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作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标准》进行分析后发现现行的《标准》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取名过大而实际测试内容少、《标准》的实施办法与《高等教育法》相冲突、奖励与降低分数办法不合理、身高标准体重反映身体成份不全面、肺活量的测试只能反映学生的静态心肺功能、选测项目的可替换性不高、台阶试验反映心血管功能受到质疑等。建议有关部门对《标准》进行修改,体育教师和学生应从根本上认识体质的重要性,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学生的体质。  相似文献   

2.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演变与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本文从《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出台的社会背景与生活环境、制约《标准》研制的三大要素、不同历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变化、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与《标准》的演变与发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内容及评价领域等方面,对这三个主要《标准》的产生、发展、变化的目的、意义及其理由进行分析论述,帮助人们提高对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3.
积极践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各级各类教育系统的重要职责,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系统分析等方法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整体状况展开论析,提出体育大课程观改革下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优化途径。为继续落实《标准》和提高同类院校学生体质健康与育人的综合素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12175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中,有278名同学的平均成绩不合格,抽取这278名学生的资料进行单项指标综合分析。了解这些学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对提高他们体能锻炼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等方法,并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进行分析。认为现行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标准较低、评定学生健康水平不够全面,新、旧评价标准不统一,导致学校、师生较难适应,并且忽视了高校中的特殊人群,新的测试标准的实施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进行锻炼。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鞍山科技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实施完成《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标准》)测试工作,鞍山科大对2003年本科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进行了规范性检测工作,获得了被试体质健康现状的基本资料,并与《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鞍山科大学生体质测试总平均成绩75分,及格率97.24%,但良好率不足48%说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标准》要求尚有距离,总体水平不高。为此,提出了增强学生体质必须重视身体素质是改善提高身体形态机能的基础条件的荐认识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考察与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上海市高校体育课程开展状况及学生体质健康进行调查。研究表明:上海市高校体育课程开展情况比较乐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多数能够按照《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进行教学;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达标水平,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不容乐观,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结果与前两年相比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面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滑现状,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研究,从评价指标体系变化、具体测试内容标准调整情况以及测试实施中存在问题作了分析、反思与探讨,并提出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是一个国家国民健康素质的基础,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竞争力.通过对美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测试发展过程的梳理,对美国以构建健康素质为核心的指标体系和FITNESSGRAM测试标准的解读,以及对我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FITNESSGRAM中的相关测试指标的比较分析,提出了一些旨在进一步优化及完善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20年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降。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国家出台了包括《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一系列标准,很多高校在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中,对测试的数据进行简单整理和统计就上报了,很少针对体质健康测试的后续展开服务管理工作,并且也尚未给予学生恰当的反馈信息和必要的健康指导意见。由此,强化体质测试后续健康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选取广州市高校为研究对象,就各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后续服务管理状况加以调查,并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模式等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出各大高校大学生体质测试后续服务存在的问题,并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模式,旨在促进学生加强身体锻炼,加强对自己健康管理的认知。  相似文献   

11.
浅析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2002年开始在全国试点以来,收到很好效果,许多学校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开始学生健康测试,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提供了大量数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海南省7所高职院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人员、部分参加测试的学生进行调查,找出目前体质健康标准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本研究旨在促进海南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测量方法更科学、结果更真实,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比较,结合笔者多年测试的经验和有关统计数据,指出了两个方案的不同点和新标准存在问题,提出更好地执行新标准的建议,为教育和体育主管部门及普通高校有效执行新标准,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针对大学生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认知及态度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参加《健康标准》测试目的的认识基本准确,多数大学生认为参加测试有利于自己参与体育锻炼、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对体育健康知识的学习;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大学生对测试的质疑,体质较差学生对测试的抵触及耐力测试项目不受学生欢迎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按照我国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历史轨迹,对建国后我国学校体育评价标准的演变与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为发展和完善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供有益参考。结果显示,建国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经历了《劳卫制》、《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4个演变与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6.
浅析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学校体育工作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具体措施和行动,在高校中如何执行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也是关系到学生体质健康的大事。通过对高校实施《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状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对在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2012年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的数据为依据,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相关要求,采用文献资料、项目测试、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学生的体质进行实时监测,了解独立学院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及存在问题,及时调整学院体育教学大纲,修订教材中不合理部分,并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中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美国Physical Best测试进行比较研究,重点对中美使用的耐力项目、身体柔韧性项目和肌肉力量项目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体质健康测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2012年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的数据为依据,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相关要求,采用文献资料、项目测试、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学生的体质进行实时监测,了解独立学院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及存在问题,及时调整学院体育教学大纲,修订教材中不合理部分,并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现有健康标准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了解这些系统在学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标准在学校实施要和学校其他体育工作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和谐系统。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有机整合体育教学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管理,开发了一套既符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要求,又适用于学校体育工作和管理模式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管理信息系统》。实际使用情况表明,软件的使用提高了《标准》测试和管理工作效率,减轻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了经济成本和人力成本,使《标准》实施更加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