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教授治校"作为一种大学管理体制萌芽于中世纪的巴黎大学.其后,这种体制在德国大学的提倡下其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一度成为很多国家效仿的榜样.在我国,"教授治校"的主张由蔡元培先生首倡并得以正式贯彻且走向完善,形成了以教授为主要管理者的教授会、行政会、评议会三级管理机构.本文拟从解读"教授治校"的涵义出发,对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加以探讨,并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论蔡元培"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开创了我国"教授治校"的先河,其实质是通过分权来保障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文章在分析"教授治校"民主管理思想的产生与实践的基础上,阐释了"教授治校"的内涵,提出了对现代大学内部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的构想:进一步明确划分了管理的权限;改革治理机构;现实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人本管理来唤醒管理者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人们对“教授治校”的口号并不陌生。我对“教授治校”的了解,是10余年前从阅读冯友兰先生的《三松堂自序》中获得的。据冯先生回忆,我国大学的“教授治校”,发轫于蔡元培先生主政时的北京大学,而在清华大学得以完善。然而奇怪的是,无论在平时与中小学的接触中,还是从所检索到的文献资料看,都鲜有谈论基础教育阶段实行“教师治校”的。多少年来,我们也一直在谈论完善中小学校的民主管理以及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但就是缄口不谈“教师治校”。究竟是“教师治校”不适宜在中小学校施行抑或别有原因?当我将这一想法告诉有关人士时,得到…  相似文献   

4.
教授"治校":大学校长民主管理学校的理念与意义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教授"治校"是大学管理的传统,也是大学校长必须依靠的管理大学的力量.本文回顾了教授"治校"传统的形成以及教授"治校"的理论和实践,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教授"治校"的基本内涵以及教授"治校"理念对校长治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陈丹青先生在北京鲁迅纪念馆有一个《我谈大先生》的精彩演讲。应读者之邀,本刊将分期连载,原文发表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上。  相似文献   

6.
论梅贻琦"教授治校"理念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梅贻琦的“教授治校”理念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对当时的清华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良好的效应。其管理学文化意蕴在于:它是大学组织文化特征的理性反映,体现是学术治校的理念,其目的在于发挥学术权力对行政权力的制衡作用,其本质是教授治教、教授治学,是一种民主管理的思想。“教授治校”在大学职能日趋复杂的当今虽遭质疑,但其所蕴含的精神对今天大学的管理是有启发意义的,那就是在管理过程中如何发挥包括教授在内在的所有教师主体积极作用,梅贻琦“教授治校”的理念是值得当今大学管理者们借鉴的。  相似文献   

7.
蒋梦麟先生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在北京大学主持校政17年。他将蔡元培的办学思想发扬光大,提出了更加切合中国高等教育实际的“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十六字方针,并将他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实践于北大。“校长治校“是蒋梦麟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徐迅雷 《学习之友》2006,(12):46-47
陈丹青的《退步集》,我们又见“一个人的战争”。因为辞职风波,陈丹青的个人事件变成了公共事件;因为书中收录了陈丹青的辞职报告。《退步集》一书今后被中国教育史册频频提起几成“定局”。  相似文献   

9.
读过不少描写鲁迅先生的文字,说实话,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是很多,但陈丹青先生的一篇《大先生》却足令我玩昧再三爱不释手。其独特的视角、洒脱的行文、新奇的语言、似是信手拈来而又运用得恰到好处的文化掌故……方方面面,无不令人叹服。  相似文献   

