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洲国家在推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面临着重大挑战,主要表现为高校缺乏完善的质量保障框架和质量保障能力。除了推进和完善国家层面的质量保障体系之外,在地区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势不可挡和不断加快的时代,非洲还在尝试建设区域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东非一体化的进程下,东非大学理事会推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框架试点的成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地区合作有助于非洲大陆人力资源的流动,进而可以推动非洲经济的发展和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对加拿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专题调研的初步总结,调研对象包括大学校长、副校长兼教务长、校长助理、院长、系主任、教授、大学高层管理人员,省政府教育部高教质量保障负责官员、加拿大工程师协会专业评估负责人、省大学协会质量保障负责官员等40多位与高等教育质量相关的人士和学者.在加拿大,"学位"和"大学"的字眼是有严格限制...  相似文献   

3.
第八届澳大利亚大学质量保障论坛(Australian Universities Quality Forum,AUQF)于2009年7月1-3日在澳大利亚北领地的具有浓郁原住民文化色彩的沙漠小城爱丽丝泉召开.论坛的主题是:内、外部质量保障:紧张与合作.论坛联合主办单位有:澳大利亚教育就业及工作关系部、澳大利亚大学质量署(AUQA)、澳大利亚大学委员会、非自我认证高等教育机构、新西兰大学校长委员会、澳大利亚大学生协会、高等教育管理协会、大学研究协会及专业委员会等.  相似文献   

4.
王婧 《考试周刊》2015,(1):18-19
在过去的几年里,欧非国家实施了多项合作项目,旨在支持非洲高校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在欧洲大学协会院校评估方案的基础上,欧非共同建立的欧非质量联保——通过合作伙伴关系建设院校能力的项目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首先对欧非质量联保项目的产生背景进行了简要阐述,其次详细分析了项目实施中面临的问题,即自评过程困难重重、自评报告不完善、赴非评估旅途艰难、评估小组成员流失等,并总结了项目取得的成效。最后,借鉴该项目的成功的实践经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非洲高等教育一体化与非洲一体化的使命、非洲高等教育系统面临的困难以及与其他地区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有密切联系.历经独立前至独立初期的萌芽、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兴起、新世纪初的蓬勃发展,近年来非洲高等教育又出现了新动向:重修一体化公约;建立非洲学历资格和学分框架;构建非洲教育质量保障框架;推进ICT建设;促进科研发展等.虽然非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初显成效,但它仍面临教育体制难“协调”、质量“标准”难保障、信息资源“分享”不畅、行动“联合”不强等问题.我国可考虑采取多个方案参与推进非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2011年12月10-11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主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及西南财经大学承办、大学杂志社协办的教育评估分会2011学术年会于四川成都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相关领导、国内教育评估领域的知名专家以及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20余位与会代表围绕着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会议开幕式由教育评估分会秘书长周作宇教授主持,教育评估分会副理事长朱洪涛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丁任重教授先后致辞.  相似文献   

