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缘园 《新闻通讯》2014,(11):30-31
新闻伦理研究是传媒伦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媒伦理研究始于美国,我国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才开始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快速发展。随着大众传媒对个体认知、社会价值判断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引发了一系列道德伦理问题的反思,传媒伦理课题尤其是新闻伦理研究在近年再次进入研究视野,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对于新闻伦理的界定,早在1993年出版的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词典》中,将新闻伦理学定义为研究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形成及其规律的学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新闻伦理与新闻职业道德及新闻职业规范之间的含义几乎是等同的。  相似文献   

2.
浅议传媒伦理研究中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光  杨纯 《新闻知识》2006,(9):57-59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传媒伦理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核心概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新闻伦理”和“新闻道德”、“传播伦理”和“传播道德”、“传媒伦理”、“广告伦理”和“广告道德”以及“网络伦理”和“网络道德”。在这些研究中,特别是以“传播伦理”和“传媒伦理”为核心概念的研究中。其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极其相似。笔者试图探讨一下这儿个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马正华 《视听界》2015,(1):28-30
媒体融合正在引领传媒发展的走向。传统媒介与新媒介融合,传媒伦理如何建构?媒体融合不仅打破了传统语境下传媒伦理的横向与纵向结构,也改变了传统语境下传媒伦理核心问题的现实基础。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有可能让媒介从业人员、媒介传播活动和媒介组织运营在实践中陷入传媒伦理困境。一种基于融合理念的、整合式的传媒伦理形态成为媒体融合能否顺利实现的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4.
李蓓 《新闻通讯》2011,(5):36-37
对传媒伦理是什么的认知及对它的自觉体认和坚守,形成了我们最基本的传媒伦理观念。而传媒职业伦理观念的探寻直指传媒伦理研究的核心。在新闻实践中应该如何处理各种关系,应该自觉践行什么样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5.
“基本问题”是学科问题研究中的根本和核心,是贯穿学科各个领域、各种问题研究的主线、出发点和归宿.研究方法是在研究中发现新理论、提出新观点的工具和手段,是运用智慧进行科学思维的技巧.两者对于一门学科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从分析的视角和经验的视角出发,对传媒伦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进行探究,并对当前存在的传媒伦理研究方法进行整合,力图以此推动传媒伦理学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6.
社会伦理、道德一直渗透在传媒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并且对传播活动的各个环节有着深刻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和传媒的高速发展.大众传媒活动出现了一些不道德的现象。本文研究社会伦理、道德对传播活动的影响.正是期望能从这样一个角度.找到积极引导传播活动的出路。本文认为加强社会伦理、道德建设.把社会伦理、道德建设作为一种具有稳定性的道德力从而影响传播活动的各个环节.然后再利用传媒对伦理道德具有的传承、建构、保持作用.实现传媒发展和伦理道德建设发展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7.
论文利用EXCEL和SPSS作为分析工具,采用文献计量和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2001-2010年信息伦理学研究现状及热点,得出我国信息伦理学的研究趋势和重点主要集中于信息伦理规范、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伦理学研究、图书馆与信息伦理、特殊人群的信息伦理教育、信息伦理道德教育与技术教育研究五个方面,旨在为信息伦理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行业失范时有发生背景下的传媒伦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蓓 《传媒观察》2011,(2):34-35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我国,新闻界的道德规范都早已存在,但其实践总是"知易行难"。尤其在我国,近年来随着新闻传媒事业的飞速发展,传媒行为失范现象时有发生,这使人们愈加意识到传媒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纵观当今媒体发展,我们已经迎来一个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全媒体时代,传播更加迅捷、资讯日益发达,与此同时,新闻传播中新闻伦理的缺失问题也随之凸显。新闻伦理概念的界定与内涵按照伦理学观点,无论是从  相似文献   

10.
档案伦理研究.主要得益于20世纪70年代在发达国家的兴起.8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国际范嗣内信息学界和伦理学界共同关注和研究“热点”的信息伦理学的发展.是随着计算机伦理、信息伦理的研究而逐步发展并被人们注意和重视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汶川大地震报道中的伦理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汶川大地震中,我国记者和新闻媒体的良好表现有目共睹,世人称誉,但是也存在一些不顾及灾难当事人内心感受、忽视人文关怀等有违新闻职业伦理的行为。敬业而善良的记者为什么会做出这种行为?一方面,突发灾难情境本来就对新闻职业伦理形成冲击,另一方面,我们的新闻职业伦理意识也不够强。加强新闻职业伦理教育,修订《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建立灾难事件报道资源共享机制,使新闻职业伦理成为我国新闻工作者和媒体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自律行为。  相似文献   

