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疆棉花生产科研现状、存在问题和待研究课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概括地介绍了新疆棉花的种植和生产情况,以及新疆棉花在全国的地位。分析了新疆棉区的优势、潜力和当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全面介绍了目前新疆棉花科研现状和主要研究进展,阐明了尚待研究的几个重要课题以及新疆棉区迫切需要的单项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2.
棉铃虫是世界性农业大害虫,在我国黄、淮棉区常发为害,沿江棉区则表现为偶发性。梅季少雨干旱,天敌种群锐减,是沿江及至沿海棉区棉铃虫突然暴发的环境条件,不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是种群失控的人为因素。八十年代中期以前,随着高效农药取代后的辉煌战绩,助长了对化学防治的依赖。连续高强度的选择压力,造成棉铃虫抗性种群迅速扩大,使防治工作变得更加困难。进入九十年代,北方棉区棉铃虫已对大多数常用农药失去敏  相似文献   

3.
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b.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世界性大害虫。我国棉区每年都受其害,但南方棉区受害比北方棉区轻。然而,若遇大发生年(如我省1968、71、72、78年等)则暴发成灾,产量损失远超过棉红铃虫。由于长期单一地依赖化学农药,对棉铃虫防治不甚理想,故近年来不少研究者着手抗虫育种的研究。本文报道了11种不同棉花品种上饲养的棉铃虫幼虫,对其头宽值和蛹重的影响,经LSR统计分析,表明差异是存在的,从而为抗性鉴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盲蝽在我国棉区和果区迅速爆发成灾,成为重大农业害虫。其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盲蝽已上升为棉花的第一大害虫,一般年份为害损失20%~30%,严重年份超过50%;盲蝽还严重危害苹果、葡萄、桃、枣、茶等经济林果,常常造成大量减产,甚至绝收,并影响翌年产量和效益,大发生年份还可造成死树毁园。  相似文献   

5.
针对新疆棉区高纬度、高海拔条件下,无霜期短、有效积温不足、春秋两季气温波动大、水资源短缺、土壤次生盐渍化重、劳动力不足等不利因素,国家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新疆地方和兵团棉花科研团队,在国家连续三个五年科技计划、基金项目及新疆各类科技专项资助下,开展了“新疆棉花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的集成与应用”项目,充分发挥夏季光热资源丰富、灌溉可控和机械化程度高等优势,围绕棉花高产增效的重大技术难题,历经十五年持续攻关,实现植棉理论水平提升与技术跨越,全区皮棉亩产由1995年的83.9公斤提高到2013年的136.2公斤,当年较我国其它棉区高65公斤。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院刊》1989,(2):165-167
盛承发,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1978年考取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的生态学专业研究生,1981年获理学硕士学位.此后继续在马教授指导下,-承担棉虫攻关项目中的“华北棉区第二代棉铃虫经济阈值”课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世界上棉花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棉花科技与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30多年来.我国自主育成的棉花新品种不断更新和大面积推广,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棉花生产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主要棉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也为我国纺织服装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产业基础支持。  相似文献   

8.
医院的护士给病人输液,先把药瓶倒挂在支架上,然后精输液管带进气孔的一端插进瓶口内,再将带针头的一端扎进病人的血管里,把针头固定好,最后转动开关使瓶中药液滴入血管的速度符合要求。瓶中药液滴完,拔下针头输液即告结束。输液器的这种药液自动流出药量大小可调的结构使我联想到棉花涂茎器,农作物施肥器等工具的制作和使用上。棉花涂茎器棉区的人都知道涂茎法是防治棉蚜的有效方案之一。但该法由于手工蘸药涂抹,操作麻烦,所以很多人对此法表示冷漠。我想若是利用输液器的结构原理制一个防治棉蚜的涂茎器,操作就方便多了。具体做…  相似文献   

9.
《金秋科苑》2014,(6):43-43
近年来,盲蝽在我国棉区和果区迅速爆发成灾,成为重大农业害虫。为控制盲蝽危害,在农业部"盲蝽区域性灾变规律与监测治理技术研究"等项目的资助下,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德州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组成项目组进行联合攻关。  相似文献   

10.
根据自然自治区九·五计划要求,在棉、粮协调和保持棉区持续发展的原则上,用线性规划方法对新疆2000年种植业结构进行了规划,结果表明:即在其他作物稳定在1995年的播种情况下,到2000年需在棉产区累计开荒净增耕地35.33×104hm2,使总耕地达到348.16×104hm2,作物播种面积新疆;粮棉协调发展;线性规划  相似文献   

