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提高残疾人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让更多盲人享有电影艺术发展成果,7月18日,广电总局所属中国电影科研所、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和电影数字节目中心在中国盲文图书馆启动了“口述影像文化助盲”公益行动。据介绍。此次“口述影像文化助盲”公益行动,4家单位共捐赠了100部电影资料,招募了98名职工加入志愿者队伍.其中大多数是电影创作和研究人员,他们将成为口述影像的讲述者。(消息来源:新华网)  相似文献   

2.
<正>有爱就有希望,传递公益力量。这是全省小朋友的好伙伴——福建省影视集团少儿频道一直倡导的公益理念。2011年。棒棒TV带领小小志愿者们,通过各种形式把爱心传递给很多需要帮助的人,付出的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爱。2011年3月13日,走进福州市儿童公园,种下了第一片小志愿者亲子公益林,传递爱绿护绿公益理念;  相似文献   

3.
郭明义借助移动互联网进行自媒体公益传播,把自己平时的生活与工作情况、参加爱心活动的感受都发布在微博上,形成了独特的微博公益品牌。郭明义微博传播社会公益文化,汇聚向善的力量,拓宽了社会公益传播的新渠道,用新媒体聚合向善的力量,巩固了新媒体平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彰显了公益传播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档本土民生经济新闻栏目,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经济生活频道<热线777>自2004年5月1日开播起至今已3年有余.她以"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为宗旨、以热线电话为载体,凸显帮忙、维权功能,全力打造一个"电视民心工程".如今,"热线777,热心帮你忙"的栏目语已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5.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10):F0002-F0002
舟山广播电视台高举“公益”大旗,提出”公益靓台”的口号和发展战略,打造有温度、有情怀的媒体。一手打造专业的服务栏目、频道,一手打造系列品牌活动,双管齐下,搭建全市的公益大平台。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舟山广电共有《汪大姐来了》《97大家帮》《晨阳帮你忙》《就业直通车》等公益服务栏目16个,”舟山魅力””爱心总动员”等公益活动50多项,并牵头组建了“干手公益爱心联盟””汪大姐公益联盟”两大全市性的公益联盟。  相似文献   

6.
我国公益出版机构具有地区性分散、发展不均衡、缺乏活力等特征,由此也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一个跨地区跨行业的公益出版联盟,加强公益出版社、文化公司、公益基金组织以及媒体之间的合作,实现公益出版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建设高校网络公益文化,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探索“互联网+文化”的具体实践,是提高青年社会实践能力的有效抓手.高校人文环境、学生素养和信息化建设为此提供重要支撑.对此建议:一是通过整合全媒体传播、加强网上议题设置等弘扬公益精神;二是通过培养正能量传播志愿者、推动在线帮扶等做强公益声势;三是通过盘活校内资源、引导社会资源、对接政策资源等将高校打造成网络公益高地.  相似文献   

8.
为在"十二五"期间使残疾人真正共享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落实党中央领导关于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支持残疾人开展读书活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残联于4月6日印发了《关于开展"百家出版社文化助残公益行动"的通知》,正式启动了2011年全国新闻出版行业的助残活动。我国有8300万残疾人,涉及2.6亿家庭人口。受社会经济发展和残疾人身体障碍的制约,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普遍程度  相似文献   

9.
《微公益·聚能量——我为盲人说电影》栏目播出现场活动、有声电影、志愿者和盲人的采访录音等内容,同时开通热线,让盲人以点播的形式,收听他们想听的故事。主持人为盲人朋友讲解电影,形式新颖、打动人心、传递温暖,既有受众针对性,也具有大众公益性。  相似文献   

10.
从商业模式的角度而言,真维斯开创了价值交付、公益兑现的发展模式,并将公益体验融入到了受助者的生活,通过自身的公益平台"孵化"出众多爱心个体,使公益成为传播价值链的重要一环。2012年4月27日,华灯闪烁,乐曲激扬,2012中国慈善排行榜颁奖典礼在北京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举行。此次该榜单不仅排出年度100位慈善个人和慈善企业,更评选出"年度十大慈善家"和"年度十大慈善企业"。鉴于真维斯在过去一年中对于公益慈善事业的积极投入,真维斯不仅列席排行榜,并成功入围"中国  相似文献   

