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朱颖 《新闻前哨》2013,(8):96-98
融合了手机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优势、兼具移动通讯、网络社区和人际传播等传播特性的微博,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成为公众民意表达的新平台。微博这个民意表达的新平台具有自由表达、有效整合、表达通畅等主要特质以及面临无序性、碎片化、边缘化等挑战,需要政府、公众、媒体三方共同努力促进微博这个民意表达新平台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异军突起,“网络民意”作为一种史无前例的民意表达形态,成为备受瞩目的关键词。从Web2.0到政府2.0,这种由中国网民所发挥出的虚拟力量,体现了公众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其本质是原生态民意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本文试图通过对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的传播特质进行研究,梳理网络民意的特征和搭建网络问政平台的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网络民意沟通存在的问题,并探寻优化网络民意畅通渠道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躲猫猫"事件是我国目前网络民意表达现状的一个必然结果,并将影响我国网络民意表达的发展。作为一种公民权利的表达,网络民意表达的合法性已得到确立并对政府的公共决策产生了影响;网络民意表达的参与主体范围继续扩大、方式更加多样、内容更为丰富且行为更加理性、影响更加深远。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微博意见领袖作为网络信息的传播者和积极参与者,往往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积极的思维,在大学生中有一定的威望。他们关注时事热点、引导舆论,并在很大程度上对周围人的所想所做产生影响。本文立足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规律,通过对大学生微博意见领袖民意表达与公共参与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高校学生网上舆论的传播起到良好的管理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要闻     
我国将重点打击网络转播奥运赛事侵权行为;杜绝“问题地图”在互联网上传播;最高法院要求利用互联网等建立民意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6.
我国网民以年轻人和学生为主,其中初中生占37.9%,高中、中专和技校生占25.5%,且有逐年向低学历、低收入人群扩散的趋势.这样的网民结构,使得网络民意与真实民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偏差,比如占网民多数的年轻人,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存在着一种发泄和游戏的心态,以“愤青”的面目出现,激情澎湃、口无遮拦、全无理性可言.而真正的民意则是一种理性的、严肃的民意,它兼顾了国家策略与社会诸方面关系等因素.因此,网络民意并不能真正体现民意,如果让网络民意支配一切,就意味着主流群体意见的缺失,就意味着真正民意的消解.  相似文献   

7.
网络民意表达的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网络民意表达并分析网络民意的内容指向可以发现,网络民意"传播权利"的实质,就是现代社会赋予公民的各种权利在网络环境下的实现,互联网使"传播权利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得到真正的普及".①它至少包含了以下三个层次的含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新的舆论空间和思想阵地,网络民意近年来颇受关注,但其易变性、跟风性、随意性和非理性等特点极易使其形成所谓的"民意审判",对社会方方面面造成巨大的影响。本文从网络民意审判现象入手,着重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进而对网络民意审判进行理性反思,旨在为建立全新的网络民意应对机制和避免其负面影响提出一点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彭静 《报刊之友》2011,(7):100-101
笔者以话语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对近十年来中国网络语言变迁轨迹进行了考察,对蕴蓄其中的民意表达意涵做了研讨。2000年以来,中国广大网民的网络话语行为汇集成网络流行语后能够形成强大的口碑效应,产生巨大的传播势能。发源并成熟于网络的表达样式通过人际与影视文化传播迅速向日常生活渗透,对大众生活用语与思维方式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话语集合效应来自网络话语行为的多个环节,如论坛发帖灌水、使用聊天工具进行的人际沟通、共同参与某个热门活动讨论等等……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的出现,跨越了地域疆界,淡化了组织界限,实现了党和政府与普通群众的直接沟通,为更好表达民意提供了有效的载体。由于历史和现实的限制,民意的表达有时很难让决策部门获知。建立科学、畅通、有效、简便的民意表达机制,一直是各级党政部门试图解决的难题。在今  相似文献   

11.
