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毛泽东与香港回归回顾收回香港主权的斗争,应该说早在毛泽东在世时就已经开始了。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以“一国两制”的新思路解决香港问题之前,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尤其是她的杰出代表毛泽东,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就曾经有过不朽的历史性的探索和贡献...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共“一大”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共产国际、联共(布)轻视中共早期组织的作用,以及个人崇拜和路线斗争范式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极力淡化中共“一大”前陈独秀对建党的贡献。于是,“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观点一统天下。其实,作为一个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0年6月。从1920年6月党的成立到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这是中共党史研究不应回避的岁月。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建党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同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毛泽东建党思想是在中国工业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功地指导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为国际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提供了新鲜经验。周恩来自投身革命运动开始,就积极从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展工作,他在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我们党第一代领导核心,但他的领袖地位并不是在建党之初就确立了的,而是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遵义会议前毛泽东没有进入党的领导核心层;遵义会议是毛泽东冲向最高权力的起点,从遵义会议开始,到六届六中全会,再到43年3月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最后到中共七大,毛泽东在中共的最高领袖地位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   

5.
今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日。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他毕生高举共产主义旗帜,为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而奋斗不息,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勋。他同他的战友所创立的毛泽东建党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新的财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生九十周年的日子里,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建党思想,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实践意义。本文想就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重大贡献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与中共"一大"相关的五个历史问题:一、毛泽东出席中共"一大"的身份,是以共产党员的身份,代表湖南社会主义青年团出席"一大"的;二、"一大"期间毛泽东被其他代表称为"神经质",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四点;三、"一大"上,毛泽东没有做过正式发言,其工作就是做会议记录;四、毛泽东进入中共中央的时间应该是在1921年召开的中共"一大"上;五、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真实时间是1920年8月,为何说"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陈独秀虽然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但在历史上陈独秀被共产国际作为大革命失败的"替罪羊",并戴上了"右倾投降主义""托派"等多顶帽子,所以不可能以他1920年8月创建的上海共产党发起组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而毛泽东出席了"一大",所以"一大"就成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随着历史的发展,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的指导作用,会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贡献,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缅怀。本文仅就毛泽东同志和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贡献,作一概要阐述。一、毛泽东同志是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缔造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毛泽东同志和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缔造者。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从建党初期就高度重视中国的民族问题,对于如何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作出了许多探索,在当时…  相似文献   

8.
《师道》2012,(6):57-57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杨奎松说:以课程教材研究所编的“人教2007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为例。可以看到我们中学历史教科书里面存在着怎样多的问题。 比如,许多史实不准确。以14课为例。如说1919年五四运动中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因此出现了创建工人阶级政党的需要,实际上这个过程开始于1920年中共开始建党以后。  相似文献   

9.
中共旅法小组和旅欧支部是我党创立时期形成的最早的基层党组织之一,它在广大旅欧华人(主要是留法勤工俭学生)中树起了共产主义旗帜,为推进中国革命进程做出了宝贵贡献.1921年初,随着国内建党工作的开展,旅欧华人中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也积极酝酿建立党的组织.在法国蒙达尼,以蔡和森为首的新民学会在法会员及工学世界社负责人李维汉、李富春等同志,就曾进行建党的筹备工作,由于后来忙于参加和领导求学运动的斗争,这一工作中断了.另一方面,在国内参加过组党工作并成为北京共产党小组成员  相似文献   

10.
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他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最大贡献。它作为我们党的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金进 《语文新圃》2007,(12):27-29
<欢乐颂>是胡风的著名长诗<时间开始了>的第一章,最初发表于1949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上,它以1949年7月1日的北京体育馆三万人集会庆祝中共建党二十八周年大会为创作背景.……  相似文献   

