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覆盖面的日益扩大,互联网已经成为公众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日前,中国青年报社通过益派市场咨询公司对2874人进行的调查显示,67.1%的公众认为互联网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官方了解民生、体察民意的重要途径,71.9%  相似文献   

2.
领导干部如何应对网络舆论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覆盖面的日益扩大,互联网作为民意诉求的新渠道,已经成为公众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平台。从拉萨3.14事件到汶川大地震,从贵州瓮安事件到三鹿奶粉事件等,面对网络民意的汹涌巨浪,有的领导干部束手无策,有的领导干部堵塞查封……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异军突起,“网络民意”作为一种史无前例的民意表达形态,成为备受瞩目的关键词。从Web2.0到政府2.0,这种由中国网民所发挥出的虚拟力量,体现了公众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其本质是原生态民意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本文试图通过对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的传播特质进行研究,梳理网络民意的特征和搭建网络问政平台的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网络民意沟通存在的问题,并探寻优化网络民意畅通渠道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4.
"网络民意"的规制与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以独特优势塑造了新型社会舆论空间,提供了一种全新民意表达方式--"网络民意".它是传统、现实民意在互联网上的延伸,是社会事件交互作用下传播技术作为另类表达通道的表现,是当前数字化信息社会中公众民意表达的便捷渠道.  相似文献   

5.
朱颖 《新闻前哨》2013,(8):96-98
融合了手机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优势、兼具移动通讯、网络社区和人际传播等传播特性的微博,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成为公众民意表达的新平台。微博这个民意表达的新平台具有自由表达、有效整合、表达通畅等主要特质以及面临无序性、碎片化、边缘化等挑战,需要政府、公众、媒体三方共同努力促进微博这个民意表达新平台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凭借其交流的自主、匿名以及快速传播等特性,已成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社会事务和政治生活的一个主要舆论平台.然而,非理性和偏激的网络舆论也会给客体带来一定程度的伤害,影响公众认识和政府决策.本文试图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汶川地震"捐款门"事件中网络舆论的表现探索构建和谐网络舆论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舆论主体是指某一具体舆论环境中的舆论人,即共同面对问题的社会群体,公共关系学通常称其为公众.理论上讲,公众是意见表达的主体,应该享有充分的知情权与话语权,而现实中,普通公众往往难以直接捍卫个人的知情权与话语权,直接进行个人意见表达.近几年来,互联网上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此起彼伏,网络舆论往往成为事件的发起和推动的重要力量,互联网日益成为一种民意表达的渠道,具有了与传统媒体相当的舆论监督功能,重塑了公众在舆论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互联网已成为公众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开辟了民意诉求的新渠道。与此同时,互联网也带来了一些非理性的不和谐因素,其中尤以网络集群行为的潜在危险性较为突出。结合近年来网络上典型的集群现象,文章分析了网络集群行为的涵义和主要特征,并为引导网络集群行为向正确方向发展提供了规范之策。  相似文献   

9.
靖鸣  李姗姗 《青年记者》2012,(22):34-38
文微意博的微博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掀起了一场编织"围脖"的全民行动.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微博,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舆论平台,使民意表达的渠道和空间迅速扩展和延伸,由此发展出了一种新型的网络舆论形态即微博舆论.微博舆论经过裂变式的传播之后,形成一股强劲的舆论力量,对社会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和问题进行关注与监督.  相似文献   

10.
Web2.0时代的网络民意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用户参与为本质的Web2.0,以其开放性、真实性、自组织性、聚合性等特性为网络民意表达注入了新元素,Web2.0通过上述革命性的传播特性为网络民意表达搭建了以开放个人为主体的意见表达机制、以开放动态互联网为技术平台的意见组织机制以及以自组织的弱联结为主要联结方式的意见传播机制,从而使得网络民意表达变得更加开放多元、成熟理性和集中有序.  相似文献   

11.
陈淼 《新闻世界》2012,(5):123-124
网络民意是传统、现实民意在互联网上的延伸,是借助或通过网络这一信息平台所反映、表达、实现的社会公众思想、舆论的趋向和导向。本文以杭州I飙车案为例,分析网络民意对公共事件的影响,并就如何看待网络民意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网络传播方式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舆论平台,使民意表达的渠道和空间不断拓展和扩大,并逐渐生发出一种新的民意类型--网络民意.  相似文献   

13.
民意是国民意识、意志、意愿的统称,①是国家的立法基础和政府的执政根本。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民意的表达通过网络寻求到一个更加直接、便捷、充分的平台,网络民意也随之产生。②网络时评意见领袖作为网络民意的代表,集中反映出网络民意的流变特征和发展趋势,是了解网络民意的有效途径。本文期望通过对网络时评意见领袖的分析,研究其对网络民意和现实民意的影响,为构筑有效的社会沟通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据统计,目前我国网民已达2.21亿,网络成为广大群众表达民意、参与社会经济及政治交流的一个平台.上至中南海,下至县市区,各级领导干部对网络民意都表现出高度的重视.去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曾引用美国老报人斯特朗斯基所说的"要讲民主的话,不要关在屋子里只读亚里士多德,要多坐地铁和公共汽车"来比喻互联网,希望网络能成为民众与中央沟通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在信息传播、观点表达等方面彰显出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今年的"两会"上,"互联网"、"网络民意"、"网络舆论"等都成为耀眼的词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通过网络富集民意反映群众呼声,网络舆论的声势和影响也越来越大.网络民意的顺畅表达极大地增强了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促进政治生活民主化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易康辉 《大观周刊》2012,(17):56-57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人数的增加,网络舆论的力量逐渐增强,社会影响力也日益增大,并成为政府了解民意的重要平台和影响政府决策的新兴力量。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是通过一定的渠道完成的,认清这些渠道并对其加以利用,有利于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7.
网络言论门槛低、限制少的特点,使得网络成为普通人发表意见、阐述观点的重要场所和渠道。特别是随着手机微博、手机微信的广泛普及,使网络民意表达又进入移动互联时代。2012年底,中科院发布{2012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有1/3是由网络率先公开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  相似文献   

18.
崔伟 《新闻前哨》2014,(6):63-63
信息时代,网络已然成为社会公众进行意见表达、利益诉求、舆论发酵的公共领域平台.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和网民群体的不断壮大,网络民意随之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这给政府执政能力带来巨大挑战.为及时、有效引导网络民意,处理网络舆情,政府应采取网络问政的方式来与网民互动,实现与网络民意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9.
正网络言论门槛低、限制少的特点,使得网络成为普通人发表意见、阐述观点的重要场所和渠道。特别是随着手机微博、手机微信的广泛普及,使网络民意表达又进入移动互联时代。2012年底,中科院发布《2012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有1/3是由网络率先公开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利益主体日趋多元,社会矛盾交织的大背景下,网络言论的引导作用便尤为重要,引导得不好,就很容易使一些局部性的问题扩大为全局性问题,使一般性问题变成政治性问题,使个人的偏激言论扩散为非理性的社会情绪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  相似文献   

20.
王珩 《传媒》2014,(8):76-77
作为一种使用便捷、互动性强的新型媒体,微博已逐渐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信息发布平台。它唤醒了公民意识、畅通了民意表达和公众监督的渠道,但同时在微博信息传播中无益无效的信息泛滥、谣言滋生、伦理失范等现象日趋严重,这不仅给公共信息网络安全带来极大隐患,而且影响到社会管理秩序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