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数字出版融合发展转型过程中,电子音像出版具有"亲数字"的天然优势,其灵活多样的内容表达和产品形态有助于丰富主题出版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渠道.安徽教育出版社电子音像出版项目"大别山上"在在线营销、产品形态、与新技术融合等方面积极创新,探索出一条电子音像主题出版融合创新的新路.  相似文献   

2.
王芳 《出版广角》2022,(6):77-80
随着现代数字科技的飞速发展,具有“亲数字”媒体特征的电子音像出版以多元的内容形式、产品形态和传播渠道,成为推动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传承、传播与发展的有效媒介。我国布依族传统文化的电子音像出版物在出版形式、产品形态、传播途径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创新空间。就布依族地区的发展现状而言,电子音像出版与地方文化旅游产业的有...  相似文献   

3.
李华 《出版广角》2013,(17):30-33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出版行业的应用,改变了信息传播渠道,改变了内容传播形态,改变了受众的阅读习惯。移动互联网高于桌面互联网的用户群体,意味着数字移动出版业将比传统出版业拥有更为广泛的受众。数字出版的移动化转型成为环境驱使之下的必然选择。手机视频是指基于移动网络,通过手机终端,向用户播放的视频。传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视频是以光盘  相似文献   

4.
正【简介】李华,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代总经理,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董事长。提名理由李华提出并实践了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相结合的跨媒体出版思路。他认为,传统出版社的转型应是由单纯的纸质出版转型到开发图、文、视频、音频、互动等跨媒体内容,  相似文献   

5.
2014年10月17日,由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主管,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主办的新疆网络手机出版平台(读读精品出版网)正式上线。这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互联网(手机)出版资质的新疆唯一以维吾尔、汉、哈萨克3种文字出版图书、电子音像出版物及期刊的专业网络手机出版平台,互联网英文域名为www.dudubook365.com,中文域名为"读读精品出版网"。该网站由数字化制作平台、数字出版平台、网络营销平台和数字印刷平台4个子平台  相似文献   

6.
彭广宇 《出版广角》2013,(22):59-61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出版社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单一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出版社应积极向数字化出版转型,从而实现网络在线销售数字产品、图书以及音像产品等,不断扩大出版社电子商务的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7.
数字环境下传统书业的生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出版业的转型与变化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音像电子处处长许正明 无论是数字出版还是传统出版,其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是提供高品质的内容资源.特别是在渠道、技术日益完善的情况下,内容显得更为重要.所以,传统出版单位开展数字出版有三方面的优势.一是资金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工作目标是将出版社单一的产品形态向复合出版产品形态升级,从提供产品向提供内容资源、技术、服务转型.清华社的数字出版建设工作以电子音像与数字出版分社为纽带,以书问和兆泰源公司为先导,带动全社编辑进行全媒体选题产品开发和出版、营销业务的数字化转型,随着出版社的数字产品和项目建设不断增加,探索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在《中国新闻出版报》撰文说:关于数字出版渠道问题,就是技术提供商也还存在着许多实际麻烦。第一,市面上多数数字产品设计不够完善,不能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网络出版不仅仅是内容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更重要的是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第二,互联网用户的免费使用习惯对数字产品消费形成了一定冲击,尤其是搜索引擎巨头谷歌的“图书搜索”计划等更是对提供内容的传统出版社造成了较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图书商报》摘登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戚德祥的观点:对于中国出版走出去,我提倡“构建立体化的中国出版走出去体系”,这包括出版的立体化和渠道的立体化。出版的立体化有传统纸质图书的出版、电子音像的出版、  相似文献   

11.
李旭 《出版参考》2016,(2):14-15
面对新媒体技术时代的来临和严峻的市场形势,时代新媒体出版社紧紧抓住“内容为王”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新的出路,借鉴新媒体的技术和平台,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发展之路——即“立体化的全媒体出版”之路.传统的电子音像出版主要是抓重大项目,要品牌,要影响,新媒体融合领域主要是抓“时光流影”,要未来,要大数据.时代新媒体出版社走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边上,由传统电子音像事业单位向新媒体出版企业全面转型.  相似文献   

