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读者喜闻乐见的专栏评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论、评论员文章大多由专职评论编辑撰写,而专栏评论则大多采用读者来稿。从某种意义上说,专栏评论拥有大量作者和读者,堪称“群言堂”,最为群众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阅读和社交化分享催生出网络读书会的新景观。弹幕评论形式的出现,使在线读书会生成了基于播放时间和读者评论时间两种不同时间线的读者评论文本。文章对比分析传统评论和弹幕评论在行为和内容两方面的不同特征,认为不同的评论形式会显著影响读者的评论内容。具体而言,弹幕更倾向于社交娱乐的浅层交流,从时间维度延长读书会的讨论热度;而传统评论则更聚焦书籍内容的讨论,在空间维度呈现深度讨论特征。通过回溯阅读交流的历史场景,发现评论媒介偏向的背后折射出以原生口语文化、书面文化和次生口语文化为表征的媒介文化已在环境和形式两个方面,以其内化的主导性传播模式塑造了在线读书会读者的思维方式和交流模式,从而为数字时代的读者评论行为特征提供了理论注解。  相似文献   

3.
张丽  张蕾  张阳  戢妍 《信息系统工程》2011,(7):71-73,43
网上书店除了提供品类繁多的图书外,还为读者呈现出丰富的在线评论。如何从海量书评中提取对网上书店、出版社或消费者有用的信息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通过自然语言处理的工具之一中文分词技术对图书在线评论的文本内容进行处理,基于词频统计结果提取文本关键词,从而发现读者阅读特征、评论关键要素等有价值的信息。进而以当当网的14197条图书在线评论为例,运用该文本分析方法,以评论标题和评论正文内容、图书种类、所有评论和有用评论三个维度对文本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从今年第一期起,本刊开辟了《论坛拾珠》栏目,从不同角度精选建国以来的优秀评论,对其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等进行评介,供读者研究和借鉴。由于版面限制,评论原文不再刊登,只注明出处。读者对本栏目的文章,有什么建议和要求,欢迎及时告诉我们,以便改进。——编者  相似文献   

5.
孙秀岭 《青年记者》2002,(11):28-28
报纸是“新闻纸”。新闻的首要属性是时新,因此,“新闻纸”对消息、通讯等新闻有新鲜的要求,新闻评论亦同理,同样应该鲜活。鲜活,是新闻评论主要特点之一,也是读者对新闻评论的一个基本需求。提起新闻评论,让人首先想到的是政治性。评论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它主要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发议论,讲道理,直接表明作者的意见和主张,从道理上说服读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评论必须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尤其是党报的新闻评论,必须有鲜明的党性和阶级性。  相似文献   

6.
尹丽春  王悦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22):106-117
[目的/意义] 本文旨在提出一种从大量在线商品评论数据中挖掘影响读者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的方法,并深入探讨各个影响因素对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模式和影响程度,进而为图书出版企业、电商平台持续改善读者满意度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过程] 一方面利用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将读者的情感进行分类。另一方面对评价文本中的高频名词进行聚类,发现影响读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基于最大程度减少不确定性的原则对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以京东人工智能类图书评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包括内容、价格在内的六个因素可以极大地反映出读者的满意度(83.2%)。因此对于图书类商品,可以通过对大量历史评论数据的学习,找出影响读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据此设计出简化的读者评论框架,以增强读者参与评论的积极性,提高评论的质量。"图书内容"是影响读者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当读者对图书内容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时,其他因素对读者满意度的影响模式和程度是完全不同的。当读者对图书内容表示满意时,89.2%的总体评论是好评,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价格是导致中评和差评的最主要因素;当读者认为图书内容一般时,评论趋向于中性,读者对服务和物流更为关注;当读者认为图书内容不令人满意时,影响读者满意的因素依次是包装、服务质量和价格。基于不同影响因素对读者满意度的影响模式和影响程度,图书出版企业和电商平台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对其加以改善,以提高读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从海量的网络图书评论中分析出评论的主流观点,了解读者的反馈,能够更好地指导编辑工作。对网络图书评论的有效分析体现了大媒体环境之下编辑获取信息、整理信息的一种能力。文章以《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为例,抓取了该书在当当网上的相关读者评论,借助ROSTCM软件对评论进行深入挖掘:分析了图书在不同生命周期中评论数量变化特点;对评论中的高频词进行统计,用高频词描述评论中的主流观点;对评论情感倾向进行评估;分析在不同的网络平台上的读者评论特点。建议编辑从中评估图书质量及其社会反响,获取选题策划的线索。  相似文献   

8.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评论作者的态度”,仅指评论作者对评论对象所持的态度.在从事编辑工作时,偶尔会收到读者来信,对某篇具体的评论作品的文风提出批评意见,其尖酸刻薄有时竟使人震惊和不安.读者对评论文章表示激烈的意见,大多由评论作者的态度不当引发.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现在的评论,尤其是一些大评论的阅读率下降,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事实.形成这一事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评论作者的态度存在偏差是其主因之一,读者对此提出批评意见是好事,虽然意见未必准确,但起码说明了读者对评论还是有所期待;如果评论发表之后,读者毫无反应,或许倒是评论的悲哀.  相似文献   

