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新时期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基础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改革的范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充分渗透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从理念、内容、实践三个维度分析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切入点,指出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面临着认识不足、能力欠缺、评价模糊等困境,地理教师应当通过转变劳动教育观念、挖掘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2.
劳动教育是完善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的必要途径之一,具有树立美德、增长智力、强健身体等新时代综合育人价值。高中地理教学融合劳动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主要探讨高中地理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意义、途径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大中小各学段要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为目标,使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情感.高中地理是一门人文性、综合性兼备的学科,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高中地理教师要找准劳动教育与学科知识之间的契合点,在地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方法当中渗透劳动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探寻提升学生实践力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劳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地理单元教学是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教学策略,是培养学生劳动知识、技能、精神、习惯等的有效组织形式。文章以“探究植被”为例,从设计主线、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融合劳动教育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以期为劳动教育在地理学科中的渗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陈晶 《考试周刊》2023,(4):141-145
高中地理课堂思政教育融合过程中存在融合手段不太灵活、融合内容不太丰富、融合节点不太适宜等情况。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思政教育融合过程中,可以以理念为先导,深刻认识思政教学本质;以素养为核心,深入挖掘思政教学元素;以学生为根本,精心设计思政教学案例;以实践为基础,合理调整课程教学育人体系;以生活为载体,创新地理思政教育融合。  相似文献   

6.
娄鹏鸽 《教师》2022,(9):63-65
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将劳动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有效融合,可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通过案例分析,诠释如何引导和帮助学生就地取材,并从不同角度调研、获取区域地理知识要素,用成果验证劳动教育融入高中地理教学的可行性、可复制性.  相似文献   

7.
从劳动教育内涵出发,结合高中地理教学要求和教材内容,设置地理实践活动,在地理教学中落实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掌握劳动技巧,尊重劳动成果。  相似文献   

8.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但是其地位却一直被弱化与淡化,主要原因在于其难以融入课堂教学。作为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地理实践力强调地理观察、地理调查和地理制作三大能力,可以很好地与劳动教育融合,为劳动教育进入高中课堂提供契机。结合高中地理课程的相关教学活动,探讨劳动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现实依据与实施策略,从施教材料、实操技能、评价机制等方面展开论述,尝试推动高中劳动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1,(69):154-156
在当下的高中地理课程中,需要渗透劳动教育工作,这样可以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其中,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需要让学生在构建知识性、实践性为一体的课堂当中,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同时正视劳动这种行为,以此养成热爱劳动的思想认知,并掌握劳动的基本技能。文章针对当下高中地理的教学工作中所渗透的劳育教学工作进行详细的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的高中生应该具备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相应的劳动体验,以及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充分渗透劳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高中地理教师应该让高中学生在具有知识性和实践性的地理课堂和地理学习中认识劳动,正视劳动,从而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且能掌握相应的劳动技能,最终形成尊重劳动成果的意识。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了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价值。认为地理学科能够承载劳动教育功能,服务于学生劳动素养和观念的培养,是落实劳动教育的主要载体。以"土壤"教学为例,阐述了如何通过土壤剖面挖掘、土壤采样等实践活动,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地理实践力是当代高中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是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工业区位因素"为例,将劳动教育与地理教学相结合,积极实践产教融合,通过参观江苏省苏州市某日化工业园,加强对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的人才培养必须强化劳动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应以"知行合一"为指导思想,以项目式学习为实施路径,文章结合具体案例"垃圾分类大调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学科融合作为劳动教育体系中的基础一环,抓好、落实专业课程中劳动教育学科融合的实施是劳动教育体系构建中必不可少的步骤。笔者基于学科融合在劳动教育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专业课程中学科融合的主要问题,论述了支持劳动教育项目、开设劳动教育讲座、强化专业课程中学科融合建设相关考核评价机制,可以促进专业课程教学与劳动教育的融合过程加速推进,推动校内劳动教育体系的全面构建,对培育现代化专业技术人才具备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中地理教学,既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为探索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文章深入分析高中地理教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即深度解读教材,串联生态文明教育的点、线、面;信息技术赋能,创设生态文明教育情境课堂;课内课外联动,落实生态文明教育主题;教学评一致,吸纳生态文明教育意见。  相似文献   

16.
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途径之一。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特点,有机渗透劳动教育。思政课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应立足三个“关联”:关联课标,建融合点,实现育人目标融合共生;关联教材,寻发生点,实现教育内容适切融入;关联学生,促生长点,实现教与学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江淮耕读实践基地为例,分析学科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所具有的优势,并提出在地理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提升地理实践力的策略:立足乡土地理内容,合理设计融合方式;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完善融合评价体系;打破学科界限,创新融合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数字时代的外部驱动和劳动教育的内生需求,双线融合教学成为劳动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实施劳动教育双线融合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有利于促进劳动与教育从割裂走向融合,推动体力劳动教育与脑力劳动教育从对立走向融合,促使学校与家社从分离走向融合。推进劳动教育双线融合教学,需要营建“虚实结合”的劳动教育双线融合教学空间、构建“多元互动”的劳动教育双线融合教学方式、创建“开放共享”的劳动教育双线融合教学资源和搭建“科学精准”的劳动教育双线融合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9.
地理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内容,在地理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大有可为。文章结合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挖掘教材、教学活动与劳动教育的融合点,以“中国的水资源”为例开展初中地理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实践探究,总结地理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需要关注的要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劳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是落实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学中应立足初中生物学教学实际,从生物学课堂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社团活动强化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劳动教育、教学评价量化劳动教育等四个维度有效渗透劳动教育,构建基于生物学学科特点的劳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