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述了天体高度定位的两种直接解法——直接解析法和迭代解法,并通过算例,说明这两种解法避免了高度差法的方法误差,而且完全适用于太阳特大高度定位,其定位计算精度均在0.1nmile之内。  相似文献   

2.
“小方差太阳移线定位”是对“短时间观测太阳高度定位”的正名,它与一般的太阳移线定位一样,位置误差有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移线误差。对船位精度有一定要求时,太阳方位差可允许小到什么程度,取决于观测高度的精度。因此在观测方面要采取一些特殊措施,以使某些本来属于系统误差源不被转化为偶然误差系列。提高计算精度也是重要的。本文中提出一种“辅助船位线”计算方案,并给出对于太阳赤纬变率对船位影响的几何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3.
演示世界各地区时与地方时的变化;测量当地正午时间,确定经度;测量当地北极星高度角,确定纬度;测量正午太阳高度,揭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测量一般天体高度及位置,了解天体与地球之间的运行关系。适合初、高中师生使用,符合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4.
使用常规的“平板式”太阳高度测量仪测量太阳高度,第一要调整底座位置使刻度板平面平行于阳光。第二要调整“调节器”角度使前窗“十字”影子正好出现在后挡板上。第三,过一段时间后,如再要测量太阳高度,就要重新调整底座的位置和“调节器”的角度。我认为上述两种情况是“平板式”太阳高度测量仪的缺点。为了克服上述两种缺点,我把“平板式”改成“半球式”,里面刻度,半球中心立起高度等于半球半径的小标杆,标杆上空吊起重锤,使标杆、重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球面几何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球面三角形的基本公式(正余弦定理),以及球面三角形的基本公式在航海学中求天体计算高度和计算方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太阳高度测量仪是小学自然教学中使用的学生分组实验仪器,是用来测定当时当地的太阳高度角的。 这里说的“太阳高度”,指的是太阳在天球座标中的高度。我们要测量的,是用角度来表示的太阳对于地平面的角距离,也就是课文中所说的“人看太阳的视线与人的水平视线之间构成的角度”,而不是太阳对于地球的线距离。 由于强烈的太阳光会射伤眼睛,所以我们不能用眼睛直接看太阳。这样,我们就只好用别的间接方法来测定这三条视线之间的夹角。小学自然教学中引入的是测物体影长作图法,市场上出售的太阳高度测量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我们见到过的,至少有三种: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天测罗经差天体计算方位的精度,提出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CAD)的方法进行天测罗经差的天体方位计算.该方法综合考虑纬度误差、经度误差和赤纬误差所引起的计算方位误差,通过人机对话等方式,显示天体计算方位误差的变化曲线,选择观测天体罗方位的最佳时机,实现天体方位计算的精度要求.该方法提高罗经差的可靠性,可供船舶驾驶员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太阳位置跟踪以达到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的目的,提出一种基于T-S模糊模型的太阳位置算法.该算法根据在固定地点太阳高度角随时间变化的二元函数,建立高度角为输出的T-S模糊模型,通过该模型计算出太阳的位置.该模型利用三角形隶属度函数使运算量降低,并易于实现.通过使用传统算法与基于T-S模糊模型的太阳位置算法计算出的上海临港某地4天的高度角和方位角变化曲线的对比,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满足普通光伏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一、目的 学生学习了怎样测量太阳高度后,苦于没有测量仪器,用课本中介绍的板上钉钉子的方法进行测量一来不够准确,二来太麻烦,因而不易坚持,因此,对一年中太阳高度的变化不易全面掌握。根据这一实际问题,我设计并制作了直读式“太阳测高仪”可以不必调整,直接显示当时的太阳高度,为学生长期观测记录提供了方便。学生自己的制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0.
准确高效的太阳位置计算在遥感辐射定标、太阳能获取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针对传统太阳赤纬角算法对不同年份数据差异考虑不足的问题,采用数值拟合法提出适用于不同年份的改进公式。根据误差曲线所呈现的周期性,采用傅里叶展开法提出以4年为周期的赤纬角改进算法,并推导出地球椭球模型下的太阳高度角公式。蒙气差影响太阳位置观测与计算。针对传统蒙气差算法在低仰角下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0°~30°仰角下蒙气差的改进公式。把改进算法与相应的传统算法进行误差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太阳赤纬角、太阳高度角、低仰角下蒙气差计算的误差均明显降低,计算过程简单高效,符合相关工程项目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设计了一款太阳能双轴跟踪系统统可以分别对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进行跟踪。设计包括社会调研、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整体调试,经过反复实验验证,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太阳光的自动跟踪,且跟踪过程中,直流电机采用PWM调速的方法,平稳的驱动太阳能电池板随着太阳光线进行运动。  相似文献   

