021,(5):76-81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为党的诞生地的上海早早启动了相关主题出版物的编纂和出版工作.上海人民出版社旗下"逗好"文创品牌依托《文献中的百年党史》《火种》两本荣获"中国好书"的主题出版物,开发了多款红色文创产品.这些产品一经上市多次售空,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文创产品的形式助力主题出版,献礼建党百年,是"逗好"文创所做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博物馆文创发展趋势良好,作为搜集博物馆文创产品创意重要方式的文创竞赛也举办得如火如荼,但还是存在博物馆文创产品丰富度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成交量低于预期等问题,文创大赛中涌现的诸多优秀的设计方案也存在难以市场化的问题,博物馆与消费者之间的供求矛盾依然严重。这并非是文创大赛失效,而是因为"商业授权"的逻辑与现有的文创大赛赛制不匹配。结合自身参赛经历,对文创大赛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总结,基于"商业授权"理念,从"设计学"视角提出对文创大赛的优化建议,构建了博物馆文创大赛的"理想赛制模型",并简单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对"商业授权"及文创大赛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陈萱 《东南传播》2022,(1):86-88
消费社会中,商品的符号意义与价值愈发受到消费者的重视,符号消费成为现代社会消费的新趋势,不仅是消费活动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影响着文化传播与社会交往.博物馆文创产品因其独特的文化符号受到大众的喜爱.博物馆文创产品通过外延性意指系统和内涵性意指系统进行符号建构,并引起消费者对博物馆文化与文创产品的关注与认同.受众对文化的认同进...  相似文献   

7.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出版机构以内容、品牌、用户等核心资源为基础,通过全方位的知识产权开发和满足用户多层次的文化需求等方式,介入影视、演艺、会展、培训、旅游等文化创意项目经营,形成"出版+文创"的产业新形态,出版资源文化价值的多维度实现和经济价值链条的延伸,成为出版与文创产业融合发展的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从考古学的角度梳理了古代荆楚文化的历史溯源与沿革,最后,从导引养生、剑术、岳家拳、武当武术、民间武术五个方面论证了古代荆楚武术文化的硕果。  相似文献   

9.
陈建宪 《文化遗产》2013,(2):75-83,158
荆楚地区有悠远的楚歌传统,这一传统在楚地从未断歇。本文在研读近几十年来出版的大量荆楚民歌集,以及结合多年实地考察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荆楚劳动歌、生活歌、节令歌与仪式歌、情歌、儿歌和时政歌的许多代表作,指出其"水味"、巫风、与楚俗相联、反映荆楚生活等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文创市场潜力巨大,多数地方出版社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区域文化优势纷纷涉足文创领域.然而,由于产品设计和运营环节存在不足,多数地方出版社的文创业务未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地方出版社要善于谋划,结合自身实际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和区域推广渠道,在产品设计和经营环节下功夫,把准方向,推动"出版+文创"的融合,真正实现从"小出版"迈向"大文化"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1.
美食文创是当前各大博物馆文创商品开发的热门类别。为了厘清博物馆的美食文创设计风潮本质,通过梳理我国主流博物馆的美食文创商品案例和设计案例分析,剖析了饮食类商品载体形式与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的关系,归纳总结美食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路径,提出面向文化消费的美食文创体验维度,并立足于设计创新角度对博物馆的美食文创开发潮流进行了发展反思。充分结合食物设计创新观念与文博IP资源的创意转化,才能真正提升设计内涵层次和文化体验品质,并通过多业态联动开发促进构建新型博物馆生活形态,实现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健康繁荣。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存在偏重消费者喜好和追求利润而忽视消费者文化需求差异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博物馆及其文化服务产品基本功能的深入分析,提出博物馆文创产品是博物馆教育的延伸,博物馆文创产品应该具有知识、文化、精神及能力内涵,评价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标准应强调满足公众的学习需求、引发公众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行为的产生,并可以从文创产品的可读性、可操作性、可探究性三方面开展研发设计。北京自然博物馆的“中国恐龙展拼插模型”,以上述理念和思路进行开发设计,获得了市场和业界的认可。  相似文献   

13.
楚天金报2009年12月17日以46个版的篇幅.浓墨重彩地报道了“辉煌荆楚60名片”评选结果及各界热烈反响。不少读者激动地说,由省委宣传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主办.由楚天金报和荆楚网承办的“辉煌荆楚60名片”推评活动及报道,荟萃荆楚品牌,弘扬时代主旋律.充分展示了湖北60年的建设成就、发展亮点。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借助艺术授权博物馆可将其文化价值转化为博物馆的文化效用和文化创意,实现博物馆文化理念、价值的传播,最终让文物"活起来"。2000年以后,博物馆艺术授权才在中国逐渐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回顾国内外博物馆艺术授权的发展历程与研究成果,本文对博物馆艺术授权的概念及模式、授权流程、保障机制进行了论述,以期为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给予文化文物单位文创工作支持和保障的各项政策下,故宫文创取得了业界的销售奇迹。从研究故宫文创的成功经验出发,分析了我国博物馆界文创的开发思路,结合博物馆与图书馆的共通之处,从中探索出图书馆可行的文创发展之路,以期达到对公共图书馆在文创工作方面的启示与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首都博物馆的观众调查数据入手分析了博物馆亲子观众的特点和亲子观众对博物馆的需求,从建设博物馆亲子美育品牌的角度,提出几点思考:网络技术下的"社区"博物馆建设;博物馆教育如何帮助亲子观众实现探究的愿望、如何帮助亲子观众建设积极亲子关系;提出了展览实现"双展线";分析了受欢迎的博物馆亲子文创产品特征,从而让博物馆真正成为亲子观众的"第三地",更好地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7.
博物馆文创产品是博物馆依靠创意智慧,对馆藏文物和相关文化资源再创造,而生产出的高附加值的产品或商品。新疆地区历史上就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和中介,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长期交流交融,既推动了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发展。近年来,新疆博物馆从传播新疆四史的角度,积极探索博物馆文化产品的研发和营销工作。通过特色文创产品教育凝聚各族人民牢固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对新疆博物馆文创发展实践的回顾与梳理,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对全国特别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博物馆文化产品研发与营销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柯昌润 《今传媒》2008,(5):9-10
2007年底,<湖北日报>又一次推出了"荆楚表情"2007的新闻专题,以图片的形式集中展现2007年度荆楚大地上的重大新闻事件,通过微观的角度来见证这片土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以故宫文创为代表,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等文化机构都开始进行文创产品的开发与研究。目前档案文创的探索更多地局限于公共档案馆,高校档案是校园历史文化的缩影,对于校园文创开发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将档案文创与校园文创有机结合,探索档案参与校园文创产品开发的可行性和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20.
博物馆文创产品有别于其他类型商品的地方在于多数消费者是来博物馆参观的观众。他们在博物馆里买东西的行为更多属于偏感性需求的文化消费。本文通过对博物馆消费人群分类的研究,论证了不同年龄段的消费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引申出几种设计思路。结合这些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创意设计,才能抓住特定人群的感性需求,诱发他们的感性消费。本文通过众多博物馆的经典案例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文创产品的感性设计表达,以期推动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