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伪君子》与《哈姆莱特》作为古典戏剧,虽然分属喜剧与悲剧,但是在三角叙事、戏剧结构以及台词信息传递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三角叙事作为戏剧叙事的基本单位,引出环环相扣的剧情,并对戏剧结构产生直接影响,而台词作为联接三角叙事与戏剧结构的桥梁,通过隐藏、暗示、显示信息引发悬念并推动戏剧发展、冲突以及高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分析《茶馆》戏剧结构入手,通过以人物带动故事、以人物命运变迁来推动剧情发展结构;在严肃悲剧中融入喜剧因素,在喜剧中引入悲剧色彩的结构;以及以曲艺作为串连的话剧结构三个方面论述了《茶馆》独特戏剧结构及戏剧冲突.  相似文献   

3.
戏剧翻译实践中常常看到一些译者在翻译时并未遵从传统的翻译理论,而进行了大胆编译(删除或增加某些内容)。从语用学理论和戏剧语言的特点出发,通过对戏剧翻译中的一些实例分析,认为戏剧语言的特点、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以及戏剧对舞台直接效果的追求,使得传统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有时在戏剧翻译时失效,而编译则在此领域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4.
旨在探讨《野人》戏剧样式在新时期话剧舞台的探索意义,分析其文本对主题的苍白表现,进而探讨剧作者“完全的戏剧”理论的负面效应,肯定戏剧文学的优良传统对戏剧实践仍具有意义,给当下戏剧理论和创作实践以启迪。  相似文献   

5.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名剧,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戏剧文学力作,它的艺术成就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探讨。在人物形象方面,曹禺先生主要塑造出了蘩漪和周朴园两个极具复杂性和典型性的人物。在戏剧结构方面,作品充分发挥了“三一律”戏剧结构的优势,使《雷雨》结构紧凑连贯,矛盾冲突集中而尖锐。在语言方面,《雷雨》的戏剧语言具有丰富的潜合词,且极具个性化。  相似文献   

6.
清代传奇剧《长生殿》因为曲论家吴仪一的改定而更适于场上演出,吴仪一借助对此剧的评点来阐述自己的戏剧理论观点。吴仪一的评点侧重于言情主旨、针线缜密、关目巧妙、戏曲意境及演员表演等方面的评论,他恰如其分的评析已经深入到戏剧艺术的本质,丰富了古典戏剧的评点理论。  相似文献   

7.
李渔的《闲情偶寄》是中国戏曲史上最系统、最深刻的理论批评著作之一.曲论中对戏剧艺术的本质和特征,创作的各种具体问题以及表演、导演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本文主要以李渔曲话中戏剧创作和演出规律等为切入点,把散见在各处的有关戏剧人物塑造的理论集中起来,从审美的角度去探讨戏剧人物形象塑造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天边外》是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早期比较成熟的一部作品。悲剧一直是他作品的主要形式,《天边外》也不例外。在奥尼尔的很多剧作中,都能看到弗洛伊德的思想理论的烙印,本文以弗洛伊德三重人格结构学说为视角,对三位主人公进行心理和行为的分析,探讨导致其悲剧人生的内在根源是本我、自我与超我三种人格结构发展的不协调导致人格发展的异常,从而导致人生的悲剧。  相似文献   

9.
《窦娥冤》是个标准型的杂剧,由一个楔子和四折戏组成。楔子,是本剧故事的开端,也是戏剧冲突的序曲。戏剧冲突是戏剧结构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冲突,便没有戏剧,而且戏剧冲突的充分展开,必将有利于展开人物性格所赖以发展的典型环境;反过来,对典型环境的深刻、精确的描绘,又直接决定着人物形象的创造和主题思想的深化。  相似文献   

