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八十年代世界速滑运动发展很快.在国际大赛中,竞争十分激烈,各国优秀选手都表现出高超的技术、良好的身体机能、顽强的意志品质和科学的训练水平.这说明当代世界优秀速滑选手具有雄厚的全面身体素质和技术基础.我国速滑运动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儿童少年时期全面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基础打得不扎实是一个重要原因.为此,我们结合我国速滑运动的实际和多年来的教学训练体会,对如何发展儿童少年速滑运动员的全面身体素质做一探讨,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速度滑冰运动在我国北方地区开展较为普遍,但我国优秀选手的速滑成绩距世界水平尚有颇大差距。根据速滑比赛的距离和运动成绩,从机体供能特点来看,属于速耐和耐力性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有氧供能系统有较高的要求。测试与评定速滑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可以了解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和训练程度,为观察训练的生理效应及检验训练计划安排的可  相似文献   

3.
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员与世界优秀选手差距较大,从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我国在青少年后备力量培养方面的薄弱,青少年速滑运动员自身条件、基础训练的水平和科学性决定了能否多出人才,出优秀人才。认为青少年速滑运动员的心理能力、专项运动能力、文化知识水平、是影响其成长的自身因素,训练保障条件、竞赛制度及竞赛的公平性、家庭条件是影响其成长的环境因素,教练员的训练理念、多年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过程的控制是影响其成长的训练因素。提出青少年速滑运动员主要应进行全面身体训练,结合专项、重视专门能力的培养和系统传授技术,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培养,打好发展基础:加强基层体校教练员的业务培训,做好教练员的训练理念的转变工作,建立合理的竞赛激励机制,以推动运动训练科学化与提高少年运动员的成材率。  相似文献   

4.
曹桂凤是我国一名意志坚强、训练刻苦的年青优秀速滑运动员。她从事速滑运动的时间并不长,但进步很快。这次她怀着提高我国速滑运动水平、为祖国争光的决心,参加了第十三届冬季奥运会。在女子500米比赛中,她以44秒43的成绩获得第21名。就我国速滑运动水平来看,她是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的,但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差距还很大。  相似文献   

5.
要重视少年速滑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加强身体训练对速滑运动员提高有机体机能水平,适应训练和比赛的大负荷要求,延长运动寿命等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探讨了身体训练的主要内容和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6.
一、目的众所周知,速滑运动成绩,主要取决于运动技术和身体水平。为了提高我国速度滑冰的运动水平,除了对高水平的成年速滑运动员加强科学训练以外,对少年速滑运动员的训练和生理机能水平的研究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的目的在于阐明少年速滑运动员的身体工作能力并间接推算最大吸氧量。为少年速滑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科学依据。二、试验方法本文受试者为齐齐哈尔市重点体校速滑等级运动员10人(男、女各5人)。平均年龄男13.8±1.09岁,女14.2±0.4岁。500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亚冬会各项比赛成绩的分析,并结合我国速滑运动员训练、比赛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研究,探求我国速滑运动水平与亚洲速滑运动先进水平的差距和对今后训练应取的对策,供全国速滑训练界和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国短道速滑水平已接近世界水平,但还存在一定差距与不足.为解决这些差距与不足,进一步提高技术、战术,教练员应采取相应专项素质训练手段,尽快提高短道速滑训练水平.为此,提出两点建议:一、恰当地安排运动量与运动强度近几年来,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取得了优异成绩,但在国内一些大赛上,一些运动员的成绩不稳定,时高时低,这样很难适应国际和世界各项大赛.经观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目的近几年来,随着世界体育运动的迅速发展和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国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方面的差距在逐渐缩小,比赛对运动员的心理品质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教练员在对运动员进行身体和技术训练的同时,还应该注意进行科学的心理训练,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从而保证运动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使之获得优异成绩。实践证明,在短跑道速滑运动中,大脑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于培养造就优秀运动员具有重要的意义。短跑道速滑比赛同大冰场速滑比赛的方式、顺序和编排等截然不同。短跑道速  相似文献   