10.
论"教授治校"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授治校"作为中世纪的产物,随着大学的发展以及内外条件的变化,其内涵也随之变化.目前,学者对于如何理解"教授治校"还未取得共识.界定"教授治校"的内涵,分析其变化的原因,论证"教授治校"的合理性,对形成高校的治理结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拯救汉语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相信大家对不久前中央美术学院陈丹青教授辞职的事都有所耳闻,想必大家都觉得出人意料吧?——一个著名画家,久享盛誉,任职中国最高美术学府,带着好几个博士生的导师,他为什么要辞职?然而细看他辞职的原因,却句句在情理之中!陈丹青教授——不!是陈丹青先生——说:我是实在无法忍受中国现今的教育体制,不论是小学、中学、大学,甚至研究生,升学的必备条件,竟然把英语列在首位!一个中国人,如果他不会英语,就失去了就学深造的权利!”同学们,你们诧异吗?出乎意料吗?可仔细想想,难道不是这样的吗?陈丹青先生说,中央美…  相似文献   

12.
《南方都市报》曾发表邵建先生的短论,卒章见志不胜感慨地说:“教授治校是我们曾经的一段历史,但这段历史已经成了如烟的梦。旧梦依稀,聊以重温,无非是希望有梦回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13.
陈丹青先生是擅长人物画的艺术家,在艺术上始终坚持现实主义。上世纪八十年代,凭他的《西藏组画》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历程碑式的地位与声望。把中国油画创作从伤痕美术的政治情结和形式美中解放出来。本文论述了陈丹青先生的创作生涯的三个历史分期与艺术特点,纵观其创作历程,反映出中国现代油画三十年蓬勃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14.
梅贻琦"教授治校"管理思想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贻琦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一位重要的教育家.他在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推行"教授治校"管理模式,促进了该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教授治校"遵循学术自由的原则,反映学术治校的理念;调动教授群体在治教、治学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学术权力对行政权力的制约作用;本质上是一种民主的管理模式.正确理解"教授治校"制度的思想实质,对当今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有着历史借鉴之用.  相似文献   

15.
“教授治校”与“校长治校”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管理模式,各有其优缺点,但是由于我国的校长治校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发展至今凸显出诸如行政本位和官本位、教师的全员终身制、缺乏良好的学术评价机制等等弊端,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和学术的发展,于是有人提出了“教授治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屈原《离骚》研究的创新思维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文系博士刘生良先生发表了关于《离骚》的论文7篇,就《离骚》的题  相似文献   

17.
"教授治校"是民国时期大学管理留给当下的遗产。民国时期的"教授治校",首先在蔡元培先生执掌下的北大开一代风气之先,继而在清华、南开、东南大学等诸多高校也各自大放异彩。而清华大学教授治校制度,因其实施时间持久,教授权力广泛而著称。对罗家伦时代清华大学的"教授治校"体制的演变过程进行回溯分析,对当前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谢承仁先生1924年生,湖北松滋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初任教于北京第一中学,1954年调入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曾协助吴晗主编《中国历史常识》丛书,有《戚继光》、《李自成新传》、《中华传统思想化渊源》等,整理古籍《庚辛奉天书简集》,所主编多卷本《杨守敬集》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7)。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二等奖(1993)。2004年,谢先生将个人所藏一千多件清代档案资料捐赠给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是年深秋,邹兆辰教授就谢先生新近出版的《中华传统思想化渊源》一书对其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19.
教授治校与校长治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教授治校”的内涵、合理性及局限性 (一)“教授治校”的内涵。“教授治校”即教授集体全权管理大学和学术事物。它是源自于1150年正式成立的巴黎大学的一种传统理念。传统的教授治校中的校长是由教授们选举中产生,能担任的校长通常是学术权威或资历深厚的教授,而教学等学术事物由教授们集体共同负责。因此,从教授治校的主体来看,教授为一集合概念,而非个别。从教授治校的客体来看,教授治校是一限定性概念,专指与学术性有关的事物。从教授治校中治理、参与学校管理的水平或度量上来看,教授治校实为参与治校,而非决定治校。  相似文献   

20.
早年,还是中央美院学生的陈丹青,一次正趣味盎然地画鞋子,其师侯一民先生走过来一站:“记住,要画脚,不要画鞋子。”言毕,侯先生便笑眯眯地走开了。 后来,陈丹青先生追忆说,至今他不记得在校两年间校方讲过什么科研与教学了,但侯先生的这一教诲却活在了他的心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