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变化,而自去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人们在实际生活学习中心理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在校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多,更重要的是许多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和预防机制的建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拟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高发群体的特点的剖析,分析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通过干预和预防机制功能的作用探讨及预防和干预机制的构建途径的分析,最终以达到预防、干预、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对学生的培养,并不局限于对学生技能培养与知识培养,更注重的是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通过提高学校教育对于学生心理教育的关注来重视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确保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积极心理学为高职教育的心理教学工作开展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方向,对于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作出及时干预解决,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研究当前高职生心理健康中所存在的问题,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开展新时代高校心理教学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3.
史小平 《教师》2010,(12):17-19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变化,而自去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人们在实际生活学习中心理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在校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多,更重要的是许多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和预防机制的建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拟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高发群体的特点的剖析,分析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通过干预和预防机制功能的作用探讨及预防和干预机制的构建途径的分析,最终以达到预防、干预、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教育:高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探索高职生心理问题及对策,对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现实意义.由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认知存在偏差、缺乏应对问题的策略与能力等原因,高职生普遍存在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情感困惑、人生信仰缺失等心理问题.鉴于此,正确认识高职生特点,合理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通过建立危机干预机制、开展心理咨询及举办各种宣传教育活动等,提高高职生心理素质,从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在15%左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系统论的视角,提出增进高校系统心理教育资源的合力效应,充分发挥社会大系统的作用,以及家庭系统的相互依赖性和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朋辈教育作用,构建一个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6.
高职学生自闭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三方面因素。应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师生关系;建立包括自闭心理的发现、监控、干预、沟通机制四个方面的心理问题预防机制,才能有效解决高职学生的自闭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由于社会、学校管理、学生个人的原因,导致一些高职院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文章分析了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和表现,提出从社会环境、学校、教师和学生自己等多个方面努力,全方位整体性构建高职院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体系.才能更加有效的解决当前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校没有形成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与干预的有效联动机制,主要原因是各级部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联动机制中的主体力量不足,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各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组织结构的职责不明确,工作积极性欠缺,对此,作者进行了思考,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面对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矛盾重重的学习焦虑和困惑迷茫的情感问题,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容易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管理,甚至有的还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因此,关注高职生心理问题,对于提高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叶红萍 《时代教育》2014,(11):244-245
为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发展,本文就心理问题的三级预防如何应用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论述:一级预防的目的在于减少心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促进心理健康;二级预防是对心理问题或心理危机的早发现与早干预,减少心理问题的发展;三级预防是减轻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危害,促进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的心理危机干预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笔者在剖析高职生心理危机成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策略,以其对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心理学的视角,对BMI指数异常肥胖高职生的心理发展历程、心理成因、心理状态及心理问题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BMI指数异常高职生进行心理干预的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13.
浅谈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生极易产生自卑、厌学、冷漠、狭隘、狂妄自大、焦虑等心理问题,针对高职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主导作用、辅导员在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全体教师齐抓共管,建立心理档案,加强高职生的自我心理调试等措施,以维护他们的心理平衡,教会他们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相似文献   

14.
职业院校大学生群体经常发生心理障碍与心理畸变问题.文章对河南某高职院校140名学生进行心理安全问卷调查,考察高职生心理安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发现,高职生在环境适应、人际交往、情绪、学习、择业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较多,分析了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对有效解决高职生心理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广西13所高职院校进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现状调查,结果发现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有待提高,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加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面临诸多问题,有必要建立健全高职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6.
对于即将毕业走入社会的高职生来说,就业挫折可能是他们要面临的首要挫折。面对挫折,高职生应从以下几方面调适自己的心理:正确认识自我,合理职业定位;加强自我应对的意识;加强心理教育,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进行心理问题干预;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加强学校和家长的沟通。  相似文献   

17.
高职生的心理危机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如芳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9):127-128
高职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直接关系学校稳定,关系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工作.高职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主要包括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制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以及心理危机学生的监护体系、救助体系、后期跟踪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大,高职生的数量逐年增多,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目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依托学校和教师,以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咨询室、团队活动等为手段。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学制短,学生群体特殊,因此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和解决。这就需要家长积极配合教师,和学校形成互动,及时反映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在家庭教育中巩固学校的教育成果。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原因所致,需要学校、个体、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与协作,帮助他们走出择业心理误区,消除心理障碍,建立良好的择业心态,获得就业成功.  相似文献   

20.
浅谈高职生的职前心理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生职前心理教育,是职业学校学生心理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基于对高职生职前心理问题的现状及成因的剖析,对职业学校开展高职生职前心理教育提出了一些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