12.
刘少奇作为我党重要领导人和理论家之一,对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主观、客观上的种种原因,刘少奇的建党思想具有自己的显著特色。仅以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中党内斗争的有关理论问题而言,刘少奇在阐述问题时所依据的基本原则以及他所阐明的一些基本观点,和毛泽东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譬如,刘少奇认为:中国党的党内斗争是社会上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矛盾在党内生活中的反映,它将是长期存在的,即使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党内斗争仍不可避免;正确的党内斗争有利于党的健康和发展,无产阶级政党就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即“七一”讲话 )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基本纲领 ,是对毛泽东建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七一”讲话内容丰富 ,思想精深 ,本文仅从四个方面浅析它对毛泽东建党学说的新发展。一、“七一”讲话提出把新的社会阶层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 ,进一步破除了吸收党员拘泥于阶级出身的僵化观念 ,是对毛泽东建党学说的一大发展。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 ,这是否就意味着它只能从无产阶级的队伍中发展自己的党员呢 ?这个问题在共产主义运动中曾有过不容争辩…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有关问题过去党史学界对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的时间议较大,有“1920年6月”“1920年7月”“1920年月”“1920年7、8月间”之说,也有“1920年秋”的模说法。近几年来,由于“俞秀松日记(俞是参加上海产主义小组的最早成员之一)和从俄罗斯国家档馆收集来的一些资料”等新史料的发现,现在普遍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时间“应是1920年6”(包晓峰“纪念建党七十九周年全国党史学术讨会综述”《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5期)。上海共主义小组成立时,最初定名为社会共产党,而非过许多史书上所称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  相似文献   

15.
论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的形成和特点刘风莲毛泽东一生极为重视调查研究,他是中国共产党内最早认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领导人,在调查研究的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毛泽东同志从参加共产主义运动,缔造我们党的最初年代开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李达作为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建人之一,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理论方面,李达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宣传,他做为主将捍卫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扫清了建党道路上的思想障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实践过程中,他主编《共产党》月刊,参与改组后的《新青年》的编辑工作,为党的建立开辟和坚守思想舆论阵地,功不可没。并且李达在1920年8月归国后,就参加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并且从1921年2月到"一大"召开,李达一直担任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总书记一职,对党的成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1918至1921年是毛泽东的思想急剧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1918年前,毛泽东并不知道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提出了"民众的大联合",宣传"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想"。他从主张不流血的革命转变到选择"激烈的共产主义"。1920年夏,他已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到1920年12月,他更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积极从事建党活动,认识到中国必须成立一个新型政党来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中共一大吸收了包括他的思想在内的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制定了反帝革命纲领。总之,毛泽东逐步认识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认识到中国只有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才有希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像毛泽东一样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化的必然结果,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南昌起义 1、南昌起义是由谁最早提出的对此问题,学术界大致有五种说法。一说是毛泽东主张的;二说是毛泽东和蔡和森提出的;三说是周恩来建议的。第四说认为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曾建议在两湖暴动而不是在南昌。南昌起义是当时的党中央周恩来、瞿秋白、张国焘等人经过相当长时期酝酿考虑后决定的。第五说认为最初是由在九江的恽代英、谭平山、邓中夏、李立三和叶挺等同志提出的。经周恩来转报中央,最后由中央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相似文献   

19.
陈望道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浙江义乌人,生于 1891 年 1 月18 日,1977 年 10 月 29 日病逝。 陈望道在参与早期的建党活动的同时,就开始积极从事革命的文化教育工作。1920 年他接受了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邵力子的聘请,在该系任教。1927 年他开始担任复旦中文系主任。1929 年——1930 年期间,他又兼任了复旦实验中学主任。 早在 1924 年他在复旦中文系任教时就开设了“新闻学讲座”,他是这个系的奠基人。并先后担任了八年系主任,为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他任新闻系主任时,为了 “使有志于新闻事业的青年更能学以致…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对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整顿。做好这项工作的中心一环,是在党内普遍地深入地进行一次思想教育。这时,我们重温刘少奇同志关于从思想上建党的理论贡献,无疑是有现实意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反映了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由于各国历史条件的不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创立和发展,又都有自己特殊的规律。刘少奇同志同毛泽东等同志一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理论运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经验,创造性地解决了在现代产业工人很少而农民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国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问题,从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理论,特别是从思想上建党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