12.
作利用Excel编制了一个达标成绩管理与分析程序,该程序自动计算出每位学生的总分并生成“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自动统计全班人数、缺考人数、实考人数、优、良、及格、不及格人数;自动计算平均成绩、最高成绩、最低成绩、不及格、及格、良好、优秀人数百分比;自动绘制成绩分布曲线;可分别打印成绩报告表和成绩分析表。经试用大大减轻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3.
怎样测定太阳的高度杨德章(吉林乾安县大布苏镇第一小学131401)一、教学目标设计1.使学生知道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用太阳的高度来描述及太阳高度的表现方法。2.让学生掌握测量物体高度及其在阳光下影长、作图及测定太阳高度的技能。3.指导学生制作学具,培养...  相似文献   

14.
针对《航海技术》1998年第3期上刊登的译文《六分仪的垂直观测与天体高度精度》,提出自己的见解,讨论了天体高度观测方法与观测精度,指出了译文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将一块半径为20厘米的半圆形三合板垂直地固定在一个长40厘米的长方体木盒的一个侧面上(与半圆板垂直的面,定为A面)。半圆板上的直径标有刻度,在A面竖立一块高8厘米,宽1厘米的薄片,能来回活动,在半圆板底部有一块能来回活动的量角器;在半圆板边上装一个40瓦能绕半周活动的灯泡,接上电线,并装好开关。这样一个“太阳和影子、太阳高度综合演示仪”就做成了,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16.
一、太阳高度仪 方法 取纸一张,笔2支。将作为标杆的铅笔A放倒纸上,用另一支笔B,沿A划同等长度的线段。将笔A竖立于该线段的任一端点,在日光下投影,并使影与线段垂直。影的终点用笔B作记号。从记号处,作直线与线段垂直,再连接角的两条边,使成三角形,最后测角度。 效果 省时,原教学要求完全达到。为使上述训练不在室外受日晒,先在教室里进行,并用一支500W大灯泡代替太阳。 台湾课本称之为“太阳高度角”。似更易理解。  相似文献   

17.
潮汐(tide)是指一个天体受到其他天体的引力或引潮力作用而产生的周期性波动、涨落现象。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且不停地进行自转。因此,一个天体总是受到其他天体的引潮力作用,也就是说潮汐是宇宙间天体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地球是一个具有圈层结构的星球,由固、气、波三态物质组成,在日、月等天体的引潮力作用下,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都存在潮汐现象。作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研究地球潮汐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地球环境,建立良好的人地关系以及对潮汐的开发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型太阳高度测量仪任丘市北辛庄乡司马庄小学朱爱平,闫国福一、原理:本仪器根据光直线传播原理,使被太阳光照射的垂直板投影在刻度尺上,测定影子的长度,同时在仪器上观测影子的方位和太阳的高度。二、特点和用途:本仪器供小学自然演示实验用,用以演示太阳和影子的...  相似文献   

19.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也是距地球最近、同地球关系最密切的恒星.太阳辐射是地球(?)类及其它生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方面的研究已经相当广泛,本文着重探讨的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即太阳表层的活动和变化,不仅可引起色球层和日冕层扰动,产生耀斑和爆发日珥等现象,还与地球上的磁暴、极光,以及水文、地质、气候等现象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太阳测高仪是学生练习测太阳高度使用的仪器,而望远镜则是为丰富学生课外活动而设计的,我们将太阳测高仪和望远镜合为一体,是为了使用方便,充分利用材料,做到一物两用,也扩展了测高仪的用途。 1、制作材料 底座和立柱(可以用木材或其他材科)、镜筒 (可以用纸筒、塑料管等)、量角器(90°)一个、粗铝丝10厘米左右、薄铁皮、螺钉四个、牙膏帽四个。凸透镜和凹透镜各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