Web2.0的兴起改变了传统互联网信息交流与传播的模式。无论是用户管理还是信息资源组织,Web2.0都体现出自组织的特征。文章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分析了Web2.0信息交流与传播的动力、条件,论述了基于自组织理论的Web2.0信息交流与传播的主要特征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李鹏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6):119-126
从信息内容、生成媒介、用户三方面分析Web 2.0环境中用户生成内容的内涵与特征,认为Web 2.0环境中的用户生成内容符合自组织的条件。在分析目前对社会化标签、维基百科、博客、微博、虚拟社区等几种类型用户生成内容自组织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构建Web 2.0环境中用户生成内容自组织模式,阐述用户生成内容自组织的层次、内容与演化机制,并指出进一步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前有关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研究,几乎都是围绕着一种主动的、人为的评价模式来展开的,其目的是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意识的“组织”。然而在BBS论坛、博客、分类标签、维基百科等网络信息自组织现象中,容易观察到一些基于网络用户日常行为和选择、无需人为干预的、自动发生的评价机制。本文以BBS论坛和百度“知道”为例,分析了其内在运作方式及相应的信息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公共危机理论著作中对于互联网的影响和功能的论述依然将发展初期(Web1.0时代)的互联网作为分析对象。本文认为,以Web2.0为基础的互联网新应用形态已经逐渐成为网络传播的主体形态,并赋予了网民更大程度的发布、接收信息的自由,加大了对公共安全危机的影响。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威客模式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知识经济和Web2.0时代的双重背景下,利用互联网进行知识创造的威客模式应运而生.它可以将人的知识、智慧、经验、技能通过互联网转换成实际收益,体现了互联网按劳取酬和以人为中心的新理念,极大地释放和利用了大众群体的智力资源.然而,由于这一模式产生的时日尚短,加上缺乏充分的理论基础,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文章在总结了威客模式的发展历程及其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概括,为Web2.0环境下信息交易模式的优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Web2.0是互联网的新生事物.它具有主动参与、自组织、去中心化、社会性、微内容和开放性的特性.Web2.0的应用对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产生较大影响.以Blog、Rss、Wiki和Ajax等Web2.0的核心技术运用于图书馆的高校学科建设服务中,搭建良好的、开放的、互动的学术交流平台,将促进知识管理及学科建设的良性发展并有效推送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参考文献11.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兴的第二代互联网(Web2.0)使得整个网络信息组织的方式出现了革命性变革。本文通过研究传统经典领域对有序性的定义,提出了情报领域,特别是在Web2.0环境下的有序性的定义及特征,并以分众分类法为例,通过对其思想来源、主要功能、优缺点加以阐述,分析了该分类法在Web2.0环境下的信息序化机制。在文章的最后,根据现有的研究,对Web2.0环境下的有序性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Web 2.0的特色及其对网络信息交流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Web2.0是互联网的新生事物。它整合了互联网现有的诸多服务和技术,形成了不同于传统互联网的特点。在信息主体、传播方式、组织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和变革。它的出现在某些方面代表了互联网的发展方向,能够为深化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Web2.0是相对于Web1.0的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的统称,它强调用户的广泛参与,正是由于这种特点,使其在短短的几年内得到飞速的发展。但是随着Web2.0的广泛应用,也出现很多问题。本文从Web2.0下网络文化的特点展开,探讨了Web2.0下网络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技术、道德、法律三个方面提出了Web2.0下的网络文化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20.
从Web 1.0 到Web 2.0 直至今日Web 3.0构想的提出,到底是概念的炒作还是网络发展真正的历史分期,是发展中的泡沫还是实质性的变革,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话题。本文就将沿着网络发展进程,探讨网络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到当前WEB2.0时代,技术、经济管理模式、信息商品与服务提供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的泡沫成分及其成因等方面。从问题分析入手,对比Web1.0,立足Web2.0现状,剖析未来Web3.0的实质,以期为网络的未来发展走势作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