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由于诸多因素,造成陶渊明生平资料的严重缺乏,所以历代陶渊明研究者对陶渊明生年的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汇总自陶渊明所处的南朝宋代颜延之至当代学人的大量相关论述并进行梳理,笔者把它们分成传统和创新两类,并对创新意见进行研读划分,希望能对人们进一步揭示陶渊明的生年之谜。  相似文献   

2.
关于陶渊明的文艺思想、美学思想,论者向以“平淡”、“自然”、“真率”作评,把“自娱”说视作其创作理想,从无异词。陶渊明对社会与政治并未忘怀,“平淡”不过是外在表层的“淡化”手段,而非追求的目的。其审美趋向的实质是外淡而内奇,这不仅体现在使用率极高的“奇”字上,而且也体现在他的田园、咏史、咏怀诸作中。这和他儒道兼综的思想、外和内刚的性格,以及“平淡”萎靡的玄言时代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陶渊明诗歌中虽然有叹“贫”苦“寒”的句子,诗人也曾有过“躬耕”的经历以及与“素心人”的交往,但这并不能说明他已“彻底转到了农民队伍中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审视陶渊明的思想、生活与创作,而不应简单地以今类古,用现成的理论生搬硬套。  相似文献   

4.
列宁对按劳分配的分析首先,列宁阐述了社会主义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不可避免性。他说:“人类从资本主义只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即过渡到生产资料公有和按劳分配”(《无产阶级在我国革命中的任务》)。“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说明这个社会最初只能消灭私人占有生产资料这一‘不公平’现象,却不能立即消灭‘按劳动’(不是按需要)分配消费品这一  相似文献   

5.
宗璞的《我生平所最值得回味的事》为《中央周刊》“暑期写作奖金征文”选登作品。以该文作者署名“冯钟璞”为线索,结合宗璞生平及回忆录等史料,可判断该文为宗璞最早发表的作品。此佚作补正了宗璞生平与创作年表错漏的信息,也为现代文学生产中的“教育”和“征文”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案例。宗璞走上创作之路与其在联大附中接受的文学教育密切相关,而现代周刊的“有奖征文”则为作家的正式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生产与传播空间。  相似文献   

6.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田园诗派的创始人。陶渊明受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的影响,早年就有爱好自然的一面,所以在他政治理想破灭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解职而归,选择了洁身守志、栖身田园的道路。在陶渊明归耕田园的二十多年中,他亲自参加劳动,与下层广大劳动人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他是晋宋时代著名的诗人、辞赋散文家。 陶渊明的人格和诗品,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敬仰。他的诗,可以说是他的人格的焕发;而他的人格则蕴含在一首首感人的诗篇中。梁萧统指出:陶渊明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孰能为此乎?”(《陶渊明集序》)宋代苏轼说:“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者,贵其真也”。  相似文献   

8.
从《全唐诗》看唐代诗人的羲皇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羲皇上人”现在已是一条大家熟知的成语,推其源典出东晋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其正确的理解应是“羲皇高人”或“羲皇圣人”,指羲皇时代。出于对陶渊明的尊崇和对闲适恬淡生活的向往,唐代诗人往往化用“羲皇上人”入诗。在唐代诗人的笔下,“羲皇上人”所代表的“羲皇时代”有君似无君,无为无不为,精神愉快,丰衣足食,类神界天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原始共产主义。究其根本,《老子》所展现的“小国寡民”的农家乐园、《礼记·礼运》所描述的“大同世界”及陶渊明《桃花源诗》追忆的“桃花源”以及唐代诗人吟咏的“羲皇代”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9.
陶渊明的诗文以平淡自然为主,尽管他的诗文享誉后世,却湮没于当时。萧统在《文选序》中明确提出了“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综缉辞采”“错比文华”的选文标准,要求作品有华美的文采,由此看来陶渊明的诗文似乎与《文选》选文趋向相左,但《文选》却收录了陶渊明九篇作品,难道陶诗入选仅是因为像有些学者所说的“破例”吗?细细分析入选的陶诗陶文可知,这些诗文“辞采精拔”合乎《文选》选文标准;还可以窥见萧统不只重“辞藻”,还重“风教”的文学趣味,这对我们研究《文选》的选目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阮籍、陶渊明和王维所处时代际遇各异,在遭遇到人生困境尤其是政治挫折之时,他们都选择了退却,同时还以诗传心声.但是在诗歌的意象选择、思维模式、精神风貌方面却相去甚远.这里除了他们各自的家庭影响和性格差异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思潮的变迁,阮籍之外“玄”内儒、陶之儒道交融、王之归心佛理,是其诗风大异之关键.阮籍《咏怀诗》意象继承楚辞、以神话居多,精神风貌上展现的是“穷途恸哭”式的儒家之悲愤;陶渊明《饮酒》、《咏贫士》、《读山海经》、《杂诗》等作品,意象中虽有神话,但以历史类的居多,展示的是“倦鸟知还”的“固穷”、“任真”;王维辋川诸作意象以山水田园为主,展示的是“水穷云起”的随缘任运.这一线索也展示了古代士人在立德立功方面受挫之后转向内心自我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1.
智军 《阅读》2008,(9):18-19
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七绝《示儿》同为著名的爱国诗篇。前者为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后者为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生平的最后诗作。两首诗一“喜”一“悲”,表达的是诗人心中那份炽热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2.
以往对教育本质的研究,强调历史性和阶级性,忽视永恒性和继承性,而且多是以《共产党宣言》的某些内容为依据。其实恰恰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教育的永恒性也有充分论述。《宣言》驳斥资产阶级说:“正如消灭阶级的所有制在资产者看来是消灭生产本身一样,消灭阶级的教育在他们看来就等于消灭一切教育。”这里十分清楚,阶级的所有制和阶级的教育都是历史的范畴,终究是要消灭的;而生产和教育则是永恒的范畴,它伴随人类社会将永远存在。  相似文献   

