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混合学习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有力地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的大发展。从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近十年的发展来看,一种趋势日益明显,就是“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移动学习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已经走过了探索阶段,转入如何使移动学习融入人们主流学习方式,进而深刻影响我们传统教育模式及学习方式的实践应用阶段.全球范围内,对于移动学习的教育应用研究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我们更加期待,有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和研究人员加入到移动学习的实践研究中来,让我们的教育和学习更加凸显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对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概念论述的基础上理解Blended Learning的深层内涵,进而阐述Blended Learning各种类型的层次和Blended Learning的主要应用领域,为学校教育、企业培训和个人学习充分应用混合学习方式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范文娟 《现代教育科学》2015,(2):153-154,162
学习进程(Learning Progressions)是目前美国科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学习进程(PL)s依据课程和教学,通过多种先进途径学习某一核心概念,可以有效促进课程、教学与评价及相互联系与一致性,对化学教学实践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教育领域已存储并记录了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海量数据。如何挖掘、分析和利用这些数据为教与学提供可靠依据和参考已成为摆在研究者面前的现实问题。学习分析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系列方法和策略。目前学习分析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学习分析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学习分析与教育数据挖掘的区别如何?学习分析过程中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国际知名的学习分析研究专家、加拿大阿萨巴萨卡大学George Siemens教授进行了访谈。George Siemens教授是国际知名学者,关注教育领域中的学习、技术、网络及开放性等问题。他著有《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Knowing Knowledge)和《学习中的新技术手册》(The Handbook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Learning)。其中《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一书对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展开了充分的研究,提出了数字化时代的学习理论——连通主义。该书已经被翻译成中文、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波斯语、匈牙利语等多种语言。Siemens博士目前担任加拿大阿萨巴萨卡大学(Athabasca University)技术促进知识研究院副院长,学习分析研究团队负责人。他已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表过关于技术和媒介对教育、组织和社会影响的主题演讲。他的研究工作曾在国内外的报纸(包括纽约时报)、广播和电视做过介绍。由于研究成果突出,他被授予许多国内和国际奖励。鉴于他在学习、技术与网络方面的杰出工作,被圣马丁大学(秘鲁最著名的综合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Siemens博士是学习分析研究协会(The Society for Learning Analytics Research,SoLAR)的创立者之一。自2008年以来,他一直担任教育媒体与技术世界大会(ED-MEDIA)指导委员会委员。他也是《在线学习与技术》(Journal of Online Learning and Technology,JOLT)、《教育中的交互媒体》(Journal of Interactive Media in Education,JIME)等许多杂志的编委。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探究学习(Inquiry Learning)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世界各国教学和课程改革实践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为带动更多华人地区运用科技资源促进学生学习,激发教师教学创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成效,广州市教育局和华人探究学会于2010年8月24至26日在广州联合召开2010年全球华人探究学习创新应用大会。  相似文献   

7.
面向终身学习的u-Learning框架:城域的终身学习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而日益成熟的泛在学习(u-Learning,Ubiquitous Learning),为建立面向终身的学习体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此,需要首先解决如何在泛在技术可达的城域建立u-Learning学习环境并开展终身泛在的学习实践的问题.本文以"面向终身教育的泛在学习(u-Learning)模式及其应用研究"为背景,通过对u-Learning的国际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包含u-Learning支持模块的面向终身学习的技术系统的设计方案,对支持u-Learning的学习资源、服务及其门户进行了设计,分析了u-Learning的技术框架和学习环境框架,并进一步提出了在泛在技术可达的城域发展u-Learning的方向及前景.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是教育技术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学习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关注的是在计算机的支持下人们是如何在一起进行学习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协作学习中的应用促进了CSCL的快速发展,目前CSCL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不同领域背景的专家从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社会学、传播学、教育技术学和学习科学等视角来研究CSCL。CSCL中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协作学习的本质和计算机是如何支持与促进协作学习的。和个体学习相比,协作学习更具有社会属性,其主要目标是协商意义和建构知识。信息技术介入到协作学习中,改变了学习的方式和形态,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在计算机支持的小组学习环境中,小组学习的过程究竟发展了哪些情况,学习者之间是如何利用技术工具来共同协商意义和建构知识的,信息技术和协作学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以及研究小组协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方法都是CSCL领域所关注的问题。美国Drexel大学信息科学学院的Gerry Stahl教授是致力于CSCL研究的知名专家,他是《国际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Supported Co...  相似文献   

