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清末民初自开商埠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中国宣布自开了许多通商口岸。这些自开口岸,在中国近代商埠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外交乃至整个近代社会的文明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清末民初自开商埠的原因及概况  相似文献   

2.
赵静 《华章》2011,(36)
本文试探析从清末到民初十年间,国人自办女学的历史进程.清末民初时期女子教育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对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也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的中国职业教育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苏奕勇本栏编辑马志清清末民初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初步发展时期。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我国近代的职业教育处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始终是在社会动荡、灾难深重及旧的...  相似文献   

4.
董俊  王芳 《文学教育(上)》2011,(19):151-151
清末民初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先进知识份子大量的翻译促进了新式教育在中国的传播。清末民初的翻译与近代中国新式教育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法政专科教育一度畸形发展,而清末与民初又各具特色。法政专科教育兴盛的根本原因,是近代中国对“法治”社会的呼唤及科举制废除后文官考试制度实施前我国选官制度和政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英语是东西方文化传播的载体,其教学是由传教士引进到我国的,历经从单纯语言教学模式到专业教学和语言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最终成为中国发展近代教育和晚清传播西学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清末民初外语教育对培养人才、发展教育起到重要影响。本文分析和研究了清末民初教育对培养英语人才、学术传播和转变观念、促进近代教育方面所具有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试论清末民初的学堂乐歌康明安产生于清末民初的学堂乐歌是我国近代音乐文化的突出成果,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传播来自西方的近代音乐知识,普及音乐理论和推广群众性的歌咏形式以及为建立中国自己的近代学校音乐教育方面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可以说,学...  相似文献   

8.
常熟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 ,是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特别是常熟的藏书、刻书 ,源远流长 ,久负盛名 ,为全国县级行政区所罕见。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 ,长期在民众中形成的尚文精神 ,是常熟私营图书业长期持续发展的基础。一、常熟清末民初以来私营书店概况(一 )清末民初至民国二十五年的私营书店根据《新常熟报》、《常熟七日报》、《常熟旬报》、《常熟指南》、《虞山指南》、《常熟教育》等报刊图书的记载 ,以及对 30余人的调查访问 ,清末民初至民国二十五年 ,这一时期的私营书店 ,列表如下 :清末民初至民国二十…  相似文献   

9.
在清末民初内蒙古赤峰喀喇沁右旗兴办的崇正学堂是百年老校,其体现了清末民初蒙古族的革新家贡桑诺尔布启发民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担任多年校长的邢致祥先生身体力行,积极实践了贡桑诺尔布的教育思想.崇正学堂为蒙古族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材,在蒙古族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为近代东部蒙古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论清末民初的法政学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清末兴学浪潮中,法政学堂十分引人注目,从1905年至1916年的十余年间,全国先后兴办了百余所法政学堂。清末民初的法政学堂对中国近代法政教育的兴起和普及,清末民初的社会政治发展都有相当的影响。由于特殊的国情和历史条件,其局限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1.
岑春煊作为清末民初著名政治家,非常重视警察教育。他创办警务学堂,不仅培养了大量实用型警察专门人才,推进了清末民初整体警察事业的发展,而且还促进了中国警察教育的近代化进程。研究岑春煊的警察教育思想,能够从中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2.
满清后期鸦片战争爆发,惊醒了沉睡的国民。当时以学堂乐歌为主要形式的音乐教育,经历了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百日维新、辛亥革命等历史阶段,致使清末民初我国音乐教育的主题中自然地充溢着"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等具有政治导向的爱国理念。本文主旨在探索清末民初音乐教育的时代意义,其内容包括:我国近代早期音乐教育的产生、清末民初音乐教育的政治导向、清末民初音乐教育政治导向的时代意义三个部分。从本文的分析研究结果可知,在当今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和谐发展的重要时期,清末民初音乐教育的政治导向对于提升新一代国民爱国主义思想、树立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光大民族文化、培养美育情操实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清末民初宪政思潮的兴起与发展,与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勃兴密不可分。它以西方宪政模式为旨归,是中国近代社会各种现代化思潮的一分子。李大钊的宪政思想是同清末民初宪政思潮的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宪政思想的萌芽、发展和转变深受当时宪政思潮的影响,可以说,李大钊宪政思想的发展历史在一个侧面反映了清末民初宪政思潮演变的历史面相。  相似文献   

14.
1902年,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壬寅学制将大学预科教育正式列入我国学制。本文在阐述清末民初大学预科教育制度演变的基础上,对清末民初大学预科教育实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以企对我国现今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提供一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清末民初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的阶段,语言面貌纷繁复杂,词汇方面更是如此。借代造词属于汉语修辞造词中较为特殊的一类,这种造词法古已有之,它在此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虽然产生新词数量并不算多,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体现清末民初的词汇特点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教育家李廉方(李步青)是清末民初教科书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既是清末国外教材的引进者、使用者,又是民初新制教科书的编辑者、撰写者,还是早期国人自创课程教学法的实验者、开拓者。他编著的教科书和教师用书不局限于基础教育的诸多学科,还涉及师范教育的一些领域,对中国近代教科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的公共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社会对公共图书馆特点与作用的认识、介绍与宣传,为近代公共图书馆的兴起扫清了观念与思想上的障碍。清末民初公共图书馆的兴起,以及图书馆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奠定了现代公共图书馆系统的雏形。  相似文献   

18.
柳卫民 《文教资料》2012,(17):106-107
作为清末民初政治家,丁振铎创办警政,开办警校,开展警察留学教育,不仅促进了清末民初我国西部地区警察事业的发展,而且推进了我国西部地区警察教育的近代化进程。研究丁振铎警察教育思想,既可为新时期警察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又能丰富警察教育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初,农会的兴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实业救国人士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倡导,清末新政的推动等.近代经济思想的转变对农会的兴起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陆征祥,中国近代极负盛名的外交家之一。清末他就与袁世凯相交甚笃,经袁大力提携而得以在外交界崭露头角;民初又颇受袁氏重用,任外交总长、国务总理、国务卿等职,在内政外交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以清末、民元至洪宪帝制前、洪宪帝制时期三个阶段为时空背景,撮要探讨陆、袁关系,从某些侧面来进一步认识清末民初的政治离合与外交演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