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性质辨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性质定位是事关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属于非营利组织范畴.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不属于纯粹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或体育社团.基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应该将其定位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今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应该发挥自身能动性及社会适应能力.通过积极运营实现"自我造血".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市场运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析,主要分析体育俱乐部任务、目标和运营原则;俱乐部吸引学员措施和途径以及学员参加俱乐部的途径;俱乐部经费来源;俱乐部市场开发力度和发展意向。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梳理“双减”政策背景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机遇,剖析我国青少年俱乐部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推进策略。研究认为:“双减”政策背景下,国家政策的支持、教育理念的转变、社会发展的需要等是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现阶段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仍然面临发展容易受到制约和影响,缺乏高效的绩效管理体系,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家-校-社”联动不足等挑战。提出推进策略:明确促进青少年体质发展目标,转变传统发展理念;强化学校主阵地,促进“家-校-社”联动发展机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构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标准化管理体系,以此保障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综合研究法等,对影响上海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市场运营发展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首先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经费和会员不足、相关领导重视不够;其次是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不利于满足青少年及相关利益者的价值需求;再次是经费的来源以及价格的制定。  相似文献   

5.
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研究领域的文章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它在性质、筹资、监督管理、运营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着不少需要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为以后更深入的研究做个铺垫。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研究领域的文章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它在性质、筹资、监督管理、运营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着不少需要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为以后更深入的研究做个铺垫。  相似文献   

7.
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调查,了解了我国目前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组织机构、开展活动、会员及吸纳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财务运营等方面的现状。参照日本、德国等大众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提出将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集中在中、小学,目前俱乐部规模不宜过大,数量不宜增长过快,发展小型俱乐部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1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会地位的合法化问题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由中国体育彩票捐赠的,具有社会主义公益性特征,是今后国家倡导并引导发展的旨在广泛开展青少年日常体育活动的社会组织,与盈利性质的商业性俱乐部有着本质的差异。因此,俱乐部要想正常运营,就需要到民政部门注册民办非企业单位,取得一个合法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茂名市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提出了茂名市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的走向:1)满足广大青少年的体育需求;2)政府扶持,坚持非营利性发展;3)多方筹措资金,完善俱乐部的管理。建议:1)加强俱乐部的管理;2)扩大宣传,广泛发动;3)通过各种活动使俱乐部良性运转;4)提高俱乐部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教练员的师资水平。  相似文献   

10.
将加盟连锁运营管理模式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运营实际相结合,从政策环境和内部条件两个方面对中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加盟连锁运营管理模式的可行性进行探究,并初步分析该模式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1.
职业体育俱乐部发展沿革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职业体育俱乐部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制度创新 ,是有待进一步认识的新生事物。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 ,回顾业余体育俱乐部、职业体育俱乐部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认为职业体育俱乐部是从业余体育俱乐部演变发展而来的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体育项目的商品价值不断得以开发利用的产物 ,是与业余体育俱乐部有着本质区别的竞技体育的组织形式。职业体育俱乐部演变发展的历史 ,对完善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制度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规范职业体育俱乐部建设、提高联赛质量的视角,对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俱乐部许可证制度进行研究。认为: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从俱乐部合并和俱乐部关联现象,对俱乐部业主资格进行限制;从俱乐部数量,设置俱乐部的竞技标准、经济财务标准、治理结构标准以及俱乐部的迁移等方面,对俱乐部资格进行限制。对联赛中俱乐部关联现象进行限制,有利于保持联赛结果的唯一性;对俱乐部迁移进行限制,有利于促进联赛稳定;俱乐部许可证制度系列标准的设置,有利于控制联赛运营成本,实现联赛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健身俱乐部教练员流失的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教练员的年龄偏低、男性偏多、兼职多、工资偏低、专业知识不足、缺乏优秀教练员及忠诚度不高,导致教练员的流失;俱乐部管理上存在弊端,导致教练员之间关系不和谐;专业教练员培养机制不足,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充分,致使教练员缺乏的现象越来越明显。针对导致教练员流失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旨在为健身俱乐部的良好运行,以及大众体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德国体育俱乐部建制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波 《体育与科学》2007,28(3):57-60,64
采用文献综述法和调查访问法,对德国体育俱乐部的起源与发展进行回顾,通过大量统计数据对德国体育俱乐部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全面地介绍德国的体育俱乐部体制并研究其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关系,为我国的体育发展尤其是全民健身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要正确解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解决运动员再就业难等问题进行研究。符合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先进理念,就要走“体教结合”之路。中国体育的发展应该以体教结合为主,职业俱乐部和“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为辅。走教学、训练、科研一体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行,传统体育课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课标的实施,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访谈,对比等研究方法,对学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进行分析,指出其可行性,并提出一些对策,为构建完善的学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高校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俱乐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逐步得到高校体育界人士的认可。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云南省高校体育的发展现状。认为学生的体育态度、行为和需求以及高校体育师资、场地器材等状况,可以满足实施体育俱乐部的基本条件,云南省高校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Despite the increasing pressure both at the political level and in the media to place competitive video games (so-called esports) under the umbrella of club and federation sport, the German Olympic Sports Confederation (DOSB) and its member associations have all reason to reject any such incorporation: competitive computer games can be neither identified nor defined by their motor activity; they run counter to the health and educational benefits of sport, thus jeopardising sport’s social legitimacy; and they exhibit no organisational structures tha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lub and federation sport. The article reflects the current stance of sports federations in dealing with esport and recommends that federation sport adopts a clear strategy of demarcation.  相似文献   

19.
高校普及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安徽省部分高校的体育师资、体育场地设施资源、师生对体育教学的心理倾向、学生的体育兴趣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探讨了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论证了在安徽省高校普及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表明: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赞同。但由于师资力量和体育设施资源的制约,只能在条件较好的高校实施课内体育俱乐部教学。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体育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规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体育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存在体育旅游外部性、体育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体育旅游法规存在缺位、体育旅游公共服务缺位等问题,加之体育旅游资源是俱乐部产品,所以需要政府加以规制从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介绍了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政府对体育旅游实施政府规制的经验,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之上结合我国体育政府规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重视和强化体育旅游发展规划工作,注重体育旅游的法律规制,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积极提供公共服务等有效实施体育旅游政府规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