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升金湖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和东亚地区最重要的湿地类型保护区之一,湿地生态系统比较完整稳定,物种资源极为丰富,目前已被列入野生动物国际贸易公约中的动物有34种,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31种.本文通过阐述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概况,分析了该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当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升金湖湿地生态安全和保护以及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湿地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敏感区之一,对湿地的保护与开发已引起广泛的关注.通过对池州市湿地自然保护区资源潜力的分析,提出了保护区资源开发的原则和构想,认为生态旅游是两全齐美的开发方式,既有利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又能使湿地资源停到较好利用.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库尔滨河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是北温带森林湿地生态系统,通过对该保护区的重要性、典型性、多样性、稀有性、自然性、脆弱性等方面的论述,进一步阐明了保护区在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的作用及保护区的建立在科学研究领域和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态旅游是保护区协调保护与发展最佳策略的选择,升金湖自然保护区以独特的湿地景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等特点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天然优势.在对升金湖生态旅游开发条件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的总体构想和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5.
兴凯湖春季鸟类迁徙监测分析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笔者从2002年~2005年,对保护区春季候鸟的种类、数量进行了调查。现以2005年春季候鸟监测结果为例,调查中共观察统计到鸟类83种,其中水禽45种,林栖鸟38种,迁徙量231338只,日平均过往量为12853只,高峰日达65450只。并对此进行分析,希望以此为保护区鸟类管理及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2012年3月17日至5月6日,采用个别访问法、蹲点摄影摄像记录统计法对野钟自然保护区分布的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s)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野钟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现有20群107只个体,其中2012年出生的婴猴为18只个体;野钟自然保护区黑叶猴分布的范围沿北盘江上、下游分别延伸了20余km,不少猴群已迁移至保护区以外;野钟黑叶猴的致危因子主要表现在栖息地减少和栖息地片段化;野钟黑叶猴春季以30多种种子植物的芽、嫩枝、叶、花、果实为食.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扩大现有保护区面积,增加保护区管理人员职数,加强保护区网络执法力度,严禁保护区内群众放养黑山羊,解决保护区内群众无煤生活砍伐森林的旧习惯.在条件可能的条件下,将野钟自然保护区申报批准为贵州省省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7.
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湿地生态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湖北老河口西排子河省级湿地公园为例,从湿地公园水系、水质、水岸、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湿地文化五个方面,对湿地公园湿地保护规划措施加以分析阐述,以期推动我国湿地保护工作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城市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角度,结合城市湿地独特的功能,利用PSR模型建立城市湿地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从而为推动城市湿地保护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18年白头鹤(Grus monacha)种群的监测,分析该物种在向海保护区境内的迁徙规律与栖息地、觅食地选择情况.结果表明:春季白头鹤在3月中旬—4月下旬在向海保护区停歇,主要生境具备草甸、农田、水域生态特征,利于休息、觅食、夜宿;秋季停歇期相对较长,以草甸及农田作为觅食地,秋季觅食以农田为主;白头鹤主要分布在海力营子、韩家烧附近鹤类核心区及实验区的四六七军马场、白山泡西北附近区域.白头鹤栖息地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干旱导致的湿地退化.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制定颁布一部湿地保护法,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从我国湿地保护法的调整对象及其任务入手,着眼于我国湿地保护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对湿地保护法包含的主要内容进行探讨,力图说明在我国制定、颁布一部《湿地保护法》和完善湿地保护法律体系刻不容缓,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和缓解大气污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云南糯扎渡自然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云南省南部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保护热带北缘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热性竹林等生态系统;保护桫椤、榆绿木和印度野牛、亚洲象等珍稀动植物及其栖息环境的中国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阐述糯扎渡保护区的自然环境概况、生物资源概况、社会经济情况、管理现状等,论述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发展对策。保护区管理体制不完善、集体土地为主致使人为活动频繁、野生动物肇事补偿不到位、糯扎渡电站建设带来的影响等问题困扰着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建议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周边社区的宣传管理以减少保护区内的人员活动,开展相关合作和科研活动,进行系统的生态监测,以使保护区得到更为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二蹬岩林麝、猕猴自然保护小区位于湖北省恩施市,是一个以保护林麝、猕猴为主的省级专类保护区。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121科、309属、504种,其中包含国家级保护植物6种。保护区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维管植物属的分布类型有14个,其中温带属144种,热带属115种,植物区系具温带特性,具有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多心皮、古老孑遗植物的存在表明该植物区系起源古老。保护区的植被群落可以划分为5种类型: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灌草丛林及竹林,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给林麝、猕猴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白狼山保护区种子植物资源的分布调查,掌握白狼山种子植物资源的分布的数量与特点,特别是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特点与对白狼山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的影响,得出结论,白狼山保护区具有该地区不可多得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保护价值,并确立保护区一些濒危植物的地位,并为今后保护区对部分植物的应用与保护措施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青海湿地保护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青海湿地资源及保护现状,分析了当前在保护利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客观地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对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及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关键作用。在《湿地保护法》强调发挥湿地生态功能的背景下,湿地的定位应为生态用地。目前湿地生态补偿未能与生态用地的性质相衔接,存在补偿手段适用规则不明、补偿资金来源单一化、管理部门缺少整体性的问题。以生态用地为导向,在类型化视角下将湿地生态功能的实现作为标准厘清补偿方式的适用,结合市场机制推动湿地生态功能经济化,拓展补偿资金来源,成立湿地保护专门机构以确保生态补偿贯彻整体理念,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助力湿地生态功能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6.
城市湿地作为城市中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环境调节和社会服务功能。然而,人口剧增和快速城市化使湿地面积急剧减少,这大大削弱了城市湿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保护与恢复城市湿地就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论述了城市湿地生态恢复的主要模式,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若干策略,为保护、恢复和利用城市湿地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位于纵向岭谷区核心区域雪盘山中上部的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保护区成土环境条件,结合实地考察结果,将保护区土壤类型划分为:红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沼泽土、亚高山草甸土(黑毡土)、紫色土7个土类,分析保护区土壤分布规律及土壤发育特点,针对土壤资源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土壤资源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仅从生态保护角度出发而忽略旅游功能的湿地公园规划无法达成湿地保护的目的。生态旅游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湖滨湿地公园的规划过程中,从实证研究中探索湖滨湿地公园的基本规划方法。具体说来,湖滨湿地公园规划要对环境保护、旅游开发的关系予以重视,全面考虑点、线、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根据生态敏感区的内涵,将池州市生态敏感区分为三种类型,即:范围包括各类自然保护区、石灰岩山地区和沿江洲圩区及湿地区的最敏感区;范围包括各类园地的敏感区;范围包括除水田和居民点以外的其他生态类型区的弱敏感区.在分析池州市生态敏感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池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池州市生态敏感区开发与保护的主要对策:(1)科学划分生态敏感区类型,因地制宜制定开发与保护对策;(2)以生态旅游和绿色农产品开发为核心,整合区域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20.
以湖泊型饮用水源地安全生物保护措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以及对人工湿地的除污特点机理的研究,提出一种由森林生态系统与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组成的综合性的安全生物保护体系。试图建立自大气降雨到达森林生态系统至径流水体到达湖泊的整个水文过程的生物措施的水文调节与水质调控,为湖泊型饮用水源地的生物保护探讨新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