12.
伊拉克战争期间,我国分析美国传媒关于战争报道的文章很多,几乎所有文章都在努力证明美国传媒如何没有新闻自由。现在冷静下来查看当时的战争报道,实际情况与我们的简单判断差距甚远。本文从总体上统计分析了美国传媒战争报道倾向,认为新闻理念和职业伦理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主要反映在传媒与公权力关系、平衡报道以及消息和言论分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张淑芳 《东南传播》2010,(8):108-109
文章以媒体乱象与"新闻伦理课程之死"为切入点,探讨了新闻伦理课程在教学中遭遇尴尬的原因,并提出以具体情境为依托复活新闻伦理教学的实践精神,引导学生重新回到新闻伦理学课堂。  相似文献   

14.
罗彬 《新闻爱好者》2017,(12):39-42
任何一次社会的重大变迁在某种程度上都将催生一种新的伦理精神,当代中国新闻实践的变迁也需要新的伦理来支撑,这就是责任伦理。责任伦理拓宽了传统伦理学研究的范畴,也赋予了其新的道德维度。新闻传播责任伦理的建构应以"行为善"和"品德善"为其内在维度,形成当代新闻传播伦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李蓓 《传媒观察》2011,(5):36-37
对传媒伦理是什么的认知及对它的自觉体认和坚守,形成了我们最基本的传媒伦理观念。而传媒职业伦理观念的探寻直指传媒伦理研究的核心。在新闻实践中应该如何处理各种关系,应该自觉践行什么样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6.
新闻伦理是规范伦理学的重要内容,是指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观对推进社会的文明进步远比新闻本身更有价值。布雷恩·S·布鲁克斯新闻伦理理论在目前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加强其研究,有助于解决我国新闻伦理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我国的传媒企业也迅速地发展起来。但是,时下传媒的"低俗之风"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这些涉及到伦理问题的新闻事件,已触及到了社会道德的底线。对传媒企业来说,俗也可以是一种文化,同样也可以俗出人们喜闻乐见的新闻,但是,一些媒体为了吸引更多人的眼球,便走向了低俗化的极端。本论文通过对近些年陕西省传媒文化中"低俗之风"的剖析,指导传媒企业健康发展,从而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7,(5):86-93
动态新闻推送的智能算法是智媒时代的产物。本文通过对2016美国大选期间Facebook假新闻事件的分析,发现Facebook通过协同过滤机制,选择性地决定民众看到的资讯内容,形成了过滤泡现象和回音室效应。由于人工智能算法机制缺乏把关,助推了假新闻的泛滥,造成"意见自由市场"的混乱。本文从信息伦理学角度出发,认为智媒时代新闻专业伦理的重建愈加迫切,应从伦理融合、软硬约束、公众参与和社会制衡等方面增强智媒时代社交媒体的社会责任、构建智媒体时代良好的媒介生态和信息秩序。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小甘:近几年来,每年都有重大的、引起新闻界广泛争议的新闻伦理失范事件发生。对于即将步入媒体工作的未来新闻从业者而言,掌握好新闻工作技巧固然重要,但加深对新闻职业伦理的认识也尤为关键。本期,传媒专家、资深媒体人范以锦先生在新浪和腾讯微博(@范以锦)同步开辟的“新闻学生茶座”中,与自己指导的硕士研究生黄悦(@榨菜的窝儿)展开对话,从媒体公关、新闻造假、隐性采访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坚守媒体的伦理底线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新闻研究中的应用性的热门话题减少,主要集中在传媒经济研究、新闻法治和职业道德研究两方面。 一、传媒经济研究 我国加入WTO以后,讨论传媒经济体制改革的文章逐年增多,传媒经济发展的诸方面问题的研究也有所深化。一位国家传媒管理负责人认为,目前做强中国的报业,要解决三个“瓶颈”,一是媒介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媒介只生不死,一些亏损严重的媒体因为可以安排某个级别的干部而不存在倒闭之说。二是条块分割,不能或难以跨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