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国外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目前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丧失,这使得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由于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大多具有外部性、公共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因而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的评估成为环境、资源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生物多样性通常包含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3个层次。近十几年来,国外学者作了很多有关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本文从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的类型、评估方法和案例研究等方面综述了当前国外的研究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详细讨论了国外流行的条件价值法及其在研究工作中的应用,旨在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的评估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从而服务于我国正蓬勃发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相似文献   

2.
所有生物,包括人类,都需要同样的基本资源赖以生存。通过对控制生物多样性自然过程的了解,可以最大程度地缓解人类利用这些资源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潜在矛盾和冲突。保护地球上某些物种可能不需占用农业生产用地,而保护另一些物种却需要某种形式的经济支持,以协调人类需要与物种保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刘丽军  宋敏 《资源科学》2011,33(9):1750-1756
在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安排下,曾经作为全球性公共物品的生物遗传资源正不断被发达国家利用植物新品种权、基因专利等工具竞相圈占为其私有物品,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对此非常不满,要求在国际间建立公正的遗传资源惠益分享制度。本文主要从揭示遗传资源圈占与利益矛盾的问题根源出发,通过总结近20年来生物遗传资源权属国际规则的制定和演进过程,剖析《生物多样性公约》、《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和《植物新品种保护国际公约》等相关国际制度在遗传资源获取、惠益分享与知识产权等问题的矛盾与冲突之处,最后提出现有国际体制的协调措施,以及我国为满足国际遵约要求的应对策略。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保育生物学是一门年轻的综合性学科,是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目标是评估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出防止物种灭绝的具体措施,是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综合,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的研究和保护.我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濒危物种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但由于自然与人为等原因,植物种质的消失日趋严重.因此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刻不容缓,而开展珍稀濒危植物保育生物学的研究对于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类别 生物多样性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这些物种所携带的遗传资源.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现在.  相似文献   

6.
加强植物迁地保护,促进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人为和自然原因,植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威胁。迁地保护是解除威胁的重要方式,植物园和种质库是迁地保护的主要载体。全球植物园迁地保护了105 634种植物,约占全球植物总数的30%,并且保护了超过40%的受威胁物种;同时,全球500多座种质资源库收藏作物资源300多万份。中国的植物园迁地保护了20 000余种本土植物,约占全国总物种数的60%;国家农作物种质库和资源圃共保存种质资源50余万份。植物迁地保护机构在加强植物保护的同时,开展了大量科学研究和资源利用工作。文章在介绍植物迁地保护状况的基础上,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提出了加强我国植物迁地保护的建议,以期促进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内容广泛的概念,包括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物种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所有的生态系统和它们形成的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1 生物多样性价值及中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1.1 生物多样性价值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物经过几十亿年进化的结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的食物几乎完全取自生物资源。加纳人所需蛋白质的70%来源于野生鱼类、昆虫和蜗虫等;扎伊尔人所需动物蛋白质也有约75%来源于野生资源(McNeely等,1990);在博茨瓦  相似文献   

8.
生物多样性是近年来国内外环保人士中最为流行的一个词汇。当今世界面临的五大危机:人口、粮食、资源、环境、能源,无一不与生物多样性有着紧密的联系。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一个问题。在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生物多样性公约》后,世界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工作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从以往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转入到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多样性通常是由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部分组成。近年来,有些学者还提出了景观多样性,作为生物多样性的第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之…  相似文献   