10.
以国际通用的身体成分分析仪为检测手段,在1991年全国速度滑冰冠军赛期间,通过对44名优秀速滑运动员(男18名、女26名)身体成分的评定,探讨了身体成分与成绩之间的关系。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身体成分的主要特征是体脂率明显高于世界速滑强国的优秀运动员。这导致了我国优秀述滑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机体做功效率较低。针对这种情况,身体成分应做为训练效果评定的一项重要指标。在综合可以利用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身体成分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1.
速度滑冰运动是以下肢活动为主的周期性单人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要求很高,运动量很大,长时期的大强度训练,如果训练计划订的不合理,运动员身体的主要部位的耐力和柔韧性承担不了大的训练强度,就会使身体的那些主要部位和包括关节在内的软组织产生损伤。关于速滑运动员的运动创伤国内尚无报道,为了解我国速滑运动员的常见病、多发病及运动创伤特点,以利于进一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开展群众性滑冰运动,我们在第四届全运会期间,对参加比赛的全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普通高等院校高水平速滑运动队运动员队伍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系统分析,并针对发现问题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等院校高水平速滑运动队整体发展不平衡.运动员来源呈多样化,学习现状喜忧参半.高水平速滑运动员整体运动水平较高,绝大多数为一级以上运动员.今后应大力在高等院校普及高水平速滑运动队,妥善地解决高水平速滑运动员文化课学习和训练、比赛之间的矛盾.提高高水平速滑运动员的科学化训练水平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中国、世界优秀速滑运动员比赛成绩的系统研究,分析中国速滑运动员现状及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探讨我国速度滑冰的战略重点;预测16届冬季奥运会速滑成绩以及中国速滑运动员在16届冬季奥运会可能达到的成绩和名次,为决策我国速滑运动员参加冬季奥运会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孟浪  赵鉴 《冰雪运动》2010,32(4):13-17
高原训练是提高运动员有氧耐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探索高原训练对速滑运动员红细胞变化和机能的影响,提高速滑运动员有氧耐力的能力,缩短我国速滑运动与冰雪强国的差距,促使我国速滑运动更加广泛地采用高原训练作为提高速滑运动员基础能力的有效途径。采用海拔l 917 m高原对速滑运动员进行陆地训练,结果表明在5周的高原训练过程中,以及结束高原训练回到平原的1周内运动员的(RBC)和(Hb)比高原训练前均有显著提高;在回到平原的第2周内,运动员的RBC和Hb比高原训练前均有明显提高,表明参加高原训练有益于提高速滑运动员有氧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高校速滑运动员和我国优秀运动员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三方面指标,发现高校速滑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指标与我国优秀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指标,除身高外,其余四项指标差异不显著,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高校速滑运动员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与成绩的相关性较高。指出应加强全年系统性训练外,在平时训练中应注重与运动成绩相关性较高项目的训练。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国速滑运动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全国纪录不断被刷新,但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运动员的淘汰率过高.这就给运动队的建设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带来极大的危害.据了解,一些运动队存在着运动员淘汰率过高的问题.笔者参考了一九八二年黑龙江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在全省训练工作会议上公布的调查材料,并走访和调查了有关运动队和运动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世界、中国优秀速滑运动员比赛成绩的研究,分析中国速滑运动员现状及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探讨我国速度滑冰的战略重点;预测16届冬季奥运会速滑成绩以及中国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冬季奥运会可能达到的成绩和名次,为决策我国参加冬季奥运会的速滑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剖析全国第9届冬季运动会速滑运动员的表现,对我国速滑运动的整体水平进行一次检验,论述了全国各省市速度滑冰运动的实力对比,以及我国速滑运动与世界先进国家水平的差距和今后发展所要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伟 《冰雪运动》2012,(4):6-10,26
不同项目对运动员体能具有不同的专项要求,最终形成的体能带有明显的专项性特征。短距离速滑属体能主导类速度力量性项目,体能差别是目前制约我国短距离速滑进一步发展的症结所在。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具有最佳的身体形态将有助于比赛的成功,身材高的运动员在滑跑弯道时,较身材矮的运动员具有生物力学上的优势,不同的身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身体素质的发展;无氧磷酸原系统和糖酵解系统的能力,这两个系统的能力水平是短距离速滑专项耐力的基础,训练水平越高的运动员无氧功率输出越高,抗疲劳的能力越强;运动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运动素质训练是短距离速滑体能训练中的最重要内容,力量的产生是由肌肉本质特性决定的,力量训练是核心,但力量训练本身不是目的,是为速度训练服务的,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主要通过运动素质表现出来。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主要体现为身体形态的专项性改变、生理机能的专项性提高和运动素质的专项性增强。  相似文献   

20.
第十四届冬季奥运会后,速滑界都在关切我国速度滑冰的前途,讨论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研究提高技术水平的措施.本文仅就七九年以来国内外速滑训练有关技术与机能,运动量、强度、高山训练,训练内容、方法、手段等情况,分析我国一、二线速滑运动员的现状,预计下届奥运会可能达到的成绩与名次,探讨缩短差距走向世界的可能,供速滑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