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智慧,了解社会,吸收精神食粮的极其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首先要充分认识阅读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要合理地教给学生阅读的正确方法;其三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从而让学生真正养成爱好读书、自觉读书的习惯,使学生在阅读中拓展视野,发展思维,积累智慧,逐步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品位,以达到教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苏联教育家苏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强调了阅读能力对智力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指明了发展智力必须从培养阅读能力抓起。有的学者把阅读当作学习之母,智慧之源,是很有道理的。现代教育研究表明,中学生阅读后的记忆率要比听讲后的记忆率高出1.66倍。在历史教学中,阅读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活动,观察、分析、思维等活动都在阅读活动中进行。阅读能力是学生最基础的学习能力,观察、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和运用都以阅读活动为载体,并以阅读能力为基础,与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运动密不可分。要具备高层次的观察、分析等思维能力,首先要具备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因此,应把培养阅读能力作为历史课能力培养的首要任务。新世纪的教育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以培养跨世纪的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在历史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就要加强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必须从最基础的能力———历史阅读能力抓起,只有先奠定各种学习能力的共同基础,才能实现各种学习能力的提高,只有实现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跨世纪的人才。一、认识和掌握历史知识结构的基本特征历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有自身的知识结构。要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首先要...  相似文献   

3.
初中历史教学要求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记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掌握记忆的方法.所谓的记忆是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从识记开始的——是获得知识经验和巩固知识经验的过程.初中历史教学大纲中强调:要着重培养训练学生的记忆力.牢记必要的历史事件、国家、朝代等名称和顺序,复述重要的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记住重大事件的年月日等.因此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是历史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现在部分初中学生对历史知识主要采取机械记忆的方法,这常常是由于对教材不理解或理解不深造成的,需要教师讲透教材,使学生彻底理解.同时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这样学生意义识记的能力才会很快地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4.
会读书是学习好物理的前提,也是掌握物理知识的基本功。物理阅读技能是指学生通过阅读物理资料,获取物理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物理阅读技能包括良好的阅读习惯、科学的阅读方法和阅读处理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会让学生终身受益。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笔者认为应抓好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的指导。一、课前预读,有利于养成阅读习惯人的行为受人的心理活动支配,课前预读,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心理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学生课前预读的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科书教学研究是历史教科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里,我国历史教科书的教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历史教科书与教学的关系研究、历史教科书的阅读研究、历史教科书的材料和史料教学研究、历史教科书具体结构的教学探讨、历史教科书中具体内容的教学探讨、历史教科书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等方面.但是,该研究还存在着研究方式单一、研究内容不全面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是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也是未来现代化建设和新技术革命的需要。因此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化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化学知识 ,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目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 ,应着重通过阅读、思考、归纳、练习方面 ,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一、阅读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种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独立的阅读书本知识 ,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养成认真读书和独立思考习惯的重要途径。指导学生阅读 ,应注意 :1 粗读粗读即浏览读…  相似文献   

7.
自学能力是学生自觉地运用科学学习方法,参考教科书及有关资料,独立钻研,自主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文从学习兴趣、学习方法、阅读能力、教学模式以及实验教学几方面对学生化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一项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的必由之路,也是发挥学生聪明才智的重要途径.这种方法要比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滴水不漏、面面俱到的注入式教学法效果要好得多.笔者就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在阅读、练习和化学实验等不同环节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谈几点感受与大家商榷.1.在阅读教材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材是学习之本,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和独立完成作业的主要依据.充分利用教材进行预习和复习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加深对教师讲授知识的理解.但有些学生不善于看书,抓不住中心,回答问题词不达意,不能准确使用化学用语.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自身能力,引导其会预习,在阅读中获得新知识.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时应注意抓好两个环节:1.1 制定阅读提纲学生阅读教材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具体的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阅读提纲,阅读提纲主要有纲要式、问答式、填表式等.如“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这节的阅读课的提纲可以是:  相似文献   

9.
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材料的处理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自学阅读能力;就要变小为大,以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就要以问题引路,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就要挖掘历史地图的内涵和外延,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现行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引用的史料有几百处之多,其中包括文字史料、数字史料、图像史料、混合史料等。这些史料既拓展了教材的深度,增添了教材的难度和生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给历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笔者以教学中的多种实例入手,与本校实际相结合,对提高中学生阅读分析史料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多角度的综述。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有效、更轻松地将书本上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学习能力,猡们应当注重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指导以下四个方面学习习惯的养成。一、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预习这一环节非常必要,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有认真预习的习惯。1、有认真读书的习惯。预习不是简单地把老师布置的内容浏览一下,不是应付一下预习作业,而应该指导学生要用心地读书,理清预习内容的主要层次,特别是语文,应该把文章读通顺、读流畅,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各种途径自学课文的生字…  相似文献   

12.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离开了课文,能力的训练、知识的传授、思想教育的进行、审美情趣的培养都将失去依托.为此,课文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但是,在45分钟内如何既要做到精讲精练,又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13.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结构,加强学生在史料的理解与运用方面的训练,培养、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归纳、运用史料的能力,学会论从史出.  相似文献   

14.
初中化学课是学生在初三时开设的一门课,学生一时难以适应,而且又面临着中考,时间短,任务紧。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而且还要指导学生积极通过自学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而自学能力主要是阅读能力。是否会读书,能否从阅读中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及知识的规律性,是自学能力的根本。因此,只有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和技巧,才能有效地接受知识,掌握知识以至运用知识。  一、课前预习阅读课前预习阅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自学方法,通过预习,可以找出问题,指导听课,从而提高听课效率。因此教师指导学生预习阅读时应…  相似文献   

15.
高中物理属于基础物理,以它对于将来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物理学理论知识奠定了基础。物理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全面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不但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努力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智力得到开发,培养出具有开拓和创造精神的新型人才。中学特别是高中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例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实验能力、利用数学工具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等,但分析能力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一、注重阅读,将抽象内容具体化物理和其它学科一样,阅读是提高分析能力的基础,中学生…  相似文献   

16.
历史学是一门对过去进行解释和认识的学科,历史教育的主要功能不是让学生记住很多知识,而是教会学生怎样全面、辨证、客观、发展地看待人类的过去。因此,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思维方法与能力,尤其是努力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正成为当今高中历史教学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不能再以传统的教师"教"为主,而应该要体现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掌握阅读思考、分析判断、总结运用能力.而这也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之要求所在.以培养高中学生史料分析能力为切入点,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流利并有理解地阅读是学生在读书时进行完善的逻辑思维的重要能力,学生不具备这个能力,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更谈不上去解决实际问题。那么何为流利有理解地阅读?就是在瞬间通过视觉的作用把握住句子一部分或较短的整个句子,然后使眼光离开书本,记住所念的东西,并且同时进  相似文献   

19.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学活动的依据。引导学生对历史教科书的文本阅读是充分开发和利用历史教科书这一基本课程资源,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家皮亚杰指出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开启智慧的钥匙 ,兴趣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使学生经常具备旺盛的求知欲和读书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任务。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 ,利用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满足学生求知需要的材料 ,采用新颖、生动能激发兴趣的方法 ,给学生的思考提供“用武之地”。从课前预习的问题设计到课间讨论形式的确立 ;从课后阅读练习的设置到课外补充阅读材料的选择 ;从对一篇课文学习的导入到学生在课堂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