9.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环境管理政策制定的决策基础。选择实验法通过个体支付意愿对非市场物品进行价值评估,其有效性和可靠性是学者们非常重视的问题。本文以三江平原湿地为例,构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支付意愿评估方法,探讨受访者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支付意愿潜在动机,提高仅包含社会经济信息参数的传统选择实验(Choice Experiments,CE)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及科学性。通过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效用函数选取不同的多项Logit模型进行拟合,实证分析了受访者对湿地面积、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和自然景观等四个生态系统服务属性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居民对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偏好由高到低分别为水源涵养、湿地面积、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2)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引入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以及知觉行为控制变量后的多项Logit模型拟合程度表现更优,能更好地解释受访者的选择行为;(3)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属性的边际价格分别为:为了在未来实现三江平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各指标预设目标,为改善水源涵养意愿支付的成本为98.92元/(人·a);为维持现有湿地面积意愿支付的成本为58.90/(人·a);为改善自然景观意愿支付成本为54.09元/(人·a);为提高生物多样性意愿支付的成本为46.06元/(人·a)。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族地区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的保护与惠益分享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薛达元  郭泺 《资源科学》2009,31(6):919-925
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保护与惠益分享已成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和知识产权等论坛的重要热点议题。《生物多样性公约》(CBD)正在谈判建立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国际制度。中国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非常丰富。但由于大规模经济开发和外来文化渗透,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正面临丧失威胁。本文根据中国实际,阐述了与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概念与范畴;介绍了国际上有关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生物剽窃”的案例背景;分析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论坛在建立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国际制度方面的谈判进展。并针对中国在传统知识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保护的行动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武夷山是我国4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之一,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作为遗产地内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最为集中、开发最早的对外旅游窗口,其遗产资源价值高,在武夷山双遗产地中具有重要地位。运用条件价值法对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受访者支付意愿与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2009年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受访游客人均支付价值为29.67元/年。收入、学历、对旅游的热爱程度、遗产保护意识4个受访者特征变量在各分组水平下的支付意愿存在显著差异(p0.05);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收入越高、学历越高、对旅游的热爱程度及遗产保护意识越强烈的受访游客有更高的支付意愿;而性别、年龄与支付意愿不相关。  相似文献   

12.
生物文化多样性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作为全球性生物"巨大多样性"国家,中国具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植被类型、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中国的植物尤其丰富,30,000种高等植物产于中国,其中乔、灌木7,500种;中国的动物区系同样丰富.据统计已发现有6,347种脊椎动物(包括1,244种鸟类和3,862种鱼类),特有植物物种多达17,300种;特有脊椎动物667种;中国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包括甘肃、贵州、陕西、四川、青海、云南6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等5个自治区以及重庆市. 土地面积6.98万km2, 约占国土总面积的70%; 有全国75%的植物物种数和动物物种数.中国西部省区人口总数为4.05亿,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相当比重.多民族文化状态造就了中国西部省区成为独特的生物-文化多样性地区;另一方面,中国西部省区面临农村贫困、自然资源与环境的退化和少数民族依然处于边缘状态的现实.本文讨论了中国西部省区的生物与文化多样性及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潜力.急需保护该地区的自然和文化,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生物标本是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素材,是不可再生的战略生物资源。中国科学院生物标本馆是中国生物标本资源保藏、研究和科学教育的中心,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生物标本能够提供物种、空间和时间3个维度的重要信息,有巨大潜力服务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挖掘、利用,可有效支撑生物多样性相关领域的研究,包括物种认知、生物多样性编目、濒危物种保护与管理、外来生物入侵防治、生物多样性监测,以及物种分布格局与生物多样性变化等。未来对标本资源的建设和管理需要致力于更加全面地收集和保藏,加强深层次信息的获取和数据整合平台的建设,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作为全球性生物 巨大多样性"国家,中国具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植被类型、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中国的植物尤其丰富,30,0 0 0种高等植物产于中国,其中乔、灌木 7,5 0 0种;中国的动物区系同样丰富。据统计已发现有 6,347种脊椎动物(包括 1,2 4 4种鸟类和 3,862种鱼类),特有植物物种多达 1 7,30 0种;特有脊椎动物 667种;中国西部 1 2个省、市、自治区,包括甘肃、贵州、陕西、四川、青海、云南 6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等 5个自治区以及重庆市。土地面积 6 98万km2 ,约占国土总面积的70 %;有全国 75 %的植物物种数和动物物种数。中国西部省区人口总数为 4 0 5亿,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相当比重。多民族文化状态造就了中国西部省区成为独特的生物 文化多样性地区;另一方面,中国西部省区面临农村贫困、自然资源与环境的退化和少数民族依然处于边缘状态的现实。本文讨论了中国西部省区的生物与文化多样性及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潜力。急需保护该地区的自然和文化,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郊区休闲农庄农地游憩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进云  杨微  乔荣锋 《资源科学》2014,36(9):1898-1906
农地游憩价值是农地资源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农地游憩价值的评估,可以促进城郊农地的合理有效利用,为纠正市场配置农地资源失灵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庄园和水高庄园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共获得765份有效样本数据,运用改进后的旅行成本法,在剔除了非游憩价值部分和评估区域内非农地部分,分别对比评估了两庄园内农地的游憩价值。结果显示,杨柳青庄园和水高庄园游客的人均消费者剩余分别为86.98元和94.15元,人均旅行费用为386.16元和322.03元;杨柳青庄园农地年游憩价值为2.62亿元,单位面积游憩价值为628.90万元/hm2;水高庄园农地年游憩价值为2.19亿元,单位面积游憩价值为241.54万元/hm2。  相似文献   

