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编辑同志: 我是新闻战线上的一名新兵,在下基层采访中,耳闻目睹不少埋头苦干的同志,他们任劳任怨,忘我劳动,甘做一颗“螺丝钉”。我挥笔讴歌这种“老黄牛”精神。但有些同志对此非议:现在是八十年代,不是五十年代、六十年代,要提倡开拓型的改革家,鼓吹开拓精神。这使我感到惆怅:开拓精神和“老黄牛”精神是矛盾的吗?“老黄牛”精神真的不再提倡了吗? 四川读者高北通  相似文献   

2.
早在50年代,我们就试行过编辑定额制;80年代,不少出版单位又在大搞编辑承包制。《编辑工作改革的出路是什么》一文的作者指出:“编辑定额制的结果,是数量压倒质量的倾斜,而编辑承包制则是利润压倒质量的倾斜。目光所注虽有所不同,但被牺牲者却都是质量。”这一看法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一、从重返“80年代文学”到重返“80年代电影”
  把80年代作为某种精神故乡,重返故乡以表达怀念,始于作家、学者的个人回忆,如张旭东的《重访八十年代》(《读书》,1998年第2期)、韩少功的《反思八十年代》(《天涯》杂志访谈录,1999)等。90年代末以来,这种零星的个人回忆首先在市场上被转化为一种怀旧消费,80年代的日常生活用品、服饰搭配以复古风的时尚姿态被再度消费,人们在橱窗里又看到二八大杠自行车、梅花牌运动衫、海魂衫、白球鞋、印有喜字的搪瓷杯、塑料凉鞋等80年代的标志性物品;近几年来这股怀旧风潮又叠加上了80后的怀旧记忆,80年代刚出生的他们如今也陆续步入而立之年,大批80年代的玩具、动画片再次回到人们的视线里:前者强调历史记忆,后者回顾童年经验,不同的经验建构在市场上被接受为同样的怀旧消费。同时,文学研究领域也出现了较为集中的“重返80年代”的研究现象:程光炜、李杨在《当代作家评论》(2005)开设了“重访80年代”专栏,借助知识考古学重新建构和考量“80年代文学”和“十七年文学”之间或承接或断裂的关系,程光炜出版了《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一书;另一边,在文化类图书中也催生了大量以80年代为主题的访谈、回忆录、散文集,如《八十年代访谈录》(%建英,2006)、《八十年代文化意识》(甘阳,2006)、《闪开,让我歌颂八十年代》(张立宪,2008)、《八十年代中学生》(任曙林,2011)、《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新周刊,2014)等。  相似文献   

4.
太白人漫像     
西安有个太白文艺出版社,社内有位资深编辑名曰曹彦。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他就干起了出版,在陕西是人皆知之的“老出版”之一。他编过不少好书,但更为人注意的是业余喜作漫画。近年,他又用其所长,对周围出版同行及所接触  相似文献   

5.
“编辑学者化”提倡者的本意也许并没有错——通过研究提高专业理论水平。这方面的成功例子也可谓不少,中外名人中就可随手举出许多。问题在于要当好一个编辑,首先的和重要的是“编辑化”而不是“学者化”。如果你是一个编辑,且具有学者的本领,但却缺乏编辑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那么能否说你算一位合格的编辑呢?恐怕不能。编辑和学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是两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编辑报刊还是编辑图书,要想做个好编辑,的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编辑”要投人好多精力,学习好多知识,做出好多尝试,历经好多磨难,甚至付出好多牺牲。“好编辑”的一生是在不断结识好作者、不断赢得好文稿、不断发出好作品中度过的。笔者从事编辑工作的时间虽不算长,编发的好稿虽不算多,但却亲跟目睹了自己周厨不少好编辑编发出的不少好作品。现不揣冒昧,以小诗之形式,将编辑赢得好稿的七条“秘诀”总结出来,并告示天下诗曰.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出版事业的日益繁荣,一个新型学科的教育 编辑学科的教育也愈来愈重要了。“认识你自己”,这句镌刻在古希腊神庙上的至理箴言,也成了不少编辑“吾日三省吾身”中貌似简单实则深刻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人物报道是我们中国青年报的长项。《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著名的人物通讯。从五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读者从中国青年报发表的各类重大典型报道中都能看到本报的特色。本报几十年来也出现了不少人物报道的高手。比如王石、李海燕、马役军等等。都是本报在人物报道方面非常有建树的老记者。但不可否认,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们的人物报道始终沿用的是一种典型人物的报道模式。记得我第一次提出人物报道的非典型性也是在八十年代末,今天看来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9.
范军 《现代出版》2002,(2):59-61,64
一作为文学家的巴金尽人皆知,其实,巴金还是中国现代编辑出版史上著名的编辑家。巴金自己就曾说过:“我一直被认为是作家,但我也搞过较长时期的编辑工作,自以为两方面的甘苦都懂得一点。”犤1犦他作为编辑家的活动、思想和贡献,近几年开始受到编辑学界的关注。此处不打算就巴金的编辑实践与思想作全面的论述,只是从图书广告这个角度加以探索。二翻检《巴金全集》(18)“集外编”(上),我们发现巴金从上个世界20年代末到40年代末,在从事编辑工作时发表了不少图书广告文章,共计26篇。犤2犦其中,1929年6篇;193…  相似文献   

10.
在编辑学理论大厦的建构中,最引人注目而争议又颇大的一个问题是编辑概念的界定。从八十年代初编辑学的明确提出,到目前已出版数个大型专业期刊和几十种专著,在不同领域从事编辑活动的专家们,依照各自的经验,从多个角度对“编辑”这一理论主题作了富于独创性和启发性的探索。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编辑概念,也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提  相似文献   

