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仲裁由于具有专业性、自治性等特点,是解决体育纠纷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我国体育法亦规定了体育仲裁制度,但实践中该制度并未真正建立起来。我国现行体育纠纷问题较多,建立我国体育仲裁程序制度意义重大。对体育仲裁的范围、体育仲裁的独立性仲裁原则、体育仲裁程序的完善以及体育仲裁裁决的司法救济几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体育仲裁条例》的制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仲裁协议是仲裁庭取得仲裁管辖权的依据,仲裁庭收到仲裁申请书后,首先就要认定仲裁协议是否有效。因此,仲裁协议的有效性问题不仅事关当事人是否能进入“仲裁之门”的问题,而且还直接关系到仲裁庭作出的裁决能否得到承认和执行。从仲裁协议的特征、内容、效力的表现、确认、无效、仲裁条款的独立性问题等方面分析了仲裁协议及其效力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兴奋剂案件在国际体育纠纷案件中的比例越来越高,不同的兴奋剂案件的处理质量参差不齐.兴奋剂案件纠纷的解决,主要也是通过仲裁的方式进行的,证据规则是整个程序的灵魂,兴奋剂案件的仲裁裁决研究对国际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四个方面对兴奋剂案件在国际体育仲裁的证据规则进行研究:一,国际体育仲裁中兴奋剂案件现行证据规则分析;二,国际体育仲裁院兴奋剂案件仲裁证据规则的理论分析;三,国际体育仲裁院证据规则适用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四,国际体育仲裁兴奋剂案件证据规则改革构建的思路.针对兴奋剂案件的现有问题,国际体育仲裁可以通过制定专门的兴奋剂案件证据制度,修改举证规则和确立证据的审查认证制度及对策,使兴奋剂案件的国际体育仲裁证据规则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4.
体育仲裁作为程序法的组成部分,其举证责任的分配,应借鉴民事诉讼和普通仲裁的相关理论。在仲裁不同类型的体育纠纷时,应采用符合法律规定和体育纠纷自身特征的举证责任分配标准。可以推测,在将来的体育仲裁制度中,其普通程序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特殊程序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分配标准。  相似文献   

5.
泰国于1995年加入WTO后,进一步完善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为有效解决知识产权侵权问题,泰国建立了知识产权及国际贸易法院,审理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民事和刑事一审案件。该法院在法官制度、审理程序、证据制度、诉讼保全、救济方法等方面与普通法院有很多不同点。为了快速解决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减轻纠纷当事人的经济负担,泰国知识产权局建立了知识产权仲裁和调解制度,依据专门的知识产权仲裁和调解规则处理纠纷。泰国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处理制度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我国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方面可借鉴泰国的一些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各种体育纠纷不断,其中以薪资争议最为典型,对此我国主要依赖非专业化的行政机关和体育组织的调解和裁决方式加以解决。目前我国缺失专业化的体育仲裁制度,现行的法律法规对竞技体育纠纷诉诸仲裁的规定流于空泛,相关实践的法理正当性亦有待确认。竞技体育薪资争议具备简明化、专业化、全球化特征,与我国政策走向高度契合,对其诉诸体育仲裁存在可能性。虽然我国短期内无法建立健全独立的体育仲裁制度,但可通过渐进式改革的方式,遵从我国法律创制由简入繁的体系思路,先行引入美国最终报价仲裁制度。从具体实践来说,最终报价仲裁制度本土化需上升至法律的层级,加强对程序的映射,引入合比例性测试。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体育运动的全球化、商业化,体育争议不断增多,尤其是涉及体育联合会的纪律处罚方面的争议。对于不服此类纪律处罚的裁决,申请人可以上诉至CAS。许多国际体育联合会也已经逐渐认识到CAS的作用,在其章程里授予CAS专属的管辖权,当争议发生时,申请人也只能向CAS提出上诉。因此,CAS的重要性日渐增强。笔者从CAS的管辖权、上诉仲裁程序、仲裁协议、纪律处罚的审查几方面对CAS审理纪律处罚争议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8.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已成为确定国际商事仲裁实体法法律适用的首要原则,依据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决定仲裁适用的实体法,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接受。当事人对仲裁实体法选择的方式不仅包括明示方式,还应该包括默示方式;当事人可以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间来进行法律选择;但是,也应该对当事人选择法律的自由加以必要限制。  相似文献   

9.
我国体育仲裁现状及构建体育仲裁制度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仲裁是体育纠纷经济、有效、便捷的解决方式,我国体育仲裁立法尚处于不完善阶段.从体育仲裁机构的设置、体育仲裁的受案范围、体育仲裁协议的形式、体育仲裁程序等方面对我国体育仲裁制度提出构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仲裁当事人的确定是仲裁程序开始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通常情况下仲裁协议的签订主体为仲裁程序的正当当事人,此时仲裁协议对仲裁当事人的确定提供绝对的指引。仲裁协议效力的扩张使得仲裁协议的绝对指引产生了失灵。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的范围内确定仲裁当事人,是出于对仲裁当事人仲裁共意的尊重以及维持纠纷解决过程公正性的需要,并不是对仲裁意思自治的违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