13.
林彪、“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要,推行一条极左路线,在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上大做文章,捏造了一个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始终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谬论。按照他们的说法,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仅原来的资产阶级永远不能消灭,而且始终会产生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更全是资产阶级,连共产党内也已经存在着一个资产阶级。这样一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似乎不是阶级的逐步消灭,而是中国的亿万人民都要变成资产阶级了。于是,在实践上便人为地制  相似文献   

14.
龚斌在陶渊明《与子萨等疏》文下注云 :“据文中‘吾年过五十’及‘济北汜稚春 ,晋时操行人也’等语 ,可知本文作于渊明五十岁后 ,且必在晋亡之后。”((陶渊明集校笺》第 4 45页 )。在陶渊明的享年争论中 ,龚斌先生力主 5 9岁说 ,对陶诗 (文 )“晋”字使用情况的裁定 ,成为龚先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的“妙赏”是其对外物的审美观照方式,其特征表现为:“无我”而“有情”;顺乎自然、追寻自然的本原;物我混同、“物化”和“不隔”。这种观照方式影响到陶诗的风格,使其诗歌本文意象具有了描绘性;“气”、“象”统一;“意”在“象”外的复合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出仕、归隐是陶渊明追求理想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傲然称情"是陶渊明超然于隐仕外形的人格理想精髓;归隐田园,守节固穷,躬耕陇亩,构建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是陶渊明精神理想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7.
“打击与消灭”为治理操纵比赛的传统主题。但是,令操纵比赛尖锐性与紧迫性与日俱增的原因并非仅限于此。其不仅是体育行业内部的顽疾,而是横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并交织在一起的法治问题,传统的“打击与消灭”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操纵比赛的法律规制应当以“控制与平衡”为核心。即在体育自治与司法介入之动态平衡的框架下,辅以立法、执法、行政等诸多控制和平衡的手段,综合、适度且正当地介入体育腐败的治理,从而达到规制操纵比赛,控制其无法对于体育运动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造成实际威胁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田园诗,源远流长。把田园生活大量写入诗篇的,陶渊明发其端,后代的唐朝也有不少田园诗。但是其情况是迥然不同的。盛唐时期的田园诗,是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产物,而陶渊明的诗则作为魏晋时代黑暗社会现实的对立面而出现的,是社会动乱的反映。杜甫在《忆昔》一诗中,曾描写“开元之治”时期的繁荣景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一种种族现象,文化研究应该从社会文化观出发,而不应走向种族文化观。中国目前的文化困境来自封建文化,尤其是它的大众形式——宗法农民文化。它反映了自然经济下宗法共同体的束缚——保护功能,其实质是“具体农民”与“抽象农民”的二元价值体系、以“人情”扼杀“人性”的伦理体系以及非理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文化曾经合乎逻辑地产生,它也将合乎逻辑地被消灭。“中国文化”不可能变成“西方文化”,但自然经济下的宗法农民文化是可以而且应该为商品经济下的自由个性文化所取代的。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的思想是儒是道,还是儒道兼有,历来是学者争论的焦点。本文将从个人经历、人生感悟、生活情趣、社会理想等方面,阐述陶渊明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是独特的"自然"哲学。这种思想是以老庄哲学为核心,调和儒道两家学说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