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牛蒡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四种油脂中添加适当的牛蒡乙醇提取物,在不同时间测定油脂POV值的方法,研究了牛蒡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性,结果发现对菜籽油、花生油、酥油、猪油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对其作用机理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延长鱼肉肠货架期,减少化学合成防腐剂的使用,本研究以南湾鲢鱼为研究对象,在前期预实验的基础上选取植酸、植酸钠、茶多酚三种天然防腐剂,探讨三种防腐剂在4℃、25℃和37℃下对鱼肉肠贮藏特性的影响.分别测定了鱼肉肠在不同贮藏时间水分含量、pH值、挥发性盐基氮及感官特性等指标的变化,并采用ASLT方法估算鱼肉肠的货架期.实验结果表明:3种防腐剂对鱼肉肠保鲜效果的主次顺序为:茶多酚>植酸>植酸钠,茶多酚添加量为0.45 g/kg时,对鱼肉肠的保鲜效果最好,但由于茶多酚自身颜色会影响鱼肉肠特有的色泽,因此选用添加0.3 g/kg植酸来研究其对鱼肉肠货架期的影响.采用ASLT方法估算出鱼肉肠中添加0.3 g/kg植酸时,鱼肉肠的货架期为4℃,82天;25℃,8天;37℃,6天.  相似文献   

3.
李爱华 《邵阳高专学报》1995,8(2):146-148,151
用不同溶剂抽提生姜中抗氧化物质,按一定比例添加到食用油脂中,在一定强化条件下保存,定期测定油脂的氧化程度。实验结果表明:80%乙酸提取物抗氧化效果非常显著;柠檬酸、抗坏血酸和生育酚对它有一定的增效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藜蒿提取物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藜蒿提取物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藜蒿用90℃热水提取、乙酯乙酯萃取而得到的抗氧化物质,产率高,抗氧化效果好。另外,对猪肉的保鲜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量日照绿茶内的微量元素并且提取茶多酚。方法:在测量日照绿茶(市售)微量元素的基础上,用正交法考察了外在因素对日照绿茶中茶多酚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根据对实验过程的总结与分析,提出日照绿茶中茶多酚提取的优化工艺。结论:此方法提取日照绿茶中茶多酚的效果较好且对于日照绿茶的化学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绿茶我国被誉为"国饮".大量科学研究证实,绿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和氨基酸等具有一定的药理功效.绿茶一年有三季,分别为春茶、夏茶和秋茶,其中春茶和秋茶的口感相似,但是市场价格却相差几十倍,但是其主要成份是否有差异,并未见报导.该研究用国标法和红外光谱法分别对南京地区新鲜的春季茶和秋季绿茶样品中茶多酚、咖啡碱和氨基酸进行分析,两者的实验结果都为春季绿茶中茶多酚、咖啡碱和氨基酸的量高于秋季绿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豆蛋白、茶多酚等复合添加剂对中式腊肠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猪肉为原料,对食用大豆蛋白、谷氨酰胺转氨酶、茶多酚、异抗坏血酸钠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究各因素对中式腊肠色泽和质构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当食用大豆蛋白添加量为3%,谷氨酰胺转氨酶添加量为2.0%,茶多酚添加量为0.06%,异抗坏血酸钠添加量为0.05%时,中式腊肠的色泽和质构特性达到最优。结论:为生产品质优良的中式腊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迎春叶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75%乙醇为溶剂提取迎春花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研究了黄酮提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性能。由样品的POV值以及POV值到达诱导期的时间等实验数据可以得出,黄酮提取物对油脂具有抗氧化性,在猪油中添加0.1%的提取物时,其抗氧化能力与添加0.02%的BHT相当。  相似文献   

9.
绿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报道了绿茶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的方法.确定了绿茶主要化学组成为咖啡因和茶多酚,为开发利用绿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嘉应学院学报》2016,(11):42-45
为筛选天然抗氧化剂,以酵母抽提物为原料,用中性蛋白酶水解酵母蛋白,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考察酶解液的抗氧化性,得到酶解的最佳条件为:酵母添加量2.0%,酶添加量4%,温度55℃,pH值6.5,此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4.7%,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性.此外,将酶解液应用于食用油保鲜,一周后测油脂过氧化值和酸价,结果表明:酵母酶解液能延缓油脂的氧化酸败作用,效果与抗坏血酸相当.  相似文献   