10.
奥斯卡·王尔德是英国十九世纪末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作品涵盖戏剧、小说、诗歌和童话。《道林·格雷的画像》是王尔德唯一一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辞藻华丽,意象新颖。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可以用来分析这部小说的语言、人物和叙事结构,以此来探索王尔德的创作动机以及其美学思想在小说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戏剧的民族化与群众化,是我国戏剧工作者长期探索并努力实践的重大课题。从抗战初期的通俗戏剧到四十年代中期的《白毛女》、《赤叶河》,都在民族化与群众化的道路上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建国后,我们的话剧、歌剧与戏曲,都致力于民族化与群众化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关汉卿》、《茶馆》与《洪湖赤卫队》、《刘三姐》、《江姐》等剧作,标志着戏剧的民族风格的成熟与发扬,它们在一个时期内,震撼着全国人民的心灵,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在布局上讲究线索清晰、首尾呼应,这与中国古代文论追求和谐统一的结构思想是一致的.从<文心雕龙·附会>入手,寻找中国古代文论在结构上与古典戏剧理论闻的联系.并探览中国古典戏剧理论的布局特点.  相似文献   

13.
《魔王》这个被浪漫主义时期定义为里程碑的艺术作品,经李斯特改编后成为了钢琴独奏曲,它分别描绘了叙述者、父亲、儿子、魔王4个不同的角色,音乐充满了戏剧冲突,鲜明的音乐形象配上自由的曲式结构使之产生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文章针对李斯特改编后的《魔王》,分析了李斯特改编曲的时代背景、曲式结构和自由结构的特点,指出了在日常练习时应该注意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观念、新媒介的发展,戏剧形态和戏剧文化不断更新,认识戏剧的方式和途径也发生了变化。为适应戏剧艺术的发展,回应戏剧教育教学之需,更好地普及戏剧艺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12月推出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顾春芳教授撰写的《戏剧学导论》一书。  相似文献   

15.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曲史上的一株奇葩,常演不衰。它在结构设置、戏剧冲突、人物心理刻画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是王实甫成功的艺术再创造。  相似文献   

16.
奥古斯都·波瓦建构了一种以观演者为中心的剧场空间,他在布莱希特的基础上更彻底地瓦解了“第四堵墙”。基于平等的介入理念,波瓦重构了剧场空间中演员与观众的位置权力关系,旨在激发参与者的主动性,使其不再是被动观看的观众,并且通过自身的行动来唤醒自己的主体性。其目的在于通过平等的观演关系来消除戏剧介入中启蒙者与被启蒙者之间的二元对立,把剧场内部的平等推向社会。波瓦的戏剧介入关注到了具身性经验中所存留的身体主体性,对先前强调理性意识觉醒的戏剧介入进行了重要的增补。  相似文献   

17.
悲剧艺术是从审美角度讲的,它是指美学范畴的悲剧,即黑格尔所说的“悲剧性的艺术”。其悲剧性可以渗透到文学、音乐、绘画、舞蹈、影视艺术等各种门类的艺术中。如戏剧《哈姆雷特》、小说《水浒传》、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柯勒惠支的版画《俘虏》、古代乐舞《国殇》、电视剧《渴望》等都是悲剧艺术。悲剧艺术以戏剧类型的悲剧为主而兼及其他门类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高尔基的戏剧代表作《在底层》问世于1902年,它和出现在50年代的西方荒诞派戏剧无论在表层结构还是在深层结构都有相似之处。当我们把它们放入各自产生的社会历史、群体心理的大背景中,从文学发展规律的角度探寻其相似点酌根源时,发现它们之间竟然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并由此受到颇有教益的启迪。一传统戏剧十分重视语言的逻辑性,场景,细节的真实性,情节的完整性和人物的真实性,特别是19世纪现实主义戏剧格外强调上述戏剧诸原素与现实生活的形似和神  相似文献   

19.
《新文学理论原理》与传统的文学理论书籍相比,在文学的起源、文学发展的规律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大胆创新,该书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理论素养,是一部有价值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周瘦鹃的翻译领域不仅涉及小说,还包括戏剧。文章以易卜生的两部戏剧《社会柱石》和《公敌》为例,通过与潘家洵的译本进行比较,探讨周瘦鹃戏剧翻译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