11.
基于MODIS时序NDVI特征值提取多作物播种面积的方法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MODIS数据的1、2波段是具有250m空间分辨率的红和近红外波段,并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可对农作物进行动态跟踪监测.随着农作物的生长,NDVI值逐渐增大,并在一定生育期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由于不同作物具有不同的生育期,NDVI峰值的大小、出现的时间各不相同.通过对北京市主要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查和3月中旬到11月上旬的不同作物的NDVI值采样分析,得出:①冬小麦NDVI值3月下旬相对较高,5月上旬最大;②春玉米的NDVI峰值出现于8月上旬;③夏玉米的NDVI峰值出现于8月中旬;④大豆的NDVI峰值也出现在8月中上旬,可通过物候历与春玉米区分开来(春玉米是单季作物,大豆是双季作物),通过峰值大小与夏玉米区分开来.结合北京市1:10万土地利用数据,通过NDVI值时序变化规律从MODIS数据中提取了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总体精度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油料发展战略与我国粮食生产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食用油缺口量大并将长期存在,而发展油料生产需要占用大量耕地,我国人多地少,人增地减,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安全对油料发展构成严重制约,通过综合比较研究,本文提出:发展油菜生产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冬闲田资源,不与粮棉作物争地,有利于维护粮食生产的安全,发展油菜生产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陕北种植业土地利用与农业投入关系的典范对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彤  江源  宋阳  和克俭 《资源科学》2005,27(4):56-62
本文在论述农业投入与种植业格局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基础上,以近50年的农业种植及其投入数据为依托,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分析陕北种植业格局的空间差异,以及延安地区种植业格局的时间演变,并分析不同时段、不同空间范围内农业投入与各类作物之间以及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初步结论:研究区北部种植条件较差,农业生产相对落后,表现为完全种植粮食作物,整体农业投入极少;研究区南部种植条件好,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量较大,农业生产发达,农业投入主要倾斜经济作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区种植业格局有待改进,经济水平高、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同时增加对经济作物的投入.在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的地区,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同时政府应当引导农民进入非农行业多渠道自主就业,增加农业以外的收入.  相似文献   