7.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发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领域永恒的话题。英国作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的前沿阵地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英国从传统的大学自治发展到双轨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又从双轨制发展到统一的“大学”质量保障制度,进而发展到由单一机构实施的大学质量保障制度。这之间有质量保障主体的争议,有质量保障内容的徘徊,但最终挡不住将大学自治与外部质量保障结合的脚步。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中存在着多个利益相关者,其中政府、社会、高校和学生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质量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诉求,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中进行着质量观和质量保障权力的博弈。为了实现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应当重视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诉求和质量保障权力、完善学生利益表达机制、加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博弈,以促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多元主体参与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非洲虚拟大学将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到非洲大陆,为提升非洲高等教育的质量做出了卓越贡献。但西方国家对虚拟大学的知识与资金垄断加剧了南北之间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高昂的学费扩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课程与教学的弊端导致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与传统大学的同质化则减损了运作效率,这些是非洲虚拟大学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0.
吴凡 《江苏高教》2012,(4):65-67
从学生的视角来反映高等教育质量,既具合理性也有必要性。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质量的评估与保障,对改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方式及完善质量保障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学生学习过程质量保障应遵循基本原则:一是强调学生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必须与坚持高校的学业标准和学业要求相结合,二是突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中的学生视角应当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保障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英国高等教育评估与质量保障机制: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金顶兵 《教育研究》2005,26(1):76-81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责任经历了一个从教师个人到大学,从大学到国家,从国家又回到大学的演变历程。这体现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深刻变革,即从传统的文化机制到采用科层机制,最后又回归到文化机制;说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必须遵守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应从根本理念上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责任落实到院校自身;明确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更根本的是要发挥各个高校和广大教师的自觉性,高等学校应该是主动自我规范、学术自治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发展中质量问题的凸显,谈论高等教育的质量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一种"时尚"。在质量话语强势冲击下,高等教育研究深陷质量的漩涡。关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和质量保障的看法与说法甚嚣尘上,鲜见卓有成效的质量行动。当前在以发表为导向的学术范式下,当我们谈论高等教育质量时,我们谈论的更多的还是高等教育的价值或大学的排名而忽视了高等教育自身的意义。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或保障体系关注的也只是指标体系的设计或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而并非人的形塑与启蒙。为澄清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及其背后的真相,反思"当我们谈论高等教育质量时,我们在谈什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美国高等教育在20世纪逐渐确立了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中心地位。这一过程与美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所取得的领导地位基本一致。全球化导致了非洲高等教育的趋同现象,这一现象在摩洛哥伊夫兰阿卡韦恩大学的美国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美国高等教育的中心地位将使其继续对非洲高等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逐渐形成以美国为代表的民间主导模式、以法国为代表的官方主导模式和以英国为代表的多元保障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大众化阶段的新形势下,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从建立独立的教育质量评估中介机构、建立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和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信息系统四个方面来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美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认证来进行的。美国南部院校协会(SACS)作为美国六大地区性认证机构之一,在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总结和分析美国南部院校协会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认证标准及认证程序,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和质量保障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进展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必然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提出更为艰巨的任务和要求,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质量应如何判断,该如何保障都是我们必然面临的难题。因此,研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进展及其趋势,对于"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也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有关美国高等教育的研究详述备至,成果之丰富可谓汗牛充栋。然而,美国高等教育的发达,自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许多历史条件显然具有不可复制性。反观欧洲大陆,特别是作为现代大学重要发源地之一的英国,其高等教育长盛不衰的秘密应当更具魅力。这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保持大学的持续繁荣恐怕要比创新大学更为艰难。特别是"二战"以来,英国高等教育面临着美国强有力的挑战,它是如何走出自己的道路呢?其钥匙就掌握在英国政府积极的高等教育政策之中。最近易红郡教授的专著《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版)一书,可以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洞察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窗口,并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当代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恢宏画卷。  相似文献   

18.
日本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经历了从"入口控制"到"多元评价"再到"学习成果评价"的发展历程。1918年《大学令》共有21条,其中13条是所有大学共同适用的规定,另外8条则是专门针对公立和私立大学。根据这8条规定,要设立公立和私立大学共有10项内容必须得到文部大臣的认可,从而确立了对大学的设置认可制度。1947年,按照美国教育使节团的建议,设立了大学基准协会,并制订了《大学基准》,试图通过民间团体来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类似于美国的认证制度。但大学基准协会及其《大学基准》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1956年,文部科学省结合《大学基准》颁布了《大学设置基准》,成为以后设置大学或增设学部的法律依据和最低标准。《大学令》及《大学设置基准》作为高等教育质量"入口控制"的藩篱,对保障教育质量、促进大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两个缺陷:事前控制的方式,即主要的审查和评价活动仅限于大学、学部设立之初;由于规则事无巨细,严重制约了大学的个性化发展。1991年,"设置基准大纲化"以后,美国的认证制度被重新发现,并被翻译成"大学评价"。目前日本的大学评价活动从评价主体来看,有机构本身的自我评价,设置者的评价,第三方机构的评价;从评价功能来看,有改善性的、说明责任的、资金分配的;从评价重点来看,有偏重教育教学的、偏重研究的、偏重入学者状况的。政府、教授及民间团体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真正进入到一个多元评价的时代。2005年以后,随着"大学全入时代"的到来,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受到大学的普遍重视,大学生调查、新生调查以及短期大学学生调查等各种学生调查应运而生,开始了一种全新的质量保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有关美国高等教育的研究详述备至,成果之丰富可谓汗牛充栋。然而,美国高等教育的发达,自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许多历史条件显然具有不可复制性。反观欧洲大陆,特别是作为现代大学重要发源地之一的英国,其高等教育长盛不衰的秘密应当更具魅力。这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保持大学的持续繁荣恐怕要比创新大学更为艰难。特别是"二战"以来,英国高等教育面临着美国强有力的挑战,它是如何走出自己的道路呢?其钥匙就掌握在英国政府积极的高等教育政策之中。最近易红郡教授的专著《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版)一书,可以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洞察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窗口,并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当代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恢宏画卷。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非终身教职教师权益保障已成为困扰美国学术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非终身教职教师无法享有与终身教职教师平等的地位和待遇,影响了他们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人才培养质量,引起人们对高等教育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下降的担忧。美国大学教授协会通过引导高校规范大学非终身教职教师聘任标准和程序,公布谴责名单制裁高校侵权行为,建立教师学术共同体进行集体维权等措施,在保障非终身教职教师的权益及维护高等教育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经验值得我国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