16.
基于选择实验法的胶州湾湿地围垦生态效益损失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实验法是当前国际上用于评估资源环境价值的前沿方法。本文针对胶州湾湿地围垦生态影响,应用选择实验法,评估湿地围垦造成的生态效益损失,提出生态修复优选方案。在查阅文献和咨询专家的基础上,确定了湿地面积、植被覆盖率、湿地水质和生物多样性4项湿地修复属性。通过对胶州湾地区293名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定量评估了湿地修复中不同属性的支付意愿价值,评估结果显示:若将湿地的各项属性修复至基线水平,居民的支付意愿约为321.78元/(年·户),据此测算胶州湾湿地围垦的生态效益损失约为7.67亿元/年。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4个属性中居民对湿地面积变化的关注程度最高,其次是湿地水质,因此政府应当制定以恢复湿地面积为重点的湿地保护和修复政策。  相似文献   

17.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能为确立生态环境保护激励机制和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本文基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2002-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全面评估了水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动态变化情况,据此确立了生态补偿的上限标准和分摊机制,并尝试根据生态服务功能和动态价值变化确立生态补偿支付标准。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 724.56亿元,比2002年减少了125.38亿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生态补偿上限标准为46.12亿元/a,其中中央政府为18.45亿元/a,受水区地方政府为27.67亿元/a;生态补偿支付标准中央政府为7.1亿元/a,河南、河北、天津和北京分别为4.26亿元/a、3.93亿元/a、1.12亿元/a和1.34亿元/a。本文最后建议改革现有南水北调工程水价机制,继续加大生态补偿中央纵向转移支付,逐步建立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机制。  相似文献   

18.
沉积物保留是保证生态系统健康运转所必需的基础功能之一。准确计算流域沉积物的保留量,开展水土保持效益评估,对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土地利用结构调整、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及水库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以陕西省黄河支流无定河源头营盘山库区为例,基于Arc GIS10平台,运用In VEST的沉积物保留模型,定量估算了2013年营盘山库区沉积物保留量及2013-2070年内沉积物保留价值,同时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沉积物保留功能重要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13年营盘山库区的沉积物保留总量为493.43万t;2013-2070年流域的沉积物保留总价值达到1.29亿元;库区东西侧沉积物保留价值差别很大,这与流域内部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方式、生态系统类型、植被覆盖情况、土壤理化性质、气候等因子密切相关,前4个因子起主导作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沉积物保留功能重要性依次为稀疏草地稀疏灌木林旱地落叶阔叶林水域居民地裸地。  相似文献   

19.
张彪  徐洁  王硕  李娜 《资源科学》2015,37(8):1513-1519
基于2010年遥感影像数据和生态服务价值标准系数方法,评估分析了首都生态圈内地表覆被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的空间差异。结果发现,首都生态圈内地表覆被以森林、草地和农田为主,林草集中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山地丘陵区,农田主要分布在东南平原农业耕作区,二者组成了京津冀区域绿色空间的主体。2010年首都生态圈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总价值9 440亿元,其中水源涵养、生境维护和固碳释氧功能的价值相对较高。生态服务高值区域分布在天津、唐山和沧州等湿地资源集中的沿海地区,以及林草植被相对集中的西北部地区,是发挥生态屏障功能的主要供给区。此外,不同类型生态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布有所差异,但生态服务供给区主要分布在承德、赤峰和张家口等林草植被资源丰富的地市。该研究结果对于首都生态圈功能分区与差异化生态保护建设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荒漠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典型原生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结构、功能与服务。文章基于《荒漠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规范》,利用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2010—2014年),首次估算出2014年我国荒漠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约为42 279亿元人民币(2014年价格);其中,防风固沙、水文调控、土壤保育和固碳价值分别占比40.1%、24.2%、18.1%和17.0%,生物多样性保育和景观游憩所占比重合计不到1%。剔除价格因素影响,2009—2014年我国荒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际净增1 202亿元人民币(2014年价格),其中防风固沙服务效益提升的贡献最大(达47.5%)。文章探索以荒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来衡量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发展均衡度,2009—2014年该比值在荒漠生态系统涉及的所有地区均有下降,各地区降幅从19.4%到38.8%不等,这表明当前荒漠生态系统功能提升与服务增效的速度慢于区域经济增速。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加大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力度,以促进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尽快步入荒漠生态系统提质增效与经济增长高度均衡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