14.
发挥红黄壤地区冬季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冬种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黄壤地区是指位于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及中亚热带的以红黄壤为地带性土壤的广大地区。这里是我国水热资源最丰富、发展冬种农业条件最优越的地区,也是冬种农业模式最为丰富多样的地区,已发展了包括冬粮、冬菜、冬肥、冬草模式在内的各种冬种农业模式。采取有效对策,大力发展冬种农业,可以有效地缓解人地矛盾,缓解增粮与增收之间的矛盾,弥补饲料的短缺,实现农业持续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珊  黄贤金  钟太洋  陈志刚 《资源科学》2014,36(11):2370-2378
通过沪苏皖3省16个村的分层抽样农户调查发现,因经济发展阶段差异,以沪苏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农产品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规模化水平比安徽传统农区更高一些,但是广大农户主动参与市场的意识还不强。根据定量分析和Tobit模型检验表明,农产品商品化对农户种植结构产生较显著的影响。无论以蔬菜表征的经济作物还是稻麦表征的粮食作物,其市场销售行为对种植规模的扩大呈现显著的正向刺激作用。不同地区的要素影响程度有所差异,销售价格对安徽农区、销售率和销售渠道对沪苏地区的农户种植结构呈现显著的正效应。另外,耕地资源、生产区位、农户特征等要素对农产品种植结构也产生了明显影响,这与作物特性及地区适宜性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赵丹丹  周宏 《资源科学》2018,40(1):64-73
本文从农户分化视角出发,系统梳理了农户分化与种植业结构变动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通过2004—2011年国家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追踪数据,实证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非农市场的发展,在劳动力边际收益差异下,农户逐步出现了两极分化;②由于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农户之间种植业结构变动趋于纯农户流入更多的土地,非农收入越高的农户越倾向于流出土地;③农户内部种植业结构变动受地形及年末耕地面积影响,地形越平缓、年末耕地面积多的纯农户越倾向于种植粮食作物,相反则越倾向于种植经济作物。随着粮食等大田作物专业化服务和外包服务的不断完善,兼业户逐渐提高粮食等大田作物种植比例,且在短时间内选择维持现有种植结构不变,然而当家庭收入中非农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兼业户会选择将土地流转出去。以此提出政策建议,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及培育现代农民,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引导农户按照国家宏观战略进行结构调整,避免出现“非粮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侯艺璇  赵华甫  吴克宁  李凯 《资源科学》2018,40(12):2414-2424
为科学预测作物重金属含量,实现重金属污染农用地的安全利用,本研究利用地理探测器选取对作物Cd含量影响较大的土壤Cd含量、土壤pH值、与交通主干线的距离等10个因素为输入因子,农作物可食部分Cd含量作为输出因子,分别建立小麦、水稻、油菜籽、蔬菜可食部分Cd含量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作物种植污染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划分作物安全利用种植区。研究结果表明:① 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明显优于多元回归预测模型;② 对小麦、水稻和油菜籽的可食部分Cd含量预测结果进行评价,得到作物污染可能的空间分布及特征;③ 依据评价结果,对3种作物进行配置,划分得到4种作物适宜种植区,并提出管控策略。研究可为污染农用地的安全利用及作物种植调整提供思路和依据,兼具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烟草种植对烟农的经济影响与烟草种植替代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随机抽样调查的数据,对烟草种植对我国主要烟产区烟农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样本地区烟农在成本与收益方面均劣于非烟农,我国存在着烟草种植替代的基础。为顺利推行烟草种植替代,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聂媛  李晓云  江文曲  刘念洁 《资源科学》2022,44(11):2315-2329
水资源短缺与水-土-粮系统不协调是制约中国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种植结构优化作为农业结构型节水的重要举措,对保障中国水资源安全与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中国北方10省,揭示水足迹视角下水资源压力与三大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关系,探讨不同目标权重情景下三大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趋势,并通过构建多目标种植结构优化模型,得出不同节水情景下北方10省三大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方案。研究表明:①中国北方10省中粮食种植规模较大的地区水资源压力指数普遍偏高,水资源约束呈趋紧态势;②当使用熵权法对经济收益、蓝水(灌溉水)消耗和绿水(雨水)利用目标客观赋权时,北方10省将增加高收益高耗水的水稻种植。随着蓝水消耗最小化目标的权重逐渐加大,水稻种植面积和蓝水耗水量会逐步减少;③在15%节水情景中,山东、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应调增玉米种植面积而减少水稻和小麦的种植面积,宁夏和新疆应调增小麦种植面积而调减水稻和玉米的种植面积,河南应调增水稻和玉米的种植面积而减少小麦的种植面积;④在节水5%、10%和15%情景中,优化的种植结构能够使北方10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蓝水足迹总量较2019年分别减少38亿m3、51亿m3和64亿m3,平均单位蓝水足迹的现金收益提升4%、3%和2%。本文结果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任频频  李保国  黄峰 《资源科学》2022,44(3):436-449
明确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的时空演变规律、以及演变过程中主要作物的生产时空格局,对开展农作物生产布局优化工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农业统计数据,探讨2002—2018年黄淮海旱作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的时空演变特征,同时利用空间自相关、重心模型等方法探讨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过程中该区域的两种主要作物——小麦和玉米的生产时空格局及其变化规律。结果发现:①近20年,黄淮海旱作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整体由多样化向专一化发展,种植结构类型丰富度总体呈减小趋势,以小麦和玉米及其组合为主的种植结构占有的县域数目逐年增多,43%的县域小麦种植比例显著增加,81%的县域玉米种植比例显著增加(p<0.05)。②传统农业生产地带,包括河北平原西部、鲁西北等地小麦和玉米单产呈显著“高-高”聚集特征(p<0.05),河南中东部小麦单产也呈显著“高-高”聚集特征,但研究区南部玉米单产呈显著“低-低”聚集特征。尽管旱作区内部小麦和玉米的生产格局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差异性,但近20年小麦和玉米的生产重心均集中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处,表明在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演变的过程中,区域尺度小麦和玉米的生产具有一定的时序稳定性。③在“以水定产”和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导向下,河北平原的小麦种植比例有所减少,2014年以后,小麦玉米型县域数目减少,玉米小麦型增加,2018年已不存在单一小麦型县域。本文可为黄淮海旱作区区域尺度农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提供数据支撑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