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俞昕 《数学教学研究》2009,28(11):17-20
近期在一次市级的教研活动中,笔者在兄弟学校聆听了一堂精彩的公开课,执教教师使用了“学案”作为教学辅助材料.在前一天,教师就把学案分发给了学生,在课堂上,教师就顺着学案的思路进行课堂教学.下面笔者先将这份学案的主要内容展示出来.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的目标任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得到落实.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不断的反思、调整,总结经验,再付诸行动,这是校本教研的精髓所在。笔者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听了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后的反思.觉得关于课堂教学反思的一些问题有必要进行一次再思考。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某县组织了一次教学研讨活动.活动中,一位授课教师的一个课堂提问引发了与会教师激烈的讨论。笔者由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此与各位同仁交流切磋,以期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4.
1 现象追踪:对一次公开课的思考 前不久,笔者有幸参加了一次展示课的听课活动,教学内容是合并同类项,其中有几位教师对于同类项概念这一环节教学的处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严永芳 《中学教研》2008,(12):16-18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但如何引领才能最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怎么才能达到有效引领的目的?一次“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研究给了笔者诸多的感受.  相似文献   

6.
李文举 《今日教育》2009,(12):38-39
近日.笔者参加了一次关于一线教龉专业发展的论坛.围绕教师专业发展的话题,大家众说玲纭.莫衰一是。归纳了一下大家的发言.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相似文献   

7.
高三的数学第一轮复习,笔者总是按章节把知识点梳理好,每章配以例题,让学生巩固基础、综合运用、感悟方法.由于要通过有限的例题体现整章的内容和思想方法,例题往往要选择较经典的,而正因为经典,解题过程对教师来说是耳熟能详,但是,却很可能在不经意间疏忽了学生的想法,进入教师的主观课堂.复习“复数集中的方程问题”时笔者就有一次这样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笔者所在学校于2009年10月举行了一次教师基本功比赛.此次比赛分笔试、教学设计、讲课三个部分.笔者以评委的身份全程参与了此次比赛.下面笔者结合上述三个部分的比赛情况谈几点个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校在高二、高三两上班级搞了一次数学小测验,笔者试图从卷面上寻找学生解题思路的痕迹.以便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失.  相似文献   

10.
在2007年一次省级研讨活动中.笔者听了一位年轻骨干教师所上的研讨课。这是一位很优秀的教师,听课后许多专家和老师对该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笔者也十分欣赏她的才华。不过,在此以研讨问题为要.所以摘录了几个片断进行分析,以期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物理测试中,我校高二年级的三百多名学生对一道中等难度的电学填空题的解答,答错率竟达90%,而当教师讲评试卷时,学生跟着教师的引导,很容易就得出正确结果.由此引起了笔者对教学问题的思考.特写此文与同行商讨.  相似文献   

12.
马宇澄 《物理教师》2001,22(6):34-34
在一次课题为“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评课活动中,部分教师将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义说成是“描述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或“描述匀速圆周运动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在听课教师中引起争论.笔者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3.
在一次期末考试中,笔者选用了2007年扬州市的一道中考题,没想到阅卷时,许多教师认为答案是错的.山东昌邑夏店初中的马俊芳老师在《中小学数学》初中(教师版)2008年第1~2期《对一道中考概率题的质疑》一文中也认为该题是错的,马老师认为应当在题目后边附加一句“第二次抛掷,向上的点数与第一次相同时重新抛掷”.  相似文献   

14.
凌云志 《中学教研》2008,(10):34-35
案例1笔者在与高三教师谈到“数学高考复习”的话题时,教师反映:学生在解答2006年江苏省数学高考试题最后一道题时,竟然全班无一人能得满分.叹息之余,教师翻开试卷与笔者共析其因.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营造教师相互学习的氛围,不断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在教务处的安排下,笔者上了一次校内化学公开课.通过这次公开课,从课前的准备和课后老师的点评,笔者都有很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1从一次考试说起 在一次教学视导中,笔者参加了一所学校的考试质量分析会,其中一位教师愤愤不平,埋怨学生太不认真.他说有一道题是作三角形的内切圆,以前在单元考试中考过,两个班正确率只相差6%,而期中考试竟然相差40%.笔者对此感到惊奇,于是查阅了教师的备课本,并在学生中做了调查,发现两位教师的教学过程截然不同.现将两位教...  相似文献   

17.
张俊 《中学教研》2010,(11):23-25
新课标倡导数学课程应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在课堂上开展数学探究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热门问题.笔者认为,精心挑选一个有发展潜质的问题,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充分展示数学的内在魅力,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探究活动是落实这一新课标理念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以一道几何题为例介绍笔者在这一课题研究中的一次尝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笔者所在的学校曾举办过一次市级教学公开周活动,其中高二的三位教师上的都是“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使用的教材是人教A版《选修2—1》.笔者全程参加了听课、评课活动,其中关于课堂引入的研讨比较激烈.抛物线是继椭圆与双曲线之后的第三种重要的圆锥曲线,学生已经比较熟悉研究解析几何问题的重要方法——坐标法,怎样合理地引入新课,  相似文献   

19.
6月1日,儿童节那一天,笔者参与观摩、研讨了由青年教师执教的一节数学课.因为课上一位学生的意外发言,笔者亲历了一次美妙的破茧而出的探索过程,这是一次因学生而起的意外情境,进而导致了一次有效情境创设的过程,好一份儿童节惊喜“礼物”,好一次师生共享的难忘数学课.  相似文献   

20.
就阅读教学而言.在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学了一篇文章.假如还有一些内容学生不大懂,包括班级中优秀的学生也还有一些地方理解不了.这样的阅读能不能算成功?换句话说,阅读教学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是让学生全懂.还是允许学生有所不懂?笔者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源于最近的一次教研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