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自泰勒时代,理论运动发展至今,教育管理理论科学观一直处于“涨落”的状态,科学观决定了在教育管理中研究领域的范围,并影响了研究范式的采用。走出当代教育管理领域理论范式之争的混乱局面应当从转变科学观开始。  相似文献   

2.
格林菲德教育组织管理理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格林菲德是当今教育管理理论界中极其少见的几位思想家之一。他的学说是教育管理学在当代的重大发展。他将个人所建构的理论体系称之为人类发明论 ,并以此为基点系统阐发了自己的组织理论主张。他一生致力于批判教育管理理论运动 ,他的真知灼见 ,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了教育组织管理结构功能主义范式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研究范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理论体系,是从事某一领域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经过多年的发展,教育管理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了多元的研究范式。研究范式为人们全面、深入认识教育管理现象提供了哲学视角,而研究范式的转换则意味着教育管理理论的深度变革。教育管理研究范式的发展经历了前实证阶段、实证范式阶段、后实证范式阶段。...  相似文献   

4.
美英教育管理理论的三种范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70年代以来 ,范式一词在美英教育管理学文献中频繁亮相 ,这不仅意味着本世纪 5 0年代以来被哈尔品 ( Halpin)所称为的教育管理“新运动”( New Movement)开始步入系统性反思自身的历程 ,也标志着新运动所构筑起来的正统的教育管理理论在走向巅峰之后 ,开始衰落与坍塌。一个“清一色”的教育管理学的整体局面打破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多元范式时代。有人说 ,从今往后 ,由某一范式主宰教育管理学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 ,选择和发展教育管理学的多元范式或者综合范式 ( Multiparadigm)已是大势所趋。有人进而认为 ,教育…  相似文献   

5.
我国教育管理学批判反思的对象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有关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文章频频论及批判反思,主要反思批判教育管理“理论运动”、教育管理实际工作者的“内隐现念”、教育管理学的结构功能主义范式。在探讨批判反思的思想源泉和现实出发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管理学批判反思的主要对象:中国社会、文化的历史;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教育管理学的体系建设、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教育管理学的教材的撰写与著述。  相似文献   

6.
影响学校管理效能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效率、效益和效能一直是学校组织管理所追求的价值和目标,已成为学校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核心概念。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有效学校研究也是追求教育管理效率、效益和效能的一种教育管理理论运动。有效学校和学校效能的教育管理观念已深入影响到世界各地学校的教育管理实践。分析影响学校组织管理效能的因素,对于提高我国学校组织的效率、效益和效能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效率、效益和效能一直是学校组织管理所追求的价值和目标,“效率崇拜”是学校组织管理的根本特征。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有效学校研究也是追求教育管理效率、效益和效能的一种教育管理理论运动。  相似文献   

8.
走向交往实践的教育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交往实践走进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视域中,将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与教育管理改革的新趋向。本文首先从哲学视域论述了交往实践的重大转向,继而对当前教育管理理论中主体性认识的误区予以澄清,在克服了基于传统主客范式和现代主体际范式的教育管理理论的种种局限和不足之后,提出走向交往实践的教育管理。可以说,现代教育管理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种交往实践,这种新的范式以”交往实践观”为依托,对教育管理的理论及实践作出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回顾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历程,可以看出我国对教育管理专门研究的时间不长,理论不深入,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惑。教育管理研究理论的本土化,研究范式的综合化,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研究问题的多元化是我国教育管理研究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对话教育管理观是顺应教育管理变革诉求与新的时代精神要求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观,这种教育管理观可以从目标、方法、过程、评价等方面去构建,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教育管理思路和范式,构建这种新的教育管理观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话教育管理观:构建思路与价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话教育管理观是顺应教育管理变革诉求与新的时代精神要求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观,这种教育管理观可以从目标、方法、过程、评价等方面去构建,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教育管理思路和范式。构建这种新的教育管理观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方法论启示与局限并存:现象直观论肯定和强调组织中个体主观价值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但它和教育管理理论化学派一样局限于从管理学视角来探讨教育管理问题;人文科学方法论主张批判和克服自然科学范式主导下的教育管理理论的泛滥,但其借鉴具有明显的不彻底性;格林菲尔德提及的操作层面的教育管理研究手段和方法有数种,但未作出进一步的交待或示范。应加强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论体系的构建并重视其推广应用,当务之急应倡导实证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是人文主义思潮在教育管理研究中的反映。它对以教育管理的科学化为主旨的“理论运动”进行强烈的批判,提出了“组织的人类发明论”的观点,强调个体在组织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认为教育管理具有价值并且从属于价值的活动。在研究方法上,它反对单一的实证主义方法,主张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反映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它强调对话和沟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托马斯·萨乔万尼以批判范式研究教育管理现象及问题,最早提出了道德领导理论,成为美国教育管理非主流派的重要代表。道德领导理论指出我们必须在目前占支配地位的管理思维中增加共同愿景、价值、理想和道德权威,才能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幼儿园应加强其管理者的领导水平,培育组织文化,以德治园。  相似文献   

15.
教育管理学学科范式是指教育管理领域的社会共同体在进行教育管理研究时所遵循的一定模式。当前教育管理学学科范式现状表现为:支撑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为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理论;研究价值取向正由主客二元对立逐步向主客一元统一过渡、理论与实践松散结合;理论知识体系由相互争鸣到渐趋相似,但尚未统一;研究方法正由一维片面逐步向二维互补、多维融合过渡。在"大教育管理学"视野下,教育管理学学科范式将出现如下走向:理论基础将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走向复杂科学理论;研究价值取向将从由主客二元对立走向主客一元统一,从理论与实践松散结合走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论知识体系将从相互争鸣走向统一、系统的教育管理理论建构;研究方法将从一维片面走向二维互补、多维融合。  相似文献   

16.
西方教育管理理论运动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怡 《江苏高教》2003,(4):122-124
西方教育管理理论运动对于教育管理理论发展产生过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阐述了理论运动的起因、目标、功绩、缺陷等。在肯定理论运动功效的同时 ,作者提出 ,在我国教育管理理论建设中 ,应借鉴理论运动的“科学化”精神 ,加强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教育管理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7.
教育管理合作计划是美国凯洛克基金会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个重要资助研究项目。该计划通过聚合研究力量、开展团体研究,无论是对美国教育管理理论运动的发轫,还是对推动美国教育管理理论研究和教育管理学科的发展,都发挥了积极有效的组织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话教育管理观念是高校教育管理变革和当下时代精神要求的必然趋势,在高校中从目标、方法、过程、评价等角度构建这种教育管理观,从而形成一种"和而不同"的高校对话教育管理思路和范式,对更有效地实现高等教育管理目标,进而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均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西方自然连贯主义教育管理理论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堪与西方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相媲美的“第三思潮”。它的研究范式与基本观点对于我国的教育管理研究与实践颇具启发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教育管理学学科的综合性质来研究我国教育管理学的学科范式,可以把我国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以前,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前学科时代;1978-1992年,教育管理学学科的对话期;1992年至今,教育管理学分支学科的蓬勃繁殖时期。教育管理学学科范式形成的前提是其作为一门具有教育学和管理学基因的综合性质的社会学科,它有强烈的现代学科意识,然后在其学科范式形成的动力系统的推动下,逐步形成本学科的格式塔的模型,即教育管理学科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