11.
高晶怡 《新闻世界》2012,(9):120-121
本文通过"大爱清尘"、"免费午餐"、慈善公益项目等,比较其所代表的网络公益与以电视、报纸为载体的传统公益模式的区别,并分析其优势。同时梳理网络公益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探讨其目前的发展困境及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2.
唐蓓 《今传媒》2013,(1):76-77
"免费午餐"是在"郭美美炫富事件"导致传统公益模式备受质疑的当下,由媒体人、知识分子、企业家及社会众多爱心人士联合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发起的民间公益项目。本文旨在用受众与舆论监督、传媒与政治生态等传播学理论对"免费午餐"的传播途径与传播过程进行解读,以期分析民间探索何如引领国家行动,中国公益将如何开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公益传播置于公民社会逐渐形成的现实环境之中,以传播主体为切入点,形成"媒体公益传播"、"企业公益营销"、"政府公益管理"、"民众公益参与"四个考量维度,称之为"公益传播的四维框架".探讨我国公民社会构建中四个维度如何统筹,为公益传播提供符合现实的功能性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14.
邵静 《东南传播》2016,(1):70-72
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公益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传播渠道,许多由互联网企业发起的、主要基于互联网传播的公益项目频频出现。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项目在众多网络公益项目中辟出了一条新路,具有新颖的运作模式:它以阿里巴巴集团的企业基金会出资,以每周一次评奖并进行现金奖励为手段、以唤醒社会良知为目的,以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相结合的传播方式宣传"正能量"信息。本文以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社会学中的资源动员理论、框架整合理论等对"天天正能量"项目的动员机制进行深入挖掘,以期带动我国网络公益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助力相关研究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5.
“陈忠慈善工作室”积极打造自身公益IP,陆续策划实施了几十项公益慈善项目,助力乡村振兴。依托温州都市报这一平台的传播力,提升了工作室及其公益项目的影响力、知名度,体现了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创新了社会公益模式,为主流媒体参与慈善事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资讯     
《声屏世界》2012,(8):197-202
公益与健康同行碧生源发布"减法生活加法公益"全民倡议书"减法生活加法公益"碧生源倡导全新生活方式现在社会工作压力大、空气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针对这些问题碧生源提出了"减法生活加法公益"全新的生活理念。"减肥、减压、减排",在生活上做减法,倡导全民积极投身到社会公益中,尽己所能为公益做加法;呼吁公众关注"体重超标、社会压力、能源浪费"带来的社会问题,并引导公众采用健康、绿色、环保、节能的生活方式。2012年6月29日,碧生源向全民发布以"减法生活加法公益"为主题的倡议书。  相似文献   

17.
李荣峰 《传媒》2015,(5):34-35
2010年6月20日,《京华时报·公益周刊》正式创刊,成为国内第一份都市报公益类周刊,它致力于整合国内公益力量,为所有爱心人士打造立体化宣传平台,传播先进公益理念,助推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京华时报·公益周刊》每周一随主报一起发行,每期分为八个版面. 都市报公益周刊,随主刊发布,联合公益组织策划相关公益活动,报道公益新闻,助推平民公益事业,打造读者、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之间的互动平台,立足全国或地方,发表独特观点,站在不同层面关注公益,坚持群众路线,散发着浓厚人文气息,已经成为我国公益新闻的重要构成.  相似文献   

18.
当下,公益事业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包括广播在内的新闻媒体要利用自身作为最有效的社会传播资源这一优势,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引导社会文明方面担当责任,发挥作用。随着广播事业的不断发展,广播在公益传播中不仅要做倡导者,更要做践行者。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公益传播意识的角度出发,分析在当前电视公益传播的大背景下,公益四维主体:电视、政府、企业与NGO的公益意识转型,未来形成电视公益传播下良性的循环链条,以期为业界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非常帮助》开播于2005年5月7日,它是河北电视台有史以来第一档真正意义上的公益节目。开播一年半以来,它以关注农民、农民工等非强势群体、搭建帮助平台为节目理念,履行着一个纯公益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