12.
从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其将内容存储、产品复制、阅听方式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字出版在“互联网+”新的逻辑思维下如何形成数字阅读市场的标杆性介质?在数字媒介市场进一步“进化”成熟之时很快就会发现:依托数字技术使出版形式飞速发展的时期仅靠“标新立异”式的产品数量激增只能形成短期内的市场热度,而要保持数字出版产品在大数据时代的传播及其效果的持久价值,除要熟稔“互联网+”市场逻辑、运行逻辑以外,也要更加注意基于新逻辑轨迹下,数字出版向大数据出版演进时渠道的整合与拓展以及传播效能的快速提升,而这也正是本文所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数字出版人才需求看数字媒体教育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6月10日,“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研讨会”在北京印刷学院召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副司长季守利、总署出版管理司音像处处长许正明、原总署版权司国际处处长于平安、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王岳、电子工业出版社副社长王传臣、教育科学电子出版社社长郑军、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编审朗文、清华大学教授林华博士、电子工业出版社计算机中心主任关雅丽、首席策划章海涛等数字出版领域领导、专家参与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出版参考》2011,(21):5
如今,传统音像出版业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正在寻求新的发展渠道。日前,中国版权协会联合国内最大民营音像连锁分销企业FAB精彩集团,宣布在石景山万商大厦成立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基地,近百家唱片公司、出版社等内容机构合作签约,向数字消费进军。据音像协会的资料,目前音像市场中,六到七成被网络非法下载占领,正版音像市场急剧萎缩。  相似文献   

15.
书业人语     
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与网络出版管理司副司长寇晓伟互联网的发展彻底打破了传统出版业条块分割、地区垄断、渠道不畅、资源和经营分散的状况。其自由开放、海量存储、传输快捷、检索方便等特点决定了在网络环境下,那种一个出版社一年靠几十种或是几百种图书就可以过“小康生活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传统出版社的视角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数字教材出版的需求及要求,讨论了数字出版应解决的编辑、阅读、版权、付费及增值业务等问题,并研究了出版社与数字内容提供平台合作以及出版社主导数字出版这两种模式,为传统出版社数字出版提供了参考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一是以报刊为主业,重点发展以网络媒体、数字出版、广播电视、户外媒体、文化会展为格局的大传媒产业,与杭州数字电视公司合作研发全媒体,发展互联网和移动媒体业务;创办杭州汉书数字出版社,通过与省出版集团合作,建立图书工作室,以及公司自身的电子音像出版业务和正在上报争取的网络出版许可,打造集团图书、电子、音像、网络出版产业;发展城市电视,建设阅报栏及户外广告牌。  相似文献   

18.
北京作为全国的出版中心,音像电子出版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汇聚了中国唱片总公司、北京科影音像出版社、中影音像出版社、北京电视艺术中心音像出版社、世界音像电子出版社、东方音像电子出版社等众多品牌音像电子出版单位.无论是出版单位数量、出版产品种类,还是经济规模,北京地区音像电子出版业所占全国的比重都遥遥领先,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北京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中唱园区、中国乐谷园区、天桥园区、1919园区、数字音乐园区等7个基地分别落户在东域、西城、朝阳、海淀、平谷5个区内,音像业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出版业正经历着从纸质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对传统电子音像出版企业来讲,磁带、光盘等传统载体的不断迭代和淘汰,更多带来的是自身行业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机遇总是和挑战并存,如何在时代的浪潮中拓宽经营发展思路,寻求转型升级,通过不断调整自身发展方向,谋求创新,一直以来都是出版社经营和发展思考的主题.随着传统电子音像市场的逐渐萎缩,优质视频内容如何通过新媒体手段推向市场,成为出版社经营发展成败的关键.出版社应该主动转变经营思路,以"科技创新、产业融合"为导向,以"新媒体、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链"为切入点,运用新思路、新思维、新方法,制作和开发一系列新媒体出版项目.如何实现"一个内容多种创意,一个创意多次开发,一次投入多次产出,一次产出多次增值"呢?我们必须立足优质的出版内容,应用先进技术进行融合发展.随着新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转型、升级、融合成为共识.在互联互通的今天,现代出版人需要将业态延伸至互联网领域.  相似文献   

20.
路本福 《出版广角》2014,(17):62-64
数字化转型升级已成为传统出版社改革的热点,这不仅仅是针对数字产品和服务而言,在数字化时代,即便是传统的纸质图书出版也同样面临诸多的数字化问题,比如纸质书生产流程的数字化、纸质书营销渠道的数字化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整个出版社的转型升级就会举步维艰。本文从数字化内容资源的存档、电子样书和营销文件的制作、版权页的制作、内容资源的版权管理,以及积累自有版权内容资源的UGC模式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对传统的出版流程进行优化和数字化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