11.
可能是因为经常为媒体撰写稿件的缘故,笔者经常会收到一些编辑寄来的名片。其中,不少印上了时髦的“伊妹儿”(Email)地址。有了“伊妹儿”后,不仅节省了邮票,而且鼠标一点,稿件立就到了编辑手上,非常地快捷。但在使用中,笔者同时也发现,很多编辑使用的一些商业网站提供的免费信箱,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收发速度慢,稿件发出后,对方有时几个小时都收不到。二是安全性不够强,稿件丢失严重。对此,媒体最近也有不少文章反映。其实,最严重的还不在此。对于任何一家现代媒体来讲,都有一个形象问题,这倒不仅仅是因为免费电子信箱主要是提供给私人…  相似文献   

12.
据我所知,有不少报道员写作水平并不高,但却好高骜远,一出手就是洋洋洒洒一大篇。问其原因,答曰:“写小东西没意思”。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泥牛入海无消息”。我过去也曾因为这样做,结果走了不少弯路,虽然写稿不算少,但见报了了。当我向报社一位编辑求教时,那位编辑  相似文献   

13.
编辑是人类文明进化史上的社会现象,是信息、知识精神形态的传播活动.国内外重视、考察编辑活动员始于本世纪20年代,但真正总结经验,开展研究则是伴随标志人类社会文明的第3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信息、知识的现代化传播,即大众媒体的传播崛起而活跃的.从70年代始,在国外,如美国、英国、日本,还有前苏联,相继出版了一批出版学、编辑学方面的工具书和著作.在我国20年代中,出版了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明确提出了“学”的问题.50年代中,香港学者余也鲁也出版了《杂志编辑学》,国内也有出版编辑方面的工具书问世.但真正重视开展编辑学的研究,乃是80年代以后的事情.业已经历了10多个春秋对编辑学的呼吁、讨论、考察、探索和研究的实践,加上我国编辑活动的历史悠久,有着极其丰富的文献史料,这些主、客观  相似文献   

14.
不只是6个人,中国目前已经有不少70年代出生的亿万富豪。他们大多出身平民、有知识有创意,他们在很短时间便实现了财富的积累。美国《财富》杂志的编辑说:“这些搅乱世界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多,尤其在中国。”  相似文献   

15.
追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谁都不会否认,1980年代是最重要的年代。2006年,查建英推出的《八十年代访谈录》一书,使“八十年代”陡然火起来。之所以“火”是因为查氏重构的“八十年代”,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当下读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刀斧手”的雅量陈其浩编辑对来稿有删削、裁夺之“生杀大权”,故我的几位文友私下曾戏谚称其为“刀斧手”。此称呼虽不甚中听,但却是实在话。写了十多年文章,我因而结识了不少编辑;通过文字交往,对一些编辑的学识与人品也便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我常这么想:好的编...  相似文献   

17.
《北京档案》2008,(3):44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档案处网站上最新举办的三个展览关注民生。其一是“政府海报展”。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是香港海报制作的黄金年代,展览内容分为健康卫生、交通安全、工业安全、清洁香港、反吸烟和家庭计划六个部分。这些政府设计、印制的海报,不单显示政府海报在设计风格上的转变。同时反映了香港社会及经济在五十至八十年代的发展,以及当中的民生点滴。其二是“从历史档案看油麻地的发展1870—1930”。  相似文献   

18.
这个题目似乎有点旧了。其实,我觉得旧题新写,也有必要。理由有三:一、现在编辑队伍也在“新老交替”,不少新同志刚刚从事编辑工作,有些“忌”的地方,总该提醒一下;二、前一段,新的不正之风也波及到了编辑队伍,不能不正视这个现实;三、在报刊林立,新闻出版事业空前活跃的新形势下,应该有意识地去提高编辑人员的素质。为此,我想了一下,写下编辑十忌,供同志们参考。一忌改稿没思想。编辑部每天要收到大量来稿,选哪些不选哪些,总得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实际上就是编辑部的指导思想。一个头脑清醒的编辑所选的稿件,不仅能够适合编辑部的意图,而且还要有所发挥;要是一个“糊涂虫”,常常会抓住“芝麻”丢了“西瓜”,有的甚至还把“芝麻”看作“西瓜”。因此,编辑在选稿时一定不能满足于浮浅的  相似文献   

19.
闲言杂语     
作为优秀的新闻编辑,长年默默奉献,设奖褒扬理所应当。但也确有少数草菅“稿”命的编辑,漏编了不少好新闻,对他们设个罚如何?笔者在中国最小的新闻单位——县广播电台工作。集编辑、记者、通讯员于一身,十几年辛苦不寻常。近日掐指一算,竟也有二十多件新闻作品在省以上评比或大赛中获奖。但遗憾的是,有的作品虽然摘取了省级评比中的头奖,有的甚至还在全国性大赛中获得好名次。但却被覆盖面相对不大的新闻媒体弃之不用。笔者曾和一位摘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桂冠的作者谈起这类话题,他告诉  相似文献   

20.
历史的、发展的“编辑”概念——兼论编辑与著述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编辑学刊》组织的“编辑”概念讨论,历时近两年,已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学术意义:影响到编辑学理论研究的对象、方向、发展与编辑史学的确立、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在讨论中,两位王先生(王华良、王振铎)的观点是矛盾对立的,但也并非没有共同之处。双方的论述都有不少合理的、启人思维的地方,然而在我看来亦各有偏颇:在某些问题上,或忽视了“编辑”概念的历史性,或忽视了“编辑”概念的发展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或“泛化”、或“狭化”了“编辑”概念。笔者在本文中阐述的是不同于二王的一些看法,算是第三种意见吧。至于拙论的正确与否,还请包括两位王先生在内的诸专家学者与广大读者坦率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