9.
一、、“E学习”成为未来教育的趋势1.“E学习”的概念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交流方式变得多样,各种交流方式让世界更紧密,让人们获取信息更快速、更丰富,所以现代教育方式的改变是必然的。E-Learning英文全称为Electronic Learning,中文译作数字(化)学习、电子(化)学习、网络(化)学习等。不同的译法代表了不同的观点:一是强调基于因特网的学习;二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社会各个领域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领域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殿堂同样受到了冲击,教育如何利用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的成果来发展和完善自身,以培养适合21世纪生存的公民成为每个国家都必须思考和研究的课题。美国作为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英国信息化策略"下一代学习运动"的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以来,全球信息化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英国政府先后出台多个相关性政策文件以支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2008年英国教育传播和技术署(BECTA)发动的"下一代学习运动"(Next Generation Learning Campaign)是英国政府以技术促进学习国家信息化教育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力争把信息技术教育推向全国,确保英国在全球的教育竞争力.本文在简单介绍英国"下一代学习运动"的基础上,考察和分析了该策略的核心目标和行动措施的更新发展情况,并从基础设施建设、学生ICT应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领导工作与管理等方面厘清目前英国技术促进下一代学习的实施成效,以期为快速发展中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Blended Learning是为了最大化地实现学习目标,采取适合于特定的学习者的教学手段,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将一定的知识传输给学习者。由于其融合了多种教育手段的优势,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国内学者也分别发表文章探讨Blended Learning的定义、模式及其对中国教育技术的启发和影响。但Blended Learning毕竟是产生于国外,在国内的教学中是否可行还是未知。因此本文则试图通过问卷的形式对东南大学部分本科生的计算机及网络的使用情况以及英语学习方式的倾向性进行调查,以管窥Blended Learning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Blended Learning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框架。  相似文献   

13.
熊媛 《考试周刊》2013,(98):93-94
本文主要研究移动英语学习(Mobile English Learning)CDIO教学模式(MEL-CDIO模型),即如何实施和应用该模式,并将模式的实施与基本条件及评价体系相结合。利用该模式进行教学,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变大,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使生活与学习相交融,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强化了教师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混合式协作学习(Blend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简称BCL)是指恰当选择与综合运用各种学习理论、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策略中的有利因素,使学习者形成学习共同体,并在现实时空与网络虚拟时空的小组学习活动整合和社会交互、操作交互以及自我反思交互中,进行协同认知,培养协作技能与互助情感,以促进学习绩效最优化的理论与实践。BCL是从面对面的协作学习(Face to Face Collaborative Learning,简称F2FCL)经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简称CSCL)发展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协作学习类型。BCL是CSCL与F2FCL整合、混合学习与协作学习整合的必然选择。笔者自2006年9月开始一直致力于BCL研究。在基于教育技术原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硕士课程的BCL设计研究中,初步建立了BCL的理论体系、实践体系与研究方法体系。本文重点介绍其中BCL的产生脉络、含义界定,比较F2FCL、CSCL、BCL的优缺点,并简介国内外BCL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5.
李健  丁露露  李鹏坤 《成人教育》2009,29(10):18-19
科技与计算机技能的进步促进了远程教育技术的发展,学习者的学习质量一直是教育理论者与实践者关注的问题,如何提高学习质量是目前远程教育研究的热点。文章主要探索影响远程自主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从学习者自身因素、教师以及网络资源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迅速成长为一个跨学科的、充满生机的研究领域,在以科学方法研究学习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并形成了一个国际化的研究共同体。作为一种有望用于实践教育变革的创新学习模式,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也面临着将理论研究成果与教育实践相连接的挑战。从历史角度看,CSCL研究领域的这种趋势是必然的,正如CSCL2011年会主题所展示的,在CSCL领域所开展的研究,需要通过与实践的连接体现其意义和价值。因此,有必要从连接实践的角度对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研究进行新的解读,试图将其视为一种社会性实践,并通过文献的回顾,发现对这种社会性实践如何加以分析,以及如何对这种社会性实践活动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是外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本文主要探索在网络语言教学研究和实践中人(教师、学生)和计算机之间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以及他们各自在课堂中的地位,以求计算机这一现代技术和语言学习能更好地结合。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因之与教育教学理论和组织机构文化活动相交融,网络化学习概念历经了从电子化学习(e-Learning/Education)、网络电子化学习(Networked e-Learning/Education)到网络化学习(Networked Learning)的嬗变。然而,已有网络化学习概念一方面难以逃离认识论话语体系和摆脱科学与人文的二元论桎梏,另一方面则无法满足自身内涵深化发展的需求。二者共同推动网络化学习概念的重构。基于对"网络"、"学习"两个基本概念的词源考辨与分析,重构后的网络化学习概念内涵技术、社会以及哲学三个层面的含义,它有望成为融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为一体的未来教育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将基础研究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直面人类的学习问题,探究人类思维和学习的过程,设计新的学习情境,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论,催生了学习的新科学。学习科学是指面向复杂的真实世界需要的"整合"科学,涉及认知科学、神经科学、教育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元领域,它不仅发展了学习理论,而且对教授科学也做出了贡献。通过围绕知识的本质、学习的实质、学习的方式与形式、以学习为中心设计、学习环境及其支持、学习效果的评价等方面,来探讨学习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及学科方法论,进而对其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20.
移动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一种崭新的远程学习形式--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应运而生,它让学习者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正的做到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根据需要进行自主学习.移动学习为成人教育开辟了新途径,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