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晏阳初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平民教育家和实践家。他毕生从事乡村建设事业,成功地创立了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定县模式”,其平民教育思想至今仍在第三世界广泛流行。20世纪中国乃至全球的识字运动、平民教育、村治、乡村建设、农村复兴等,无不与他有关。文章重新梳理了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与现实来源,深刻领会了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内涵,深刻认识到他的乡村建设思想至今仍有借鉴价值,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化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晏阳初,我国现代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他认为中国的教育要不仿古,不仿欧,创造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体系,要唤醒民众除文盲,做新民,并深入民间采用学校式、家庭式、社会式三大方式,推行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四大教育,以提高平民的文化素质。对他的平民教育理论和乡村教育改造理论的总结,对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有着重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晏阳初先后在中国与世界发展中国家从事平民教育事业和乡村改造运动,在长期的教育与社会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平民教育与乡村教育改造理论。  相似文献   

4.
晏阳初博士是国内外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他终其一生为民族再造执著奋斗,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他与众多的奉献者从事农村平民教育,在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光彩夺目的教育理论,而其中的公民教育思想、民本思想以及对国家意识的培养等都闪耀着恒久的光芒。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一个主张农村改良的政治派别——平民教育派,他们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农村社会改良的理论,并进行了局部的实验,鼓噪一时。晏阳初是当时农村改良运动的主要代表之一,他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从事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闻名于海内外。本文拟就晏阳初关于平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作一粗浅的剖析。  相似文献   

6.
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不仅是杰出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而且是一位平民教育家.王艮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平民化特征表现为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与大众化,表现为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和世俗化,还表现为讲学传道方式的实践性和民本化.综观王艮一生,是从事平民教育的一生,是讲学传道的一生.他终身不仕,把毕生精力献给平凡而伟大的教育事业,开启了中国教育史上一代平民化学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轮启蒙思潮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7.
刘雯 《阅读》2023,(31):51-52
<正>寒假在家,静心读《陶行知教育论著选》,读着读着,有心潮澎湃甚至热泪盈眶的感觉。陶行知先生在当时困难重重、危机四伏的情况下,以一己之力勇敢为平民教育、女子教育、乡村教育而振臂疾呼,真的太令人敬佩了。在他的教育论著里,陶行知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紧贴生活的鲜活事例给我们讲教育,其中许多理论即使时隔多年仍让人读来深觉振聋发聩。在看这本书之前,我认为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理论家;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陶行知先生更是一位为教育而战的勇士。  相似文献   

8.
从梁漱溟的文化哲学到他的乡村建设的教育思想,以及邹平乡村建设实践,贯穿了梁漱溟的农村教育观。“改造旧文化,创造新文化”是梁漱溟赋予乡村教育的文化使命,乡学村学是实现这一使命的具体机关。平民教育、社会教育和乡村建设是一回事。只有平民得到教育,乡村得到建设,中国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9.
作为教育家的陈独秀,其职业教育思想独具特色。他认为在社会形态中教育属于上层建筑,中国从来就不大重视职业教育,而欧美各国都注重职业教育。主张"一切教育都建设在社会的需要上面",讲究"实际应用",强调理论要联系实际,学习要学以致用,希望教育是平民的而非贵族的。陈独秀的职业教育思想在当今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试论刘古愚的爱国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古愚是中国近代卓有建树的爱国主义教育家、思想家。他作为早期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的先驱者,从不同角度讨论了传统教育的性质、作用、目的,批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和副作用。为清末教育改革和辛亥革命后的实业教育与平民教育思潮作了思想准备。今天学习和借鉴刘古愚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及实践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苏 《职大学报》2010,(2):106-108
本文立足于对中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的新教育观,联系当前教育现状,进行学理上的探讨。首先是概括了陶行知教育成就的特色,其次是从他本人关于"新教育"的多次论述的比较中确立新教育观的人文品质并展开详细阐述,即作为平民的教育、知行合一的教育和不弄虚作假让学生受用的真教育。  相似文献   

12.
陈静 《职大学报》2013,(1):109-113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以民族再造为根本宗旨,在教育实验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细致严密的平民教育理论体系,在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中,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和经验,为我国当代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平民教育运动以大众受教为目的,旨在最大程度和范围教育中国民众,并在识字除文盲的基础上,授以维持生计之知识与技能,这与我国当代高等职业教育之理念相一致。此外,平民教育思想在办学思路、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与方法上也对我国高职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试论二三十年代的平民教育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中国兴起了一场以乡村建设为中心的平民教育运动 ,这场运动以“除文盲 ,作新民”为宗旨 ,主张教育救国、教育平等 ,以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等一批知识分子为代表 ,在定县、邹平等地开展了一系列平民教育实验活动 ,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平民教育思想 ,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虽最后终昙花一现 ,归于失败 ,但不失为教育史上值得称道的史迹。  相似文献   

14.
半个世纪以前,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就乡村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广泛的试验,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卓越的建树,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本文从乡村教育在改造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中国乡村教育的总体目标。以及从何入手组织实施乡村教育改革等三个主要方面,探讨了陶行知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教育思想,以期引起人们对农村教育的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15.
黄质夫是民国时期一位伟大的爱国乡村教育家。本文在研究黄质夫乡村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其教育救国思想的形成,解读其乡村教育救国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对其教育救国思想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6.
全纳教育是一种现代国际思潮和全新教育理念,旨在消除歧视和排斥,实现全民教育,"有教无类"是我国教育家孔子开创平民教育的指导思想,两者在核心理念和精神追求上有相通之处.本文在探讨两种教育思想生成背景和基本含义基础上,比较两者的异同点,旨在为我国全面实行全纳教育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初,中国的主题是救亡图存,面对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和凋敝的农村经济,广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开始关注农村问题。梁漱溟独特的的乡村教育思想在此背景产生,并在邹平展开了乡村建设实验。梁漱溟独特的乡村教育思想对于我国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农村教育和提高人民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教育家.他根据马列主义的教育原理结合中国的实际,科学地阐明了关于文化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问题,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毛泽东教育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教育战线乃至人国人民的楷模和师表。他的教育思想丰富多彩,自成体系。他的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作用,特别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无论是在当时其所处的时代,还是现在,对我国和世界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着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寻求救国道路的过程中,晏阳初逐渐形成了教育救国思想.他认为必须通过对平民教育来实现自由平等,提倡除文盲、作新民,并在定县开展平民教育实验,以"四大教育"来解决农民的识字问题、生计问题和卫生问题,相对改变了当地农村的落后状况,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尽管定县平教运动存在着一些问题,并因抗日形势的紧张而被迫中止,但却是晏阳初等志士教育救国梦的伟大实践,开启了中国平民教育改革的先河,为国内外平民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