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西部的困境 我国共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西部开发,即“一五”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两次西部开发的基本方式:一是在内地投资新建;一是沿海地区老企业向内地搬迁。其中“三线”建设时期是沿海地区工业生产能力向腹地的一次大推移。两次西部开发特别是“三线”建设时期的代价是巨大的,不仅国家为项目搬迁花费了2000亿元人民币,建设不配套、选址失误、生产成本高、建设项目生产方向不明确等,使项目建设之初就埋下了长期的隐患。 改革开放以来,或由于地域闭塞、运输不便、远离市场,或由于机制不活、体制不顺、缺乏创新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西部地区外资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认为,目前西部地区的“三资”企业不仅规模小,在地区经济中的比重低,而且投资风险较大,经济效苴较差,远远无法满足西部大开发的要求。要改变上述状况,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尽早完善整体投资环境,把基础设施建设、传统工业改造和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今后利用外资的新增长点,超前实施外资政策自由化等。  相似文献   

3.
"数字鸿沟"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数字鸿沟”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存在于中国国内的东西部之间。西部大开发应在充分肯定“数字鸿沟”客观存在的前提下,实现既缩小“数字鸿沟”,更缩小“贫富差距”的“双缩途径”。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的时机成熟已经成为共识。但关于“西部大开发,究竟什么要先行”的问题目前还有不同看法。一些领导和学者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科技(或教育、或交通、或基础设施建设、或治理生态环境)要先行的观点。本文指出我国东西部最大的差距是思想观念的差距,论述了“西部大开发,观念和人才要先行”的独立见解。  相似文献   

5.
林云帆 《知识窗》2007,(5):14-15
在前几年掀起的“西部探险热”中,青海可可西里无人区、藏北高原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曾备受人们的青睐。可如今,地处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部的乌尔禾。却引起了中外旅游、探险者的关注。这不仅因为附近有著名的成吉思汗山及翠绿如宝石的自然风光,更主要的是荒漠深处还有座神秘的“城堡”。地质学家称它为“风魔城”,哈萨克人叫它“鬼城”,为探其真容,记者一行专门到此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6.
“西部开发,人才先行”。本文立足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度,从标榜人才的价值和效益入手,揭示出了西部人才饥荒的状况与成因,提出了构筑西部人才新高地的设想和当务之急要制定稳住人才、吸引人才的特殊优惠政策与应急措施,以确保西部人才安全和经济、社会、科技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政府网站建设水平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鹏刚  胡平 《情报科学》2005,23(9):1387-1391
政府网站建设是推进政府信息化的重要方面,在提高政府效率、转变政府职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西部各省区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化和政府网站建设。本文从“省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省级政府职能部门网站建设”和“省、地(市)、县(区)三级政府网站的连通性”三方面,运用统计描述、聚类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西部各省区的政府网站建设情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经理激励的东西部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永  李仕明  杜义飞 《预测》2003,22(6):46-50,69
通过考察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测度的内在结构,利用因子分析法获得了“经理薪酬”和“经理持股”两个主成分,在此基础上,建立经济增加值、市场增加值与两个主成分的多元回归模型并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东部和西部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测度的内在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东部股权激励较货币激励突出,西部货币激励较股权激励突出。东部上市公司经济增加值与“经理薪酬”、“经理持股”显著正相关,市场增加值与两个激励测度正相关,但不显著;西部地区经济增加值与“经理薪酬”显著负相关,市场增加值与“经理薪酬”和“经理持股”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陕西经济在“一五”计划、“三线”建设、西部大开发三次机遇期特点的分析比较,揭示出在今天西部大开发机遇期面前,陕西应有新观念,使用新办法,抓住机遇,成为西部经济省。  相似文献   

10.
今天,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西部大开发”已经成为热得烫手的字眼。高等教育特别是西部高等教育如何应对西邵大开发的挑战,抢占人才和科技制高点,做足大开发大发展的开篇之作,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时代课题。 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及时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到我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关系到扩大内需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分三步走”现代化目标的基本实现;关系到全国…  相似文献   

11.
孟晓星 《学会》2004,(3):45-46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广泛动员和组织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西部大开发,中国科协提出了实施“西部科普工程”的意见。中国昆虫学会2003年经中国科协立项并正式批复2个西部科普工程项目,拨给学会总经费9万元。我会根据西部地区的特点,在甘肃省举办“农  相似文献   

12.
黎红 《情报杂志》2001,20(1):95-96
图书馆在社会系统中的定位和功能决定了西部高校图书馆应该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特别要利用网上资源共享,促进西部地区科技、教育资源更快、更多地注入西部,从而为“西部人才高地”的建设提供更加开放的环境、更加灵活的机制和更为广阔的人力资源市场。  相似文献   

13.
清华大学向西部地区转移技术,对于促进西部大开发和促进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清华大学向西部地区进行转移技术的“全方位”合作模式,为国内其他高校参与对西部地区的技术转移树立了榜样,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期刊方阵”西部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分布情况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入选“中国期刊方阵”西部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分布情况与全国科技期刊情况的对比分析,指出“中国期刊方阵”西部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存在总体数量偏少、总体质量偏低的问题,西部各省(市、区)应当积极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利时机,在国家政策向西部倾斜等宏观调节下,支持和促进西部期刊大发展,尽快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同时,西部高校自然科学类学报必须稳步推进期刊改革,积极进行结构调整,加强编辑部建设,努力提高学报质量。  相似文献   

15.
西部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董锁成  王海英 《中国软科学》2003,(10):115-119,114
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面临的生态恶化与加快发展的双重挑战,提出超常规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是西部摆脱“脆弱—贫困”恶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中重点分析了西部地区发展生态经济模式的战略依据、内涵以及战略途径,并对如何促进西部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创新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以科技为切入点,将科技、资本、管理等新的生产要素植入农村,为新时期我国农村,特别是市场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找到一个新的突破点。本文介绍了科技特派员行动的起源和发展,并且着重阐述了西部大开发中宁夏科技特派员模式的主要创新点-“三线推进”和“金融推动”。本文还从科技传播的角度分析了科技特派员的经济和社会学意义,并对如何有效地在西部大开发中推广其模式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西部可持续能源开发利用模型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系统分析原理建立了西部可持续能源开发利用模型,综合研究了西部能源需求、西部能源开发、“西能东送”、污染物排放以及水资源需求等热点问题。文章讨论了几种能源开发利用情景,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决策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宁澈 《华夏星火》2003,(12):30-31
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特别是东、中部地区的科技、人才资源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帮助西部地区农村青年提高科技素质,提升西部农村的科技支撑能力,促进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团中央、科技部、民进中央于2002年6月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了启动会议,共同组织实施了“青年星火西进计划”。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与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化,客观上促进发展要素在国际范围内流动,使我国西部地区在技术选择和新技术开发上具备了理论“跨越”的可能。针对信息化对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阐述了加快西部信息化进程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0.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计划是交通部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召,为提升西部公路水路交通科技的总体水平,切实保障西部交通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所做出的重大决策。经过近5年的实施,不仅有效解决了西部地区交通建设中的技术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全面推进了区域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本文就西部交通科技建设项目计划对西部地区区域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促进作用做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