9.
内容的客观性是新闻最重要的特性,新闻的及时性和公开性都是由此派生的.本文从新闻特性延伸至新闻评论规律的感悟,认为新闻评论来自社会舆论,又作用于社会舆论;同时新闻评论要寓教育读者于服务读者之中,并从实践角度提出了改进党报新闻评论的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闻评论能针对社会生活中典型的新闻事件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直接阐明编辑或新闻工作者的立场和态度,反映舆论并引导舆论,从而影响读者的思想和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把新闻评论当做新闻的旗帜、灵魂,它是当之无愧的。 新闻工作的实践表明,新闻评论已经越来越受到新闻工作者的重视。经过二十多年的新闻改革,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新闻评论大量出现,不仅发展了新闻事业,而且丰富了人民思想文化生活,也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现象。但是,新闻评论的发展与广大群众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读者对一些评论文…  相似文献   

11.
2007年3月5日,《嘉兴日报》"嘉兴时评"栏目正式与读者见面,与之相伴,"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开始运行,这种工作机制的特点在于它以"第一时间发布新闻、第一时间发表评论"为工作方针,打破新闻实地采访和新闻评论写作互相隔离的传统弊端,强调评论以采访为基础,评论从采访中来,紧扣嘉兴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调查,务必使评论言之有物,言之有理,以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思想的启迪性,吸引和感染读者,指导和服务读者。有别于"一部电脑一张网,一篇评论满天飞"的传统评论写作模式,这是一种全新的评论工作机制,记者署名被冠以"本报评论记者某某","评论记者"兼  相似文献   

12.
从读者投诉处理谈提升图书馆读者满意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读者投诉是读者在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因对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等不满意而提出的负面评论和指责。妥善处理读者投诉,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水平。提高读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王兰 《新闻记者》2007,(3):44-45
时评要有新闻性强的由头评论是新闻的衍生物,是对新闻的进一步拓展,所评论的新闻本身是否可读及可拓展,对时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时评由头的新闻性强,受众的关注度高,评论的读者相对来说也会较多。而且比较而言,在评论之中,时评的时效性要求更高一些,这也是时评从其它评  相似文献   

14.
书评的艺术性,可以从很多方面反映出来。这里只谈四个方面。一、美的思想内涵。书评是一种心灵活动,是评论者对读者和原著作者的心灵的交流。评论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把自己的心袒露给读者和原著作者:1、对原著要认真、求实,要忠实于原著,使自己的理解符合原著的精神,不歪曲,不断章取义;要发掘原著的真实价值,弘扬其内在精华,使原著通过自己的正确评论在读者心间产生影响;评论不是注释、解说,更不是盲目的吹捧或粗暴的批判,评论是理解、是选择,是一种创造,这种创造,不仅是拓展原著的观点和学术视野,更重要的是开掘出原著未曾揭示的更新、更深的内涵。2、对读者要坦诚,评论者要认真地把自己对原著的研究成果奉献给读者,使读者读完评论后感到比自己原来思路更开阔了,立足点更高了,更深地领悟到原著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5.
图书评论作为对图书质量、价值的客观性评价,作为一种图书信息,要通过读者的阅读活动,对读者的心理、思想施加影响,才能产生一定的导读作用。如果读者对图书评论不感兴趣,不予置闻,图书评论则难以产生效益。因此,重视研究新时期读者心地接受机制,从总体上把握读者心理接受机制的变化、发展的规律,进一步提高图书评论的效能,强化图书评论的导读功能,成了当前提高图书评论质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根据现代传播说理论,实现图书评论效面的过程,实质是信息输出一输人的双向作m过程。在这过程中,图K评论信息输出的有效率,并人取决…  相似文献   

16.
回答读者心中的问题──浅谈评论写作的改进济人评论,作为直接对读者讲话的一种新闻体裁,必须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论证,回答读者心中的问题。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是评论作品能不能在新闻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上显示其影响力的关键。现在有些评论,就事论事,就工作谈工...  相似文献   

17.
“配评”顾名思义,就是为配合当刊的新闻报道发表的新闻评论。这是既有新闻又有评论的组合式报道。在这组合报道中,读者既从新闻中得知了新近发生的事实,又从评论中领会了编辑部明确的指导性意见。这显然比单独一篇新闻或单独一篇评论更有舆论强势,读者也往往受益更多。按“事实是  相似文献   

18.
一张党报要吸引读者,引导读者,服务读者,一个重要前提是与读者心灵共鸣。而要实现共鸣,抓好评论写作是其中之一。党报评论怎样实现人民性、权威性、即时性,总体要求是扣人心弦,心灵共振。党报评论,只有与读者心灵共鸣,才有吸引力、影响力,才能成为读者的必  相似文献   

19.
随着木心先生的书在我国陆续出版,木心这位海外华裔作家越来越引起读者的关注。本刊发表几篇关于木心作品的评论文章,以帮助本刊读者了解木心先生的作品及部分有关人士对木心先生、木心作品的评论。当然,这些评论乃一家之言,为了使读者对评论有真切的了解,我们也未完全按我们的观点对评论进行修改。“实事求是地讨论有争议的作品”是我们的办刊宗旨之一。欢迎大家各抒己见。胡粲然  相似文献   

20.
王垚烽在2013年7月23日出版的《中国新闻出版报》刊文,认为开设本地评论专栏或版面意义仍较为重大:第一,本地评论因为紧扣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发表有针对性和思想性的观点看法,既起到了舆论监督、推动政府改革发展的作用,又能够使本地读者获得某种思想启迪,符合新闻评论的贴近性原则。因此,本地评论越来越受到一些本地读者,以及关注家乡发展情况、社会动态的外乡游子的喜欢,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