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科研兴校”、“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小学教育科研蓬勃发展,校校有课题,人人搞科研,已不是新鲜事。然而,“教育科研唯文论”、“教育科研也要治‘乱’”、“泡沫科研”、“科研浪费”等质疑声也不绝于耳。中小学教育科研到底怎么了?参与教育研究的教师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在找寻问题的答案时发现:课题多了,但是不知有多少回,教师只是帮助专家检验教育实验假设的操作者和执行者;论文也多了,但是有多少论文,能让我们看到教师的身影,听到教师内心深处的呼唤,感受到教师成长过程中的辛酸和愉悦。教师,本应是中小学教育科  相似文献   

2.
教育科学研究是一条促使教师成为研究的道路。只有当教师的教育与研究交融在一起,教师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行为时,教师的教学才具有了教学哲学的意义.教师的行为也才更富有理性的内涵.老师才真正成为“教育家”。在课程改革风起云涌的今天.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逐渐成为教育工作的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精心培养实施新课程改革主体的中学教师.使得他们提高的教育科研索质.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现状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师对科研的认识不明确或不正确;教育科研与实际脱节;缺乏对科研一般程序和方法的了解,研究素质有待提高。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对策是,学校要创造教育科研的有利条件;教师要对教育科研有正确的定位;要确立教师在教育科研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修养。  相似文献   

4.
教育要发展,就必须改革,教育要改革,就必须研究。这是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显著特点。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还应该是学者,是研究者;既会教学,又会搞科研。教育变革中会涌现出无数的新问题,如何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正确地解答这些课题;如何引导教育改革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向着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这些都有赖于教育科研,都迫切需要教育科研发挥其理论指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教育科研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实践经验,探索教育规律。作为基层学校的领导,应努力增强科研意识,通过课题研究,带动学校的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同时要正确引导教师走科研强师之路,正如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诲校长们时讲到的:“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着两方面比较突出的倾向:一是很多教师像研究自然科学那样研究教育问题;二是很多教师像专业研究者那样从事着教育科研的“专门化”活动。在一些人看来,所谓教育科研,就是用实验的方法,对教育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统计和分析,然后概括抽象出一般性的原理或技术,目的是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发现“新的”、“科学的”、“实证的”教育知识。于是,在实际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老师们觉得科研很难很神秘,但每一个搞科研的教师或学校都有一个非常大的“野心”,那就是要通过研究发现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真理,而且千方百计地将实践和经验升华为某种理论,一厢情愿地要在更大范围推广研究成果,让更多的人学习。由此,中小学教育科研便走人了以发现某些教育“规律”和“先知先为”目的之误区。  相似文献   

7.
“综合运用学习科学成果,开展小学生学法研究”是我校的一项区级立项课题。在近几年的研究中,我们感到要使教育科研成为教师的群体行为,总体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可以遵循以下原则。掌握教育科研方法是新世纪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教师工作的基本功、必修课,因此我们认为组织全体教师结合个人工作中的困惑与问题开展教育科研,既是对教育科学规律的探索,也是一次对科研工作进行学习研究的过程,更是对教师进行科研全员培训的过程。这就要求每位教师要制定自己的子课题研究方案,填写申报表,要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科研的程序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教育科研是学校持续发展的驱动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提速器,这已经是教育界的共识。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工作背景下研究,这是职业生存的有效方式。但是我们却发现,有较多数量的一些教师们对教育科研态度漠然。“我们教好自己的书就行了”。纵然有少数应者,他们也茫然多于应然。不知道研究什么,“没有问题”;不知道怎么研究,没有办法;不知道怎样提炼,没有成果;不知道为何研究,没有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当我们以满腔的热情投身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后,就会愈发感到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教育科研不是少数教育专家的专利,每一个教师都是研究者,教育科研就在我们的身边,植根于扎实的教学实践中。学校应该成为教师成长的园地,教师研究的园地。广大教师要逐渐养成一种研究状态下进行教学的职业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许多一线教师能够认识到教育科研对于推进教育发展,提高教育效益的重要作用,但在具体实施中却感到很茫然,不知从何处下手。其实教育科研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教师只要用研究的态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把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当作研究的对象或课题,这就是教育科研。在选题上,教师可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从不同方面确立课题:其一。自己工作中感到困惑的问题;其二。根据学校研究的主题,从一点或一个角度确立子课题;  相似文献   

11.
School Culture,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relevance of the concept of culture to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is explored. Two typologies are developed. The first proposes four ‘ideal type’ school cultures, based on two underlying domains; the second, a more elaborate and dynamic model, proposes two ‘ideal type’ school cultures, based on five underlying structures. Each is discussed for its heuristic, conceptual, methodological and explanatory potential in research in the fields of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In distinguishing collegial cultures from collaborative styles, the article advances recent writing on collaboration. From the theory hypothese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cultur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improvement can be derived as well as techniques to test such hypotheses.  相似文献   

12.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努力构建"前瞻型的观念文化";以师生共同发展为主线,努力构建"民主型的制度文化";以积极推进新课程为重点,努力构建"智慧型的课堂文化";以精致高效管理为抓手,努力构建"和谐型的环境文化";以全面提升质量为目标,努力构建"生态型的特色文化"。在此基础上达到学校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使学校成为符合国家教育方针的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Given that the British Government is proposing to require all schools to provide the Secretary of State with details of, amongst other things, their respective truancy rates, this article sets out to demonstrate that attendance figures, as well as examination results, should be modified before publication. It reports on a study involving 5,429 pupils in their final year of primary education attending 138 junior/primary schools in a single authority in Wales and utilises child, home and school data.  相似文献   

14.
15.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以东、中、西部地区7个省份510所中小学校的2100名教师为调研对象,从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维度揭示了中小学教师学校文化满意度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创建特色学校的实践,剖析现行相关定义,比较研究诸如特色学校与学校特色、个性化学校、名校、重点学校和学校文化模式等概念的差异及内涵,界定特色学校概念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7.
校风不仅是一所学校教育理念,治学风格的高度概况,是高校办学传统与育人目标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界定校风的概念,理解校风的内涵和外延,校风具有全局性、内隐性、外显性和渐进性特征;校风还具有陶冶、教化、凝聚、调节、激励等功能。良好的校风所形成的校园环境是师生个性发展的广阔天地;优良的校风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塑造健康的人格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关于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文化是学生一生发展的文化摇篮,优秀学校文化所给予的人格教育可以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指明方向.学校文化建设决定着学校发展,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的创造力、凝聚力和竞争力.以先进文化推动学校发展应确立先进文化的建设方向、把文化建设融入学校发展战略并着力打造先进的文化风尚.  相似文献   

19.
校史研究在学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体现在制度建设、学科建设、资源建设、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包括推动学校发展研究,丰富课程资源,促进特色非正式出版文献建设,搭建开放合作平台,促进培育校园文化,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更好的更全面的服务。  相似文献   

20.
尼尔·波兹曼学校批判与学校重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尔·波兹曼关于学校批判的理论以及学校重建的主张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学校的功能.尼尔·波兹曼梳理了美国当代学校批判运动的简明历史,并提出了学校批判的具体主张.他界定了理想学校的特征,对于传统学校的叙事神话予以了批判分析,提出了理想学校的全新叙事神话,并指出重建教学活动,重建学校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