11.
孙秋香  肖婷 《培训与研究》2009,26(8):47-49,57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在食品、油脂、保健、医药、日化、精细化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茶多酚的提取和应用研究成为国内外开发“绿色工程”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研究的内容是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与测定,主要目的是测定茶叶在不同条件下荼多酚的含量,然后相互比较。例如:茶汤放置时间,泡茶次数及pH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都希望自己每日饮用的茶水中的茶多酚的含量多一些,因此我们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从茶水中获得茶多酚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茶叶制样的工作效率,减小试验误差,本文对比研究了炒青制样与蒸青制样对绿茶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并通过蒸青时间、烘干温度、烘干时间正交试验确立了蒸青制样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绿茶蒸青制样的生化品质含量比炒青制样略高;对各生化成分影响因素极显著的是蒸青时间,烘干温度只对茶多酚、氨基酸影响显著,烘干时间只对氨基酸、咖啡碱影响显著;对绿茶生化成分保持的最佳的蒸青工艺参数为:蒸青时间120s,烘干温度80℃,烘干时间4h。  相似文献   

13.
以乌龙茶与绿茶为主要原料,依据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喜爱的特制冲泡荼,确定了香茶的生产工艺。得到了一种风味、口感及稳定性具佳的可用于实际生产的茶饮料。  相似文献   

1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3种不同制作工艺的铁观音茶中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从正炒工艺加工的铁观音茶中鉴定出8种化合物,消青工艺加工的铁观音茶中鉴定出7种化合物,拖酸工艺加工的青茶中鉴定出10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探讨提取青砖茶茶汤的最佳温度、时间、料水比等工业化生产技术参数。研究以青砖茶、鲜奶为材料生产甜味和成味奶茶的配方。结果表明:青砖茶料水比为1:80(g·mL^-1),温度90℃,时间110min;茶汤与奶的比例为6:4,添加4%的糖,0.5%的盐,制得的产品具有独特风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太子参白茶5个不同浓度的溶冲液对酿酒酵母菌、青霉、黑曲霉、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八叠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青色链霉菌等九种菌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种不同浓度的太子参白茶溶冲液对九种受试菌都有抑菌作用,其中4倍液为真菌与细菌的最好的抑菌浓度.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种不同发酵类型的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方法的变异系数小于4.38%,回收率为96.6%~104.0%.其分析结果为:3种不同发酵类型的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不发酵的绿茶,半发酵青茶,全发酵红茶,即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随着发酵程度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声波法从不同发酵类型的茶叶中提取原花青素化合物,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并建立了原花青素的光谱分析方法.方法的回收率为99.15%~104.5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7%.结果表明,3种不同发酵类型的茶叶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情况是:不发酵的绿茶含量最多,其次是半发酵青茶,全发酵红茶含量最少.  相似文献   

19.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分析普洱生茶、熟茶与红茶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普洱生茶、熟茶及红茶在278 nm处具有截然不同的色谱图及化学成分.普洱生茶保留了较多的ECG,EGCG以及C等多酚类物质;红茶因其酶促作用形成了一系列的氧化产物—茶黄素类和茶红素类,也保留了一定量的未氧化的多酚类物质;而普洱熟茶的湿热作用却只形成一定量的TR,未氧化多酚类物质的含量(质量分数)也较低,ECG和EGCG几乎完全氧化,且氧化产物中不含茶黄素类.  相似文献   

20.
杀青对绿茶色泽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杀青工艺进行单因素试验分析,从叶绿素含量及比值结合其在制品和成品茶的感观审评等方面出发,分析了杀青工艺对绿茶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杀青是提高绿茶色泽的理想方式,将鲜叶进行适当摊放,可改善绿茶色泽,滚筒杀青机适当低温长杀有利于干茶色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