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弱势群体特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湖南省13所高校1467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弱势群体与非弱势群体在经济状况、适应状况、师生关系、家庭关系、学校关系、同伴关系、学习负担、学习状况、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自认弱势大学生群体之间有年级差异和生源差异;经济因素、学习因素和学校关系因素,是引起大学生自我认知为弱势的重要原因;存在家庭-经济弱势、人际-心理弱势、学校处境弱势和经济-学习弱势四种类型。因此,在寻求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对策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差异,建立包括经济支持、心理与学习指导、人际关系调节、就业指导等多方面的综合救助体系,以切实保障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勇 《考试周刊》2010,(40):208-210
高校中的贫困生群体往往会产生弱势心理。弱势心理的产生,固然与他们经济的贫困有关,也与就业期待、归因偏差等因素有关。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以及有针对性地实施就业心理干预是消除或改善贫困大学生弱势心理较为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校中的贫困生群体往往会产生弱势心理.弱势心理的产生,固然与他们经济的贫困有关,也与就业期待、归因偏差等因素有关.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以及有针对性地实施就业心理干预是消除或改善贫困大学生弱势心理较为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是最活跃的社会创业群体,但由于自身经验不足,大学生创业常要经受挫折的心灵熬煎,这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继续创业的激情。因此,加强弱势大学生创业活动中挫折心理教育极为必要。弱势大学生创业挫折心理教育包括创业前、创业中和创业后的挫折心理教育。做好弱势大学生创业挫折心理教育,需要教育者、大学生、亲戚朋友和社会人士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众多诱因导致大学生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失衡与心理障碍已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大一新生处于学习、生活适应与转型的关键时期,是高校心理弱势群体的高发人群,因此,正视并重视新生中心理弱势群体问题,分析心理弱势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积极有效的帮助对策,是促进心理弱势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和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地处区域、办学经费、人才引进、政策倾斜等方面存在不足,以至该类院校培养的大学生在就业市场处于弱势地位,从而表现出很多不良的就业心理.据此,高校工作中必须要认真分析地方性本科院大学生就业心理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高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弱势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着校园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而且也影响着自身的健康成长。运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对某师范院校的大学生进行研究,揭示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有针对性的进行现实指导,促进弱势大学生群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廖立敏  刘富良 《文教资料》2009,(10):215-216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因此更需关注女大学生、贫困生、生理和心理缺陷学生、专科生等就业弱势群体的就业求职.应从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三方面着手,共同努力,帮扶弱势大学生群体就业.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能力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章成斌 《教育探索》2005,(2):102-103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事件屡见报端,严重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状况、高校要及时处理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大学生心理危机基础研究、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的培养模式等五方面向高校心理危机干预能力提出了挑战。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改变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中出现了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针对此群体在学生中精心选拔培训朋辈咨询员,发挥朋辈咨询员与心理弱势学生经历相似、年龄相仿的优势,有计划地实施对心理弱势群体的转化,并建立指导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的弱势经济心理主要来源于学习压力、专业发展压力、经济及连带压力、情感压力和就业压力。这些压力使大学生表现为学习预期模糊、消费盲目攀比、经济现实焦虑、自我解脱负重和发展受约束的弱势经济心理。人们往往仅将大学生的弱势经济心理与经济困难学生联系起来,事实上,弱势经济心理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所以,如何改善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内动力、目标吸引力和承受力以及引导注意力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势必思考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处在就业中的弱势地位,伴随而来的就业歧视侵害了他们的合法权益。法律意识的薄弱更使弱势中的毕业生失去了自我救济的能力,社会维权机制无法在主体者维权意识缺席的情况下自动发挥作用。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效益,关键的一环就是要把法律意识的培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弱势,勇于主张权利,做到防范于未然。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的性别差异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大学生就业难,客观上主要有传统性别差异思想、就业需求岗位矛盾、专业选择过于集中、狭隘用工成本核算等方面问题;主观上包括性别差异造成的女性生理弱势、传统思维方式成为女性就业瓶颈、能力指标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不良个性心理影响积极就业动机等。相应对策,即社会要树立平等选择观念、创造平等竞争条件;高校有关部门要为女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女大学生自身要扬长避短、完善素质、重塑形象等。  相似文献   

14.
田萍 《教育与职业》2012,(35):37-38
大学生弱势群体主要表现为经济地位、心理状况和能力水平的弱势。学校社会工作对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支持存在着必要性和可能性。实现学校社会工作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支持,必须采取实现与高校现有体制的衔接、设立学校社会工作专门的服务机构、以增权为核心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三个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人群存在心理弱势问题。从社会因素带来的强大的外部压力、环境和人际关系所引起的心理上的不适应性、不良的家庭因素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学校教育方式失当、青春期性问题所造成的心理失衡等对大学生心理弱势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给予强势关怀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帮助大学生处理日常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其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也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的优势之所在,并且就高校辅导员如何胜任大学生心理辅导展开讨论,旨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健全其人格。  相似文献   

17.
高校扩招后,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准人才“。但由于经济、心理、人际交往、认知等方面的弱势,相当部分的“准人才“成为高校里的“弱势学生群体“,他们存在很多不良的表现、特征和影响。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的重要基地,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因此关注“弱势学生群体“,加强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调适,是当前高校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高校弱势群体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提出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贫困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很多贫困女大学生长期处于心理亚健康和不健康的状态,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她们不仅有普通高校贫困女大学生一样的心理困扰,还有着自己一些较为独特的“心理弱势”问题.文章从高职院校的角度入手,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为例,对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弱势”的表现和特殊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重点介绍其对贫困女大学生进行“心理扶贫”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9.
高校特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的贫困,会产生自卑感。由于高校在特困大学生工作方面的措施不得力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特困大学生更易产生消极心理。高校要对特困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班集体环境,消除其不良情绪,帮助他们重塑理想信念,促进其心理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20.
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是有效防范心理危机并弱化其影响的重要手段,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要结合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特点及高校的